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讓浮雲遮望眼?21世紀第三個十年的開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球,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多邊主義與單邊主義、公平正義與霸權強權碰撞較量,人類又一次站在曆史的十字路口順應和平、發展、合作、共赢的時代潮流,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亟須凝聚共識再出發,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莫讓浮雲遮望眼?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莫讓浮雲遮望眼
21世紀第三個十年的開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球,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多邊主義與單邊主義、公平正義與霸權強權碰撞較量,人類又一次站在曆史的十字路口。順應和平、發展、合作、共赢的時代潮流,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亟須凝聚共識再出發。
站在曆史正确一邊的中國,再一次用行動作答。繼廣交會之後,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服貿會)将于9月4日在北京開幕。11月,第三屆進博會也将如約而至。中國以一組全方位、立體式的對外開放行動,為國際社會提供了當下最為稀缺的交流平台。
中國選擇迎難而上,主動作為推進國際合作,歸根結底是對自身發展方位有着清醒的判斷。在日前召開的經濟社會領域專家座談會上,指出,“十四五”時期中國将進入新發展階段,強調要“準确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勇于開頂風船,善于轉危為機”。這一重要論斷,向世界傳遞出明确信息——不管國際風雲如何變幻,釋放内需潛力、擴大對外開放,都是中國發展不可或缺的驅動力;立足自身與世界的利益交集,中國始終是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
(一)
作為全球服務貿易領域規模最大的綜合性展會,服貿會已經成功舉辦6屆,但今年的服貿會意義尤為特殊。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改變了世界經濟運行态勢,全球大多數經濟體都面臨衰退風險。世界銀行預計今年全球經濟将下滑5.2%,是“二戰以來最嚴重的經濟衰退”。盡管各國已逐步推進經濟重啟,但複蘇之路仍充滿風險和挑戰。
中國經濟複蘇速度遠超預期,各方目光再次聚焦中國。标普全球評級亞太區首席經濟學家肖恩·羅謝評價說,即便在不确定性劇增的嚴峻形勢下,中國也能成功控制疫情,這對亞太各國和地區具有重要意義。本屆服貿會短時間就集聚起超高人氣,正是當前全球市場期待中國發揮積極作用的一種寫照。過去數月,全球數千家企業參與服貿會雲路演。來自148個國家和地區的國際組織、駐華使館、境外商協會及機構等參展參會,1.7萬餘家企業蓄勢待發。
環顧全球,在疫情給大型展會等國際合作項目按下“暫停鍵”的背景下,國際社會對交流的渴望沒有變,對合作的需求沒有變,對發展的期許沒有變。世界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需要跨越阻隔、加強溝通的引領性力量。遲緩行動的代價是巨大的。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署長施泰納警示說,“我們将面臨過去20年所取得的成就發生大規模倒退的風險”。
關鍵時刻,中國邁出推進國際合作的一大步。在疫情防控的特殊背景下,為确保服貿會線下線上同步成功舉辦,中國做了大量細緻的準備:免費提供線上參展服務,免費時間至下屆服貿會舉辦前3個月;免費提供線上供需對接服務,參展企業可在服貿會官網欄目、運營平台中發布項目需求,平台将提供智能匹配和在線洽談功能……
關鍵時刻,服貿會折射中國開放新趨勢。在當前國際貿易中,服務貿易扮演着越來越重要的角色,甚至有經濟學家認為,世界已進入服務經濟時代。中國服務市場發展的巨大容量,更是吸引了全球業界的關注。首屆進博會期間,中國商務部發布報告預計,從2018年起的5年内,中國服務進口規模累計将超過2.5萬億美元,占全球服務進口的比重超過10%,對全球服務進口增長的貢獻率在20%以上。這樣一塊擁有巨大“含金量”的蛋糕,中國毫不猶豫地與世界分享,再次傳遞危難時刻中國與世界攜手發展的真誠意願,中國是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的行動派。
近年來,中國不斷壓減外商投資負面清單,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為各國服務提供商進入中國市場創造便利。經合組織針對服務貿易政策趨勢的一份研究報告指出,“中國是2019年度最佳改革者”。事實上,服貿會平台自身的提質升級,即是中國服務業對外開放不斷走向深入的印證。這場盛會必将進一步開放中國市場、深化國際合作。
全球服務,互惠共享。作為疫情防控期間中國舉辦的一場重大國際經貿活動,服貿會盡顯中國的開放決心和底氣。在全世界都期待走出困境的當下,這是中國機遇的最佳注腳。
(二)
全球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戰鬥仍在進行,世界經濟遭受的深層沖擊不斷顯現。
指出:“今後一個時期,我們将面對更多逆風逆水的外部環境,必須做好應對一系列新的風險挑戰的準備。”對中國而言,身處世界動蕩變革期,自建圍牆、以鄰為壑不是選項,一枝獨秀、獨善其身更非追求。繼續保持開放心态,推進更高水平對外開放,是因應當下、前瞻未來的主動選擇。
識變應變求變,勇于開頂風船,顯示了中國在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引領國際合作方面積極發揮作用的決心和信心。多年來,中國一直是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約30%。人們看到,中國經濟韌性強、回旋餘地大、抗風險能力強,基本面優勢十分明顯。國際貨币基金組織在一份報告中指出,“預計2020年,主要經濟體中唯一能夠實現正增長的,隻有中國”。
中國繼續支持開放型世界經濟,對疫情籠罩下的各國經濟無疑具有重要意義。美國《華爾街日報》坦承,随着中國消費經濟複蘇,不少西方企業在華銷售逆勢上揚,不僅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其國内銷售下滑的損失,更使中國成為全球衆多公司的“避風港”。日本《朝日新聞》刊文指出,中國經濟動向對日本經濟前景具有重要影響,豐田汽車和松下電器等日本企業都會因中國經濟恢複受益。德國工業聯合會董事總經理約阿西姆·朗表示:“中國對外貿易的穩定為世界貿易複蘇提供了重要動力。”受中國需求提振帶動,近期德國出口實現月度兩連增。6月份,德國對中國出口額同比增長15.4%。
應對經濟風險,中國始終緻力于同各國加強合作。中國深知,隻有支持多邊主義、踐行多邊主義,堅持開放、合作、共赢,才能共同應對風險,實現共同發展。今年,中國“解禁”境外機構投資限比,進一步放寬外資銀行業務準入,大力推進海南自貿港建設進程……多項開放新舉措相繼落地,改革與開放相互促進、相輔相成的良好局面進一步顯現。
深度融入世界經濟的中國,目光已投向“後疫情時代”。一批新業态、新模式成為新的增長點,帶來全新的國際合作領域。第127屆廣交會移到“雲端”,近2.6萬家海内外企業參展,180萬件商品在線,數萬個直播間24小時開播,217個國家和地區的境外采購商注冊觀展。盧旺達的咖啡、泰國的榴蓮、日本的藥妝……各國産品在中國電商平台熱賣。美國國際問題專家威廉·瓊斯認為,“中國在很多領域已成為全球重要創新中心,并持續擴展、完善其産業鍊供應鍊,中國政府以前瞻眼光推動發展,有助于進一步提高創新質量。”
中國堅定以開放精神應對經濟沖擊,赢得廣泛贊譽,也讓世界更加看好中國發展的未來。
(三)
強調,現在國際上保護主義思潮上升,但我們要站在曆史正确的一邊,堅持多邊主義和國際關系民主化,以開放、合作、共赢胸懷謀劃發展,堅定不移推動經濟全球化朝着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發展,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
“站在曆史正确的一邊”,這份清醒與自覺,是對各國利益與共、深度交融的時代格局的深刻把握。中國是經濟全球化的受益者,更是貢獻者。在融入世界經濟的過程中,發展出規模最大、門類最全、配套最完備的制造業體系。在疫情打亂正常國際經濟活動的當下,中國以高度的責任意識和擔當精神,主動為恢複國際經濟秩序貢獻力量。
人們看到,中國全力維護全球産業鍊供應鍊穩定,助力各國抗擊疫情、恢複經濟。上半年,中歐班列逆風中跑出“加速度”,開行數和貨物發送量均同比大幅增加,其中僅運送防疫物資就達367萬件、2.7萬噸,在國際抗疫合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一個齒輪停擺,整個鍊條都會受影響。”意大利AGI通訊社的報道如是解讀中國在全球産業鍊供應鍊的作用。
人們看到,中國通過亞投行、共建“一帶一路”等國際公共産品,為世界經濟複蘇注入更多動力。4月,亞投行推出“新冠肺炎危機恢複基金”,并多次擴大規模。截至7月底,該基金的資金額度已追加到130億美元,向12個國家提供了59億美元資金援助。中國商務部數據顯示,今年前7個月,中國企業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非金融類直接投資達102.7億美元,同比增長28.9%。
人們看到,中國倡導的國際公共産品,注重聚焦傳統國際發展合作覆蓋不到的薄弱地帶。疫情沖擊下,這一做法的積極效應更加突出。6月,波黑主流媒體《晚報》評選出年度十大企業獎,中建集團作為泛歐5C走廊高速公路查普利納段項目的建設方代表,成為唯一入選的外國企業(組織),其獲獎理由為“疫情之下對工程進展作出巨大貢獻”。波黑聯邦運輸和通信部長丹尼斯·拉西奇在頒獎時說:“中企承建的共建‘一帶一路’項目用‘中國速度’助力波黑經濟發展。”巴基斯坦總理顧問達烏德直言:“疫情給各行業都帶來沖擊,中巴經濟走廊建設保持正常推進,為巴基斯坦經濟活動提供了支持,也為未來可持續發展提供了重要機遇。”
人們看到,在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方面,中國充分發揮創新的引領作用。英國《金融時報》撰文稱,中國跨境零售電商平台“速賣通”正将電商直播帶貨模式複制到海外,推進全球社交電商生态建設和普及。阿裡巴巴集團與盧旺達簽署備忘錄,合作共建世界電子貿易平台,讓這一平台首次在非洲國家落地。盧旺達駐華大使查爾斯·卡勇對此十分感念。他對媒體表示,這一合作讓當地年輕企業家知道如何建設新的業态。
積力之所舉,則無不勝也;衆智之所為,則無不成也。在一個更加不穩定不确定的世界中,中國有信心也有能力持續推動自身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為世界經濟不斷貢獻新動能。
(四)
中國領導人多次重申,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隻會越開越大。即使疫情阻隔,中國對外開放的步伐依然堅定從容。
察勢者智,馭勢者赢。面對逆境,有寬廣的胸懷,才有宏闊的格局。“讓世界經濟的大海退回到一個一個孤立的小湖泊、小河流,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符合曆史潮流的”。中國始終堅持在曆史前進的邏輯中前進、在時代發展的潮流中發展。堅持對外開放,進一步融入世界經濟的大海,是中國未來發展的不變選擇。
從改革開放的開端,中國人就懂得,改革和開放是不能分開的雙螺旋。在家底尚薄時,中國一邊“摸着石頭過河”搞改革,一邊踐行對外開放。哪怕遭遇一些困難,也不會在履行國際承諾方面打折扣。加入世貿組織不到10年,中國就全部履行完貨物降稅承諾;在削減非關稅壁壘、放開外貿經營權等方面,中國說到做到。國際輿論注意到,中國于2020年取消的金融領域外資股比限制,比承諾提前了一年。中國從不吝啬分享發展機遇,始終歡迎各國人民搭乘中國發展的快車、便車。
在保護主義沉渣泛起的當下,中國秉持的開放精神更顯可貴。從雲端廣交會到服貿會再到進博會,中國從未停止對外開放的探索。當今中國,已經站在對外開放的新起點,今天的中國社會,也習慣了開眼看世界。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高級國際問題研究院中國研究項目主任戴維·蘭普頓認為,改革開放以來一個巨大的變化就是中國人民的思維變化,“相互依存”“全球供應鍊”“全球價值鍊”等成為中國社會高頻詞。這種根植于人心的力量,是中國進一步擴大開放的基礎驅動力。
指出,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複興,是中國共産黨人的初心和使命,也是改革開放的初心和使命。理解了這個初心和使命,也就理解了中國改革開放的未來方向。中國推動實現的高質量發展,是能夠很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發展。從廣交會的“中國制造”到進博會的“中國市場”,再到服貿會的“中國服務”,中國開放走向全方位。這個過程,也與中國人的生活場景變化密切相關:從最初“賣全球”到“買全球”,再到如今越來越多國人海外旅遊、求學……随着中國人的眼界足迹不斷拓展、消費需求不斷升級,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新格局一步步形成。
在中國改革開放的曆史進程中,國家的願景和人民的幸福始終高度統一。對外開放于中國是一場接力跑,我們會在奔跑中調整呼吸和節奏,但決不會半途而廢。
(五)
無論外部風雲如何變幻,對中國來說,最重要的始終是做好自己的事情。然而,這并不意味着躲進小樓成一統。中國發展走到今天,無窮的遠方,無數的人們,都與我們相關。
危機背景下,中國提出“推動形成以國内大循環為主體、國内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引起海内外關注。
新發展格局,指向更高的發展質量,也指向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中國始終擁抱開放,但一個國家并非僅僅依靠簡單參與到開放體系中,就能不斷延續發展機遇。當前的現實是,市場和資源兩頭在外的國際大循環動能明顯減弱,而中國内需潛力不斷釋放,國内大循環活力日益強勁,客觀上有着此消彼長的态勢。以暢通國民經濟循環為主構建新發展格局,是重塑中國國際合作和競争新優勢的戰略抉擇。
新發展格局,恰恰是要堅定不移打開國門搞建設,與世界共享中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和内需潛力。目前國際主流分析皆認為,一旦中國的内需真正被調動起來,就能通過“國際大循環”為全球提供更多穩定性資源,輻射周邊國家,更好引領世界經濟增長。近年來,中國不斷改善知識産權保護,積極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營商環境,這既有利于挖掘内需,也有助于提升開放水平。
強調:“凡是願意同我們合作的國家、地區和企業,包括美國的州、地方和企業,我們都要積極開展合作,形成全方位、多層次、多元化的開放合作格局。”在困難時刻,中國堅持對外開放的負責任立場,獲得國際社會高度肯定。世界銀行前景預測局局長阿伊漢·高斯指出,中國經濟複蘇對世界經濟恢複有正向溢出效應,政策與技術的持續開放和改革創新将在後疫情時代推動世界經濟實現長期增長。
當前,中國的對外開放之路,正在由商品和要素流動型開放向規則等制度型開放轉變。在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過程中,這一态勢必将持續,并為中國和國際社會帶來雙赢。統計數據顯示,中國依然是外商投資興業的熱土。上半年,投資額1億美元以上的外資大項目達320個。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對150餘家企業的調查顯示,中國近年來進一步擴大開放、優化營商環境的舉措為外企在華生産經營創造了便利。中國歐盟商會主席伍德克表示,歐盟企業對在華發展充滿信心,“希望成為中國發展故事的一部分”。
惟其艱難,方顯勇毅。40多年來,改革開放是中國大踏步趕上時代的重要法寶,今天更是如此。着眼未來,新發展格局将推動中國自身發展和對外開放步入新境界,開辟新天地。正如時任國際貨币基金組織總裁拉加德在首屆進博會上所說,40年前,中國開始建設通向世界的改革開放之橋;今天,中國正在打造通往繁榮之橋、未來之橋。
(六)
今天的世界,每一秒都是馬克思所說的“世界時間”。今天的中國,早已是世界之中國。
我們所處的曆史方位在變,與世界的經濟關系在變,但始終不變的,是中國“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的理念,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擔當。
回望曆史,中國在困頓中踏上改革開放之路,在這條偉大的道路上不斷向前,創造了改變人類曆史的發展奇迹。矚望未來,無論前進道路上有多少風雨,中國始終堅信,改革依然是打開明天的金鑰匙,開放依然是走向未來的通行證。
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在我們這個動蕩的年代,遠見至關重要。”一位長期關注中國改革發展的美國學者如是說。一個堅定不移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中國,同世界經濟的聯系會更加緊密,将繼續攜手各國,不斷書寫開放合作、互利共赢的精彩華章。
《 人民日報 》( 2020年09月03日 01 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