學習傳統技藝傳承民族文化?來源:人民網-觀點頻道 原創稿,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學習傳統技藝傳承民族文化?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學習傳統技藝傳承民族文化
來源:人民網-觀點頻道 原創稿
近日,我國獨龍族傳統荨麻染織技藝通過搶救保護,成功恢複了紅、黃、綠等6種顔色的純天然染布法。這意味着失傳70餘年的獨龍族傳統草木染織技藝“複活”。搶救與保護少數民族傳統技藝,讓民族文化大放異彩,有力地推進當地民族團結進步繁榮穩定和民族文化繁榮發展。
少數民族傳統技藝是中華民族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是各族人民勞動與智慧創造的結晶,更是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載體。然而,随着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尤其是現代生産生活方式,給少數民族文化傳承保護和發展工作帶來了不少的沖擊,許多民間技藝面臨着核心内容流失嚴重、技藝失傳,民族特色減弱,傳承人才斷層等挑戰。如何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這些珍貴的少數民族傳統技藝成為擺在人們面前的一道難題。
保護和傳承好少數民族傳統技藝,需建設高素質傳承人才隊伍。傳承的根基在于文化遺産的繁衍和保護。許多少數民族傳統技藝需要“口口相傳、人人相傳、帶徒授藝”,傳承難度較大。這需要通過鼓勵民間藝人帶徒授藝,在少數民族地區實施地區人才培養計劃,加強民族地區人才引進和培育,建立專業的民族文化研究團隊,拓寬少數民族傳統技藝的傳承路徑等方式,使傳統技藝後繼有人、代代相傳。
保護和傳承好少數民族傳統技藝,要讓傳統技藝活起來。傳承并不是守舊,創新才有未來。從土家族傳統織錦到壯族短衣壯;從潮汕抽紗到天水絲毯織造技藝……事實充分證明,保護和傳承少數民族傳統技藝,要順應時代需求,大膽創新,民間技藝才能獲得新生。這就需要不斷開發少數民族傳統技藝,探索民間技藝融入生産生活的創新模式,并将其與現代生活相結合,打造具有民族色彩的自主品牌。
與此同時,在少數民族傳統技藝保護與傳承不斷完善的同時,要展現民間技藝的多元魅力,進一步為人民群衆提供豐富多樣的生态産品和文化服務,讓人們懂得其背後所蘊含的豐富曆史内涵和獨特文化标識,提高全社會對保護民族文化的自覺意識,更好地讓少數民族傳統技藝在創新中發揚和傳承。
少數民族傳統技藝镌刻着曆史的印記,保護和傳承好它們,不僅重燃了歲月,更是煥新了時光。當塵封的曆史文化轉化成市場效能,不僅會給鄉村注入獨具地方特色的文化内涵,激活鄉村旅遊市場活力,更能推動少數民族傳統技藝實現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不斷實現人民群衆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相信,未來可以看到更多承載着曆史文化和記憶的少數民族傳統技藝得以繼續留存和傳承,重新煥發時代生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