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一些“完全錯誤的”論調會時常露臉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瞿長福
最近,民營企業界廣泛關注的一件大事,是前段時間引起輿論轟動的一些懷疑甚至否定民營經濟的奇葩言論,諸如“民營經濟離場論”“新公私合營論”,等等,正在得到旗幟鮮明的扭轉校正。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有針對性地指出,這些說法是完全錯誤的,不符合黨的大政方針。的講話,正本清源,铿锵有力,從最高層面消除了民營企業家内心的疑慮擔憂,可以安下心來謀發展。
還有一個原因,在于民營經濟自身的弱點與不足。作為改革開放的新生事物,民營經濟具有先天能力不足與後天營養缺乏等“軟肋”,在發展壯大中必然會出現許多問題、遭遇許多曲折。這些問題,有的是創新能力不足、有的是管理能力缺乏、有的是法律觀念不夠、有的是政策水平有限、有的是市場眼光局限、有的是環保意識薄弱、有的是社會責任缺失,任何一方面問題,都會給企業或地方帶來負面影響,從而使一些“不實言論”“錯誤言論”找到把柄或借口。
分析這些錯誤論調産生的原因,可以看到,無論是觀念問題,還是制度設計、政策執行等問題,有的是長期存在的痼疾,有的是改革中出現的新問題,說到底是繼續改革、深化改革的問題。因此,解決的根本辦法,就是進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改革中的問題隻能靠改革來解決,隻有繼續深化改革,有的放矢、打破“禁區”,才能使全社會的認識真正提高到黨中央指引的方向上來,才能使各方面政策手段和民營企業家的努力相向而行,使“完全錯誤的”論調徹底失去“土壤”與“養分”。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瞿長福
(本欄目話題由今日頭條提供大數據分析支持)【本文由樹木計劃支持,在今日頭條平台優先發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