緻死率可能會高達40%!這就是破傷風。
小小傷口,如果處理不當感染破傷風,就會從一處小傷口演變成大隐患。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報告的數據,目前全球每年約有100萬人死于破傷風。近日,國家衛健委發布了由北京大學人民醫院王傳林教授牽頭全國專家共同制定的《非新生兒破傷風診療規範》。
資料圖,新華社供圖
《規範》對非新生兒破傷風診療進行了系統總結,即:早發現,強化幹預,填補缺口。破傷風是破傷風杆菌侵入人體傷口、生長繁殖、産生毒素而引起的一種急性特異性感染。破傷風杆菌多生長在泥土、人和動物的糞便裡及鐵鏽中,隻有在缺氧的環境中才能繁殖。《規範》指出,破傷風的臨床表現典型,以臨床診斷為主,實驗室檢測為輔,早期診斷破傷風對于及時采取适宜治療措施至關重要。非新生兒破傷風治療尤其應當依據治療要點強化幹預措施,尤其是氣道管理,對于肌肉痙攣控制不理想的患者應盡早考慮氣管切開或氣管插管。
王傳林說,我國自1978年開始實行兒童計劃免疫,常規接種百白破疫苗,“百白破”中的破,即代表破傷風。到2012年,我國已經基本消除了新生兒破傷風,但非新生兒破傷風仍是一個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外傷後破傷風是非新生兒破傷風的主要類型,長期以來,歐美等西方發達國家采用破傷風主動免疫制劑也就是疫苗來預防破傷風,因此外傷後破傷風發病率極低。我國國家免疫規劃委員會在2019年5月9日審議通過了我國首部《外傷後疫苗和被動免疫制劑使用指南》,對非新生兒破傷風防控進行了系統總結,非新生兒破傷風防控的關鍵措施可以概括為:變被動為主動,變盲目為精準。通過由上而下的破傷風防控體系建設,促進醫療機構工作人員破傷風免疫預防觀念的轉變,貫徹主動免疫為主、被動免疫為輔的免疫預防策略,盡快扭轉我國破傷風防控的誤區。同時,應加強非新生兒破傷風基礎數據收集,正确認識非新生兒破傷風實際狀況,合理評估非新生兒破傷風疾病負擔,精準制定非新生兒破傷風防控策略,徹底改變非新生兒破傷風防控的總體盲目狀态。
王傳林提醒:患破傷風後如果不及時醫療幹預,嚴重的病人特别是老年人、兒童病死率接近100%。正确預防和治療可以明顯降低破傷風對人體的損害。忽視破傷風固然不對,但過度緊張也沒有必要,很多患者隻要是外傷甚至是擦傷,也會去打破傷風針。實際上,感染破傷風需要同時具備下列條件:組織開放性損傷,創口較深;有破傷風杆菌侵入,如沾染泥土、糞便、鐵鏽、木刺等;傷口内有失活組織或局部組織缺血缺氧。曾經接種過破傷風疫苗的人,有淺表創口及單純表皮擦傷時,及時清創後就沒必要再打破傷風疫苗。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 賈曉宏
編輯:蔡文清
流程編輯:洪園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