莉莉(化名)的寶寶一歲多了,最近不知是天氣忽冷忽熱還是寶寶出現了身體出現了問題,無論白天還是黑夜,每次睡前都得哭一哭、喊一喊甚至是發個脾氣才肯入睡。
寶寶出現鬧覺是一件非常困擾家長的事情,明明寶寶在玩耍的時候各種狀态都好好的,一到睡覺的時候就開始出現各種“鬧騰”。寶寶為什麼會出現鬧覺呢?搞清楚3個原因,解決起來就容易多了。
寶寶為什麼會鬧覺?一般是這三個原因
寶寶出現鬧覺時,家長首先要考慮是不是寶寶睡眠出了問題,因為這是比較常見的原因。再次需要考慮寶寶是否沒有充分釋放身體的精力,如果都不是,家長可根據其他原因判斷是否寶寶出現了身體不适。搞清楚鬧覺的原因,才能找到最佳解決辦法。
寶寶睡眠“過度疲勞”
嬰幼兒缺乏對睡眠的“正确認知”,常常是“明明生理機制告訴你很困了,但心理就是不想睡覺”,從而錯過了最佳入睡時間。當寶寶的身體發出犯困信号(打哈欠、揉眼睛等各種信号時),如果家長沒有對寶寶立即進行哄睡, 這樣寶寶就會出現“過度疲勞”。
在寶寶“過度疲勞”時再進行哄睡,寶寶的生理機制就會發出反抗(哭鬧、發脾氣、哄睡難等),這時再想哄睡是非常困難的。
還沒有到入睡點或不舍得睡覺
随着寶寶長大,他們會對外界事物充滿了興趣和好奇心。如果還沒有入睡點,家長就急着去哄睡,寶寶是不會心甘情願去睡覺的,也就會出現鬧覺的情況。還有一種寶寶還沒玩夠,還想多玩會,生怕睡着了就再也見不到感興趣的事物了,面對家長的哄睡寶寶當然會不舍得,通過哭鬧來反抗。
寶寶身體不适
寶寶有身體不适時,寶寶會顯得異常的“性格暴躁”,也會出現各種鬧覺的情況。如果是身體不适導緻的鬧覺,一般還伴随着其它不适症狀,家長隻要細心觀察便能發現。
長時間“鬧覺”會有什麼危害呢?
短時間鬧覺的原因可能受環境或溫度所影響,家長無需過多着急。但如果寶寶長時間地鬧覺,家長需找出背後的根源,睡眠問題所導緻的鬧覺,家長需通過改變睡眠模式來解決;心理性原因導緻的鬧覺家長需選擇合适的方法來改善寶寶的睡眠情況。
導緻寶寶身體發育出現問題
寶寶長時間鬧覺的背後,可能是睡眠出現了問題。家長一直置之不理,很有可能導緻寶寶出現各種睡眠障礙:夜醒頻繁、晚睡早起、不愛小睡、睡眠時間不夠等等。這些都會影響寶寶正常的身體發育,家長不可大意。
影響家長和寶寶睡眠
很多家長都是邊上班邊帶孩子,辛苦了一天,隻有在睡覺的時候能夠得到充分的休息。如果寶寶晚上鬧覺,不僅寶寶自己睡不好,還會影響大人的睡眠。這對于寶寶和家長的身體和精神都是有危害的。
影響寶寶學習能力和智商性格發育
有研究表明:寶寶的睡眠質量直接關系到智商和性格的發育。寶寶長時間鬧覺,導緻各種睡眠問題出現,會讓寶寶出現記憶力低下、學習能力弱以及脾氣暴躁。
搞清楚“鬧覺”的3個原因,3個妙招解決更容易(針對1歲以後的寶寶)
寶寶鬧覺,全家跟着難受。哄睡難、愛哭鬧,家長也會跟着揪心。既然寶寶愛鬧覺難避免,在搞清楚寶寶鬧覺的原因後,家長隻需掌握合适自家寶寶的哄睡方法,解決寶寶鬧覺問題更容易。
及時發現寶寶入睡信号
很多家長都會忙完自己的事再去哄睡寶寶或是覺得寶寶睡得太早,早上起太早容易吵到大人睡眠,所以故意讓寶寶晚點睡。這種錯誤的做法非但會導緻寶寶出現鬧覺,甚至還會造成寶寶夜間睡眠質量低下,早上反而起更早。
在寶寶發射出入睡信号後,家長需要及時進行哄睡。這種及時性哄睡會讓寶寶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還能避免寶寶出現鬧覺、睡眠質量低下。
多陪伴寶寶做做親子活動
嬰幼兒期的寶寶大多缺乏安全感,家長平時要多陪陪寶寶。帶着寶寶做做親子活動,去戶外玩一玩,不但能夠加深親子關系,還能讓寶寶充分釋放體内多餘的精力,有利于寶寶身體發育和提高寶寶的睡眠質量。
睡前儀式感很重要
建立睡前儀式感是為了讓寶寶養成規律作息的習慣,比如平時在睡前家長可以帶着寶寶做閱讀、一起聽舒緩的音樂或是玩一些比較安靜溫和的遊戲。在臨近睡前的半小時,最好将卧室燈光調暗,這樣更有利于寶寶平靜地進入夢鄉哦。
CiCi媽寄語:家長們在照料寶寶的過程中,寶寶出現長時間鬧覺,家長不要覺得是寶寶“脾氣差”故意為之。嬰幼兒期的寶寶缺乏對自己身體和心理上不适感的正确表述,他們隻會通過“睡眠”和“哭鬧”的表現傳達,這時家長一定要準确識别并及時進行引導幫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