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适合玩的親子遊戲?其實,孩子有一種獨特的,符合他們狀況的學習方式,現在小編就來說說關于兒童适合玩的親子遊戲?下面内容希望能幫助到你,我們來一起看看吧!
兒童适合玩的親子遊戲
其實,孩子有一種獨特的,符合他們狀況的學習方式。
這種學習方式會體現在孩子的遊戲中,即使是再簡單的遊戲,對于孩子來說都富有教育意義。
嬰兒并不是像家長們想象地那麼笨拙,他們也能在遊戲中學會很多東西,發展自己的能力。
今天,兜媽就給各位家長介紹一些适合的親子遊戲,分别适合不同年齡段的孩子,讓大家不出家門,就能和孩子一起玩,并讓他越玩越聰明!
0-3月齡的寶寶
針對這個年齡段的寶寶,家長可以用過一些遊戲,來刺激他的視覺、聽覺的發育,并讓他鍛煉肌肉力量,以促進粗大運動的發展。
遊戲一:和寶寶一起趴着做鬼臉
選擇一塊平坦空曠的地方,比如床上、地墊上,周圍沒有多餘的物品。
家長和寶寶頭對着頭,趴在一起,家長沖着孩子做鬼臉,逗逗孩子,來提升他的興趣,吸引寶寶擡起頭。
一開始的時候,先讓寶寶趴15秒左右,先适應一下,然後逐漸延長時間,到2-3分鐘,乃至5分鐘甚至更久。
這樣可以鍛煉孩子的肌肉力量,能讓他更好地去學習翻身等粗大運動。
遊戲二:玩床鈴
床鈴是挂在嬰兒床上的鈴铛,家長可以挑選一些顔色鮮豔、形狀多樣有趣的床鈴,挂在寶寶的床上。
接着,通過搖晃床鈴來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家長要注意變換床鈴的位置,一會兒在寶寶左邊,一會兒在寶寶右邊,
多彩的床鈴,能刺激寶寶學會分辨各種顔色;床鈴在轉動時,寶寶的眼珠也會跟着一起轉動;床鈴發出的聲音,則有利于孩子聽力的發展。
4-6月齡的寶寶
針對這個年齡的寶寶,家長可以通過遊戲來鍛煉他的手眼協調能力,以及運動能力等。
遊戲一:抓取搖鈴
當孩子能獨坐一會兒的時候,家長可以選擇一些顔色亮麗的搖鈴給孩子玩。
家長先把搖鈴拿到寶寶的身體前側,約25厘米的地方,然後上下搖動搖鈴,發出聲音,讓寶寶來盯着搖鈴看,并引誘寶寶去抓搖鈴,要是抓到了,就給寶寶鼓勵。
在抓取搖鈴的過程中,孩子的手眼協調能力被鍛煉,平衡能力也有提高。
遊戲二:做操
家長先讓寶寶躺在柔軟的墊子上,然後告訴寶寶“我們要來做操啦!”
然後,家長雙手握住寶寶的手和胳膊,對寶寶說“這是小手”,然後牽引它們一張一合,上下揮動,重複幾次
接着,家長再握住寶寶的雙腳,對寶寶說“這是小腳”,然後牽引孩子的膝蓋自然彎曲,并作出踢腳的動作,重複幾次。
在做操的過程中,家長還可以給寶寶唱首兒歌。
這樣做操,能鍛煉孩子整個身體的協調性,讓寶寶體會到運動的感覺,增強自我意識。
7-9月齡的寶寶
針對這個年齡的寶寶,可以讓孩子進一步增強肌肉力量,并刺激觸覺發育。
遊戲一:傳遞皮球
首先,家長們拿一個球給寶寶,讓寶寶摸摸看,抱一下,熟悉皮球。
接着家長和寶寶坐遠一點,然後家長把球輕輕推給孩子,吸引孩子去推球。
如果寶寶還不能久坐,可以讓他躺在地墊上,然後把皮球放在寶寶的手邊,腳邊,引導寶寶去推球、踢球。
當寶寶發現自己能通過手腳去控制球類的運動,就會喜歡上這項遊戲,并在不知不覺中鍛煉肌肉力量。
遊戲二:觸覺感知
家長可以找出家裡各種不同材質的東西,讓孩子去撫摸。比如毛巾、積木、玻璃水杯、陶瓷碗、毛衣等;
另外,還可以給孩子一個湯勺,讓孩子敲打家裡不同的東西,感受不一樣的反饋。
讓孩子接觸不同觸感的東西,能刺激他的觸覺,不過前提是要注意安全哦。
10-12月齡的寶寶
針對這個年齡的寶寶,可以通過遊戲鍛煉他的溝通能力、精細能力等。
遊戲一:玩具捉迷藏
這是寶寶能在一定程度上理解家長的意思了,家長就可以和孩子玩簡單的捉迷藏。
家長先把顔色鮮豔的玩具展示給孩子看,然後再藏到身後或某個地方,再問寶寶“玩具到哪裡去了呀?”并引導寶寶去尋找。
如果寶寶難以找到,家長可以适當地給出一點提示,比如露出玩具的一小截,或者暗示孩子在哪裡找。
在遊戲中,家長說話的語速要慢,吐字清晰,要多給孩子一點時間去尋找。
在交流之中,寶寶的共同能力能夠得到有效的鍛煉。
遊戲二:演奏
家長可以用一些簡單的東西作為樂器,比如罐子、空瓶,加上筷子、勺子,通過敲擊發出聲音,或者使用玩具手鼓、沙錘等。
讓寶寶拿着這些“樂器”來發出各種不同的聲音,既能鍛煉手部動作,也能培養孩子的樂感,畢竟音樂是人類共同的語言。
對于1歲以上的寶寶,能玩的遊戲就很多了,兜媽就不一一說了,不過有一個遊戲,十分重要,家長一定要多帶孩子玩,那就是讀繪本。
趁寶寶心情好的時候,給他示範如何閱讀,看看簡單的插畫,培養他的興趣,給未來的好習慣播下一顆種子。
常做親子遊戲,不但能提升孩子各方面的能力,也能培養親子之間的關系,家長可不要錯過哦,趁着國慶假期,趕緊和孩子玩起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