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做一位合格的追夢人?“人說戀愛就像放風筝,如果太計較就有悔恨隻是你們都忘了告訴我,放縱的愛也會讓天空畫滿傷痕”這是陶晶瑩歌裡的愛情,可這何嘗不是我們所面對的親子教育呢?,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怎樣做一位合格的追夢人?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怎樣做一位合格的追夢人
“人說戀愛就像放風筝,如果太計較就有悔恨。隻是你們都忘了告訴我,放縱的愛也會讓天空畫滿傷痕。”這是陶晶瑩歌裡的愛情,可這何嘗不是我們所面對的親子教育呢?
為人父為人母的,總希望把自己最好的全部給小孩子,可該怎麼給,通過什麼方式給;或者說真把“自己最好的”全部給小孩子就是好的嗎?好像很多父母都沒有深刻地思考過這個問題,往往都是在發生問題之後才意識到這個“放風筝”的力度好像沒有真正地掌握到。
高中的時候,班級裡來了一個轉校男生,一開始隻知道他初中之前的成績都是拔尖的,然後高中好像說成績跟不上了,就想換個學校。直到後來才知道真實的原因:高一第一學期就早戀了,然後沒戀多久,女孩子提出分手了;可轉臉,女孩子又和另一個學校裡面另一個男子戀愛了。于是,這個轉校男生就和另一個男生發生了肢體沖突,最終被學校開除了。
感覺好像是很普遍的一個事情,但是細究下,你會發現很多事情冥冥中就已經寫好了劇本的:
- 小學到初中階段,讀書都是走讀形式的,每天學校、家裡兩點一線的生活模式;
- 所有的事情都是在父母的“照顧”下完成的,小孩子不管是出于真心享受這種方式,還是被動、迫于父母的權力,不得己而為之,想要有點什麼“出格”的機會都沒有;
- 一旦上了高中,學校開始寄宿,小孩子開始脫離了父母的管控,自由度極度升高;再加上思想上有了一定的成熟,開始有了所謂的自我意識。在沒有嚴格外部環境控制的情況下,整個人就開始不自覺地走向了另一種生活方式。
放眼看去,這種情況應該不是什麼個例,隻是時間上的早晚而已。有些人沒有合理地渡過青春叛逆期,就瞬間開啟了這種“我要我自己的生活方式”;而有些人則迫于經濟的原因,可能到自己工作了以後才會出現這種情況。
那究其原因,為什麼會出現這種似乎很難被理解的轉變呢?我也是一個媽媽,很多時候我也會思考到底我該怎麼做,才能将這種親子教育的效果達到最佳呢?孩子是風筝,那條風筝線一直在我手裡,我該怎麼做才能讓“風筝”既能自由翺翔,又不會出現斷線、極速上升之後又迅速下降呢?我大緻地理幾點,也許可以和正在“自我成長”中的父母共勉:
- 小孩子的生活可以形式多樣化,但是一些最基本的素養、習慣是必須要養成的,不管這個過程是否會很痛苦,尤其是在開始上學之前。
- 我一直認為學校教育隻是“錦上添花”,家庭教育才是基礎。就像“人”這個字,家庭教育給小孩子的是“人”,上面的一橫隻是讓這個“人”做大而已。
- 在小孩子的自我意識尚未形成階段,父母一定要幫他們建立正确的意識,一次不夠、那就兩次,兩次不行那就三次,一直到正确的“三觀”形成,這個時候可以适當地發揮家長的“權力”。
- 一旦等他們有自我意識了,父母就應該退居二線,由“權力”轉為“溝通”,尤其是青春叛逆期的時候。這個階段,小孩子已經是一個“小大人”,父母需要給他們足夠的空間完成自我思考和自我成長,而不是一直“包辦”到底。
- 待到他們再大一點,戀愛了、結婚生子了,父母就更應該有個明顯的“邊界感”:他們有他們的生活方式,我們自己也有我們自己的生活方式,彼此可以在某個特定的環境下相遇,但絕對不能彼此融合在一起。
“風筝”能在天空中翺翔,是我們所有人的希望。請好好使用好父母手裡的那根風筝線,适時地放線、适時地收線,這個是打造良好親子教育,營造良好親子關系的核心點。
#奇妙知識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