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超
男,1986年8月出生于湖南嶽陽
畢業于長春空軍航空大學
海軍某艦載航空兵部隊正營職中隊長
海軍少校軍銜,一級飛行員
29歲的海軍航母艦載戰鬥機一級飛行員張超,4月27日在駕駛殲-15飛機進行陸基模拟着艦訓練時,突遇飛機故障,危急關頭,他果斷處置,盡最大努力挽救戰機,推杆無效、被迫跳傘,墜地後受重傷,經搶救無效不幸殉職。
張超是“刀尖舞者”中的一員,離夢想的駕機航母之上僅有一步之遙。他是中國航母艦載機事業犧牲的第一位英烈。
第一次跳傘前信心滿滿
張超從小就是父母全部的希望
從中學開始,張超的每次選擇都在更加靠近自己的飛行夢想。進入航校後,一次意外讓與他從小一起長大、比他早一年招飛的表哥,在目睹了一起飛行事故後打起了退堂鼓。表哥跟他說,“你也别飛了,你家可就剩下你一根獨苗了。”
飛行員選拔的前提是了解風險并且自願,所以,這一職業被看作是興趣與工作内容結合到一起的特殊事業。張超的家裡四處是飛機模型,隻有談起飛機和飛行他才會滔滔不絕。當時,張超在日記裡寫道:“飛行不僅是勇敢者的事業,更是我的使命所系、價值所在。”
大海和藍天,從小就是張超的夢想
航校畢業時,學校提出留他任教,他堅決要去作戰部隊,被分配到“海空衛士”王偉生前所在的海軍航空兵某團。随着中國航母事業的發展,要在三代機部隊遴選艦載戰鬥機飛行員,張超動心了,想再突破一次,做第一代“飛鲨”的駕馭者。
2014年年末,他離平靜的生活又遠了一步,來到艦載航空兵部隊。這一選擇,在很多人看來不被理解。妻子問他,“我為你特招到了部隊,一家人剛團聚,過得好好的,為什麼要分開?”父親勸他,“我們在電視上看過,航母上飛比陸地要難得多,也危險得多。”團領導找他談:“團裡已經上報拟提升你為副大隊長,為什麼不留下?”
他說,自己的夢想就是飛最頂尖的飛機,跨海巡天。某艦載航空兵部隊司令員戴明盟說,“他那種期盼甚至帶點乞求的眼神令我感動。”當戴明盟問他“艦載機飛行是世界上公認的最危險的飛行,你還願意來嗎?”張超睜大眼睛堅定的回答讓他印象極為深刻。
“刀尖上的舞蹈”
2015年3月14日,張超如願走進位于渤海灣畔的部隊營區,開始了飛向航母的航程。張超是名“插班生”——同班的飛行員2013年就開始了學習訓練,而他要在1年内趕上戰友們2年多的訓練量。
“如果他能做到,說明新的訓練方案是可行的,将大大加快人民海軍航母艦載戰鬥機飛行員培訓進程。”戴明盟說。
與陸基飛行相比,艦載飛行面臨的最大難題是着艦有效區域僅長36米、寬25米,必須把調整飛行的戰機着陸誤差控制在前後不超過12米、左右不超過2米,才能使飛機尾鈎順利挂住阻攔索,實現安全着艦。
飛行員需要通過數百次的陸基模拟起降訓練,才能熟練掌握。伴随着綽号“飛鲨”的殲-15飛機陣陣轟鳴,年輕的張超開啟了“加力模式”:加入艦載戰鬥機部隊6個月時,他追平了訓練進度;10個月時,他第一次駕駛殲-15飛機飛上藍天。所有的課目考核成績,都是優等。
飛行結束後與地勤人員交流飛行狀态
“張超進步快,是因為他特别用心。”一級飛行員丁陽記得,有一天,飛完教練機,張超有個疑問,先是在餐廳和他讨論了半個小時,覺得還不清楚,吃完晚飯又跟着到宿舍,一直讨論到11點半才離開。
可丁陽剛躺下,張超又來敲門了,笑呵呵地說着抱歉,“有個問題想不通,睡不着”。兩個人站在門口,直到把問題弄清楚,張超才滿意地回屋休息。
那些日子裡,和張超同宿舍的艾群記得,每次飛行結束,不管飛得好壞,張超聽完教員對自己的講評,總會跑去“蹭”戰友們的講評,用來檢查對照自己。
在某艦載航空兵部隊戰鬥的411天裡,張超起降數量是其他部隊戰鬥機飛行員年均水平的5倍以上。“他的技術狀态非常穩定,上艦指日可待。”戰友們都這樣說。然而,就在上艦飛行的夢想即将實現的時候,張超卻走了。
每個殲-15飛行員都會記住他的名字
張超的電腦裡,保存着一份殲-15飛機實際使用武器的教學法,不長,隻有3000多字。犧牲前,他結合自己實際使用武器的經驗,利用20多天的休息時間,加班加點整理,不清楚、不确定的地方就打電話回老部隊反複核實。
“他總是那麼嚴謹,不會告訴别人沒把握的東西。”某艦載航空兵部隊戰鬥機團副團長孫寶嵩說,有一次,他問了張超一個關于某型國産三代戰機的問題,張超先是查資料口頭告訴他,擔心表述不準又整理成文字,過了兩天,又專門找到孫寶嵩,指出了其中幾處錯誤。
每次訓練前都按照規定嚴格着裝
張超走後,大家利用他整理出的200多份視頻資料、2萬多字的心得體會,對那份教學法進行補充完善。“今後,每一個學習殲-15飛機武器使用的飛行員,都會記住張超的名字。”孫寶嵩說。
張超犧牲前,累計飛行時間達到了一級飛行員的标準,相關請示文件也已經上報。但由于工作流程的原因,一級飛行等級證章還沒發到他的手上,他犧牲時佩戴的還是二級飛行等級證章。
這件事,某艦載航空兵部隊戰鬥機團參謀長徐英一直惦記着。追悼會的頭一天,他專門趕到殡儀館,摘下自己的一級飛行等級證章,輕輕地别在張超的胸前。“我不能讓他帶着遺憾走。”徐英說,張超的證章,他會一直珍藏。
首次駕駛殲15戰機戰備開飛
6月16日,張超犧牲後的第50天。天氣晴朗,微風,少雲,天際線清晰可辨,适宜飛行。那天,站在張超墜地的那片草地上,面對全體飛行員,戴明盟的聲音沉着而冷靜:
“同志們,張超是為人民海軍航母艦載機事業犧牲的第一位英烈,他既是一座精神豐碑,更是我們前進的路标。他時刻提醒我們,未來的考驗還很多,要走的路還很長。但不管有多少未知,有多少風險,我們都将朝着既定目标勇敢前行!”
魂歸海天,英雄不死!
妻子:張超最大的心願就是上航母
今年4月,張超犧牲前,妻子張亞曾想來部隊看看他。
張超到艦載航空兵部隊一年多了,還沒讓張亞來過。每次張亞提出要來,他總說,“等我上完艦。艦載戰鬥機飛行員隻有真正駕機在航母上起降了,才算得上是艦載戰鬥機飛行員。”
仿佛是一種巧合,4月27日,張亞買好了第二天的火車票,跟張超約好,先去沈陽看朋友,再趁“五一”假期來部隊看他。
那天晚上,張超平日裡很準時的“平安”電話卻遲遲沒有來,張亞打了好多個過去也沒人接。她有些心慌,往常隻要白天飛行,張超都會打電話報平安。
但無論如何,張亞也沒想到,摯愛海天飛行的丈夫已經走了。初到艦載航空兵部隊時,張亞曾問過張超有沒有把握,張超說:“很簡單,一定沒問題。”
“雖然我知道很多事故,但是一直都認為他不會有事。”張亞說,“張超特别自信,我也特别相信他,他技術好是公認的。”她沒想到,這一次,張超“辜負”了她的信任。
張超的女兒睡在爸爸生前最愛穿的飛行服上
4月29日早上,張亞終于見到了日思夜想的丈夫——她跪在靈前,哭泣着:“我應該任性一些,早點來看你……”她剪下一绺頭發,裝在張超胸前的衣袋裡:“這輩子我們很短,下輩子我還嫁給你。”
張超最大的心願就是上航母,現在她想替他去一次,如果不方便,能不能讓戰友們帶着他的照片去。張亞不知道的是,原定在今年5月初進行的上艦資格認證,其中一項内容就是安排家屬給飛行員獻花,她本就在邀請之列,隻是還沒等到通知她的時候,張超就走了。
如今,這份邀約依然有效
張超的心願,戰友們一直記在心裡
他們說,張超雖然不在了
但他永遠是艦載航空兵部隊的一員
綜合新華社報道
新媒體編輯 高若瀛 馬雨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