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這天,人們吃粽子,食蒜,喝雄黃酒,手臂系五色線,門上插艾草……
人們為什麼要這麼做呢?這也是為了紀念屈原嗎?當然不是,要理解上面的習俗,隻需明白下面一點:
在古人眼裡,農曆五月是一個不太好的月份,古人認為五月容易發生瘟疫和災禍,而五月五日,即端午這天尤其危險。所以,古人稱農曆五月為“惡月”,也有稱“毒月”的,而端午這天(五月五日)被稱為“惡日”。
端午這天食粽、食蒜,喝雄黃酒,系五色線,挂艾,人們這樣做,最初是為了祛除“惡氣”“毒氣”,為了不染瘟疫,求個吉祥平安。
那麼,為什麼單單五月是惡月呢?這個月有什麼特殊的地方嗎?
五月是惡月的觀念由來已久。南北朝時期,有個叫宗懔的名人,他博學多識,做過尚書這樣的大官。宗懔是湖北人,他寫過一部描繪家鄉節日的書,即《荊楚歲時記》。這部書中就有關于五月是惡月的記載:
五月俗稱“惡月”,多禁,忌曝床薦席,及忌蓋屋。
這段文字的意思是說:人們稱五月為“惡月”,這個月有很多禁忌,如忌曬床席,忌蓋屋。
為什麼忌諱曬席子,忌諱蓋屋呢?
這多半跟一些傳聞相關:
民間流傳,有人在五月曬席子,看到一個小孩子死在席子上了,過了一會又不見了,幾天之後,這戶人家的小孩就夭折了。又有人說,五月蓋屋,人若在屋頂上看到自己的影子,魂魄就會離開身體。
這些傳聞傳來傳去,人們不免心生忌憚,時間長了,就有了五月不曬席、不蓋屋的民俗禁忌。
元朝著名文學家元好問,也注意到了民間以五月為“惡月”的說法,他在《遺山集》中說:
古今俗忌,以五月為惡月,端午為惡日,赴官者頓不敢發,生子者棄不敢舉。
意思是:人們認為五月為惡月,端午為惡日,這是古之就有的俗忌。甚至有的人不敢在五月赴官上任,有的人在五月生了孩子,棄而不養。
元好問對此不以為然,他反而認為“五月生子,往往富貴而壽”,他還舉了幾個例子,如漢朝大将軍王鳳、相國胡廣,他們都是五月生人,但都富貴且壽。而孟嘗君也是生在五月,也成了戰國時期的名士。
可見,這些關于五月的傳聞,很多是毫無根據的,但對民衆的認知觀念卻産生了深遠影響,以緻形成禁忌。前面提到的孟嘗君,因是五月五這天出生,差點被父親棄養,幸虧母親将他偷偷養大,否則這樣的名士可能就不存在了。傳聞與禁忌對于古人的影響,由此可見一斑。
不過,農曆五月容易發生瘟疫,有點科學依據的。
端午在夏至前後,屬于仲夏。《禮記·月令》對仲夏時節特征的描述為:
是月也,日長至,陰陽争,死生分。君子齊戒,處必掩身,毋躁,止聲色, 毋或進,薄滋味,毋緻和,節嗜欲,定心氣。
注意這段文字中的“陰陽争,死生分”,如何理解呢?
端午前後的夏至節氣,我們知道夏至這天,白天最長;而冬至這天,白天最短。這反應了夏至日和冬至日是特殊的日子,古人認為,在夏至這天,陽氣達到了鼎盛,過了夏至,陽氣逐漸下降,而陰氣逐漸上長;而到了冬至,陰氣長到了鼎盛,過了冬至,陽氣就又開始上長了。
這樣,夏至日是陰陽開始交替的時候,即陰陽争,而死生與陰陽相對,所以說“陰陽争,死生分”。
端午就處在“陰陽争,死生分”的時節,陰陽的變化,帶來溫度、濕度等天氣上的變動,這個時候,容易發生瘟疫,人們易患疾病。這也是五月被為“惡月”的一個原因。
這種觀念反映在民俗上,就形成了一系列出于衛生保健的民俗習慣。所以人們在端午節用雄黃、艾草,在古代,雄黃、艾草常用于防治瘟疫性的疾病,人們認為它們是可以去除疫氣、毒氣和邪氣的。
艾草
端午前後,酷暑就要開始了,這時候一些毒蟲,如蠍子、蜈蚣等開始活躍起來。我們可以想象,古代普通老百姓,大都居住在茅草土屋裡,容易遭受毒蟲的侵擾。所以,端午節這天有些習俗是“防毒”的,如“五毒貼”。這些習俗與百姓的生活息息相關。所以很多沿襲至今。
時代變了,我們今天的居住環境,大都不用擔心毒蟲的侵擾。但人們求安求吉的心理,古今是相通的,所以過去的很多端午習俗,如系五色線,依然為今人所重視。
當我們提到端午節時,除了想到屈原,也應了解古人關于五月為“惡月”的觀念,這樣才能理解端午的民俗習慣,這個節日的文化内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