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一聽到這個詞,就想抱抱那些可愛的小人兒。對于這類人群,我們沒有絲毫抵抗力,除了可愛,就是可愛。
為什麼我們覺得嬰兒可愛呢?這件事件是否和其他所有事情一樣,背後隐藏着怎樣的科學依據呢?
kindchenschema理論:嬰兒模式
這是20世紀30年代,奧地利諾貝爾獎得主康拉德·洛倫茨提出的,他認為,我們之所以認為嬰兒可愛,是因為嬰兒具備很多可愛的特征:
1. 一個大而圓的頭,嬰兒出生時的大腦幾乎是完整的,相對小小的身體而言,頭部比例大;
2. 大而飽滿的額頭;
3.大眼睛,人類嬰兒出生時眼睛就發育完全;
4. 胖乎乎的臉頰;
5. 圓乎乎的身體;
6. 柔軟、有彈性的皮膚,适合用來捏臉蛋。
這些特征會自動地激發我們的大腦,産生愉悅感,是一種跨越物種的本能。也就是說,不光是人類,一隻剛出生的小狗也會讓我們激發照顧的欲望。
kindchenschema理論一出來,受到廣泛應用,尤其是銷售人員和産品設計師,都運用這些特征來帶動消費,但也有科學家提出了質疑。
很多科學家認為對嬰兒的反應并不像洛倫茨說的那樣,機械地存在和反應,每個人對可愛的反應會随着個人經驗、文化差異和其他因素而不同,也并不是自動發生的,對可愛物體的反應可能比最初認為的要複雜。
一切為了生存,可愛是一種讨好。
密歇根大學進化心理學家丹尼爾·克魯格認為,可愛可以通過生命史理論來解釋,這要從在自然選擇下,生命不同階段的表現開始說起。
衆所周知,不同物種在出生後的強弱程度是不同的,有的鳥類,一出生羽毛豐滿,幾乎随時可以飛翔;有的物種,尤其是哺乳動物(包括人類),出生時相當弱小,必須長時間依賴父母的照顧才能生存。
哪個最可愛?
而在資源有限的時期,嬰兒又該如何才能吸引父母和社群中的其他人關注照顧自己呢?
此時,某種形式的嬰兒模式開始在群居的哺乳動物中出現。也就是說,可愛隻是嬰兒的一種讨好和吸引注意力的方式,隻有這樣,嬰兒才能獲得更多的資源分配,才能用足夠的時間發育成高智商物種。
每個物種對可愛的反應并不相同。
無論是自己的孩子還是别人的孩子,甚至是一條小狗,我們都會産生這種感覺,和我們類似的還有老鼠。
它們對可愛也有更普遍的反應,在實驗室環境中,它們也會主動養育和保護别人的孩子。
但有的動物例外。
綿羊生活在社會群體中,群體中所有懷孕的母羊通常在同一時間分娩。因此盡管每隻小羊羔都表現出可愛的特征,但母羊隻對自己的孩子敏感,隻會養育自己的後代。這種反應可能是為了确保母羊不會把奶浪費在别人孩子身上。
最後
我們可愛的反應,發生在自己的孩、别人的孩子,以及其他動物的孩子。
我們對很多物種都會産生可愛的反應,這從進化角度來說,是人類發展至今的重要因素之一。
我們都知道,嬰兒一出生其實并不好看,一般需要五六個月才能長成“最可愛的模樣”,為了符合可愛反應機制,嬰兒會不斷向可愛特征發展進化,這實際是一種社會化适應,人類之所以是高等生物,社群生活是關鍵,這種适應是成為人類的第一個考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