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一套一直比較火爆長壽功法,是103歲(2015年仙逝)老道長所創立.
希望粉絲們都能練起來,效果好不好,隻是練過的人才知道,每天隻需20分鐘左右,一個星期後你會感謝我們的。
(有部分人練習三天後會有不适反應,請堅持一段時間後就可消失)
張真人金剛功完整演示
張真人演示八部金剛功
圖 解
預備式
動作要領:
形神合一
專注;呼吸如常;體會氣脈;腳趾抓地;肩部、膝蓋放松;宜緩不宜急;心中的太陽。
預1 兩腳并攏,身體直立,雙手自然下垂置于身體兩側,目視前方。全身放松,心平氣和,排除雜念,心靜自然。
預2 左腳向左拉開,與肩同寬。兩手五指并攏,稍用力(内勁),伸直。兩臂伸直,兩手向體側略轉,掌心向後稍斜。氣機開始發動。
預3 兩手由體側向上提至腰部,掌仰平,指尖對肋。
預4 兩手繼續向前移至腹部,一手在臍上,一手在臍下,兩手勞宮穴(握拳時,中指尖指向處)處在一條直線,上下相對。氣歸中宮(心與腎中間處)。
第一部
雙手插頂利三焦
1.1 五指并攏,兩手向下伸盡。
1.2 直臂向身體兩側漸舉至肩平,掌心向下,稍停。默念“生”字,以助氣上升。
1.3 兩手五指并攏,以腕為軸,用内勁向上翹成立掌,掌心向外。
1.4 曲肘,兩手仰掌,向頭頂百會穴(前後頭發中點聯線與兩耳尖聯線的交會點)處相靠,中指尖相接,置于百會穴上方約兩指寬外,稍停。默念“長”字,再助氣長。
1.5 兩手背直掌相靠,指尖向天。
1.6 兩臂用力,猛向天空插至直立,稍停。默念“化”字。
1.7 雙手分開,兩臂分别向體側漸降至與肩平,掌心向下,稍停。默念“收”字。
1.8 以手腕為軸,兩臂向下構成垂掌,掌心向内。
1.9 兩臂向下摟抱至腹部,兩手分開,分别貼于臍部,稍停。默念“藏”字。
第二部
手足前後固腎腰
2.1 兩手合掌(空心掌)置于胸前。
2.2 左腳向左前方邁出一步,腿直身正。
2.3 兩手合掌向前沖出,直臂與肩同高,目視前方。
2.4 兩手翻掌,背靠背緊貼。
2.5 兩手分開向兩側平展,掌心向後,兩臂成一字形,稍停。
2.6 前腿屈膝成左前弓步,身體前傾(但不要彎腰勾頭),目視前方;同時,兩手直臂向後摟抱至尾椎部,合掌,稍停。
2.7 合掌,用力,盡量往腰部上提。
2.8 合掌分開,掌心向内(手掌不貼身體,有一定距離)。
2.9 置于脊椎兩側,徐徐下推至兩臂伸直。
2.10 兩手由兩側分别斜向上提,掌心漸轉向前,至兩臂平直呈一字形,與肩同高;同時前腿也漸蹬直,稍停。
2.11 兩手直臂向前摟抱,合掌,臂與肩平,稍停。
2.12 兩手合掌,收回胸前,左腿收回。
2.13 兩腳分開與肩同寬,自然站立。
稍停後,換右腿向右前方邁出一步,成右弓步,動作同前。左右腿動作完成後合為一次。重複多次。
第三部
調理脾膚需單舉
3.1 左弓舉按:兩掌變拳(前四指盡量内屈,拇指頂前四指指甲),兩拳相對,掌心向上,置于臍上。
3.2 左腳向左邁出一大步。
3.3 雙拳移至左腰外側。
3.4 左拳變立掌,掌心向前;右掌變陰平掌,掌心向下,掌背中部貼于左掌根。
3.5 兩掌同時動作:左掌經耳旁用力向上直舉(如舉一重物),變陽平掌,指尖向後;右掌從左腹外用力往下直按(如按一隻老虎),指尖向左。同時左腿屈膝成左弓步,頭身正直向前,稍停。
3.6 兩手小臂同時内旋,左掌變立掌,掌心向右,指尖向天;右掌變垂掌,掌心向左,指尖向地。
3.7 握拳,左拳下拉(如拉一彈簧),右拳上提(如提一水桶),相對于左乳下;同時,左腳蹬直。
3.8 雙拳移至腹部。
3.9 右弓舉按:雙拳移至右腰外側……動作與前同,但方向相反。
完成上述左右手舉按動作,合為一次。重複多次。最後左腳收回,與肩同寬。
動作要領:
1、專注在兩個掌心
2、要有氣概,有霸王舉鼎的氣勢
3、不要屏氣
4、舉輕若重,若有若無
第四部
左肝右肺如射雕
4.1 預備動作。
4.2 左弓射雕:左腳向左邁開一大步。
4.3 雙拳變掌,掌心相對。兩臂平行向左伸直,與肩同高。
4.4 不停地向上。
4.5 向右。
4.6 向下,旋轉兩圈。
4.7 在腹前下方稍停。
4.8 兩掌變拳相對,上提到臍部。
4.9 右拳變立掌于胸前,掌心向左。
4.10 繞右乳下半圈,向右下,經右膝弧形向右前上方推出。
4.11 右手成側掌,掌心向外,與肩同高,如開弓狀;同時,左腿屈膝成左後弓步,上身重心落在腿上。
4.12 然後左拳上提到右腋,拳心向内。如拉弓弦般平拉至左腋(拳、肋、肩同高),稍停。
4.13 要全神貫注,目不轉睛地看右手勞宮穴,意想箭從勞宮穴穿過,射向遠方之雕。
4.14 右掌旋轉成直掌,掌心向前。
4.15 右掌變拳,拉至右肋;同時左拳推向右肋,兩拳相對,拳心向内。雙拳變掌,掌心相對,向右伸直。繼續向上、向左、向下連劃兩圈,至小腹前。
4.16 握拳,上提至臍部,動作同前,但方向相反。
4.17 左右射雕合為一次,多次重複,不計遍數,順其自然。
4.18 最後雙手劃一圈,收拳,左腳收回原處。全身之氣自然歸元于臍。
第五部
回頭望足去心疾
5.1 預備動作。
5.2 左轉頭回望足:左腳向左邁出一大步,雙拳提至左肋部。
5.3 左拳變仰掌,向上提至左腋。指尖漸向下,向左後右腳跟方向插去;在左掌後插的同時,右拳變平掌,掌心向上,上提至左乳,翻掌,掌心向下,下推。
5.4 沿左腳向左前上方作半圓形推舉(比頭高一些);同時身體向左轉,向前傾,左腿屈膝成左弓步,兩手成一斜直線;同時轉頭向後,眼光從左肩微視右腳跟。
5.5 兩手小臂旋轉。
5.6 握拳。
5.7 收回至左腰,兩拳相對,拳心向上;同時左腿蹬直。
5.8 雙拳移至腹前,身體轉回原位。
5.9 右轉頭回望足:右邊動作與左邊相同,唯方向相反。
左右回望合為一次,重複多次。最後收回左腿,雙手握拳,置于腹部。
動作要領:
1、難點在于手掌前推和後插同步;
2、身體與手臂是一個斜插的姿勢;
3、腳要穩住。
第六部
五勞七傷向後瞧
6.1 預備動作。
6.2 夾臂定神:雙拳變掌,掌心向上,五指伸開,中指相對,左右手同時向左右橫向拉開,在身軀邊為止,稍停。
6.3 然後左右手同時向臍部合攏,雙手的五指相互交叉,拇指與拇指、小指與小指尖相按。
6.4 仰掌,掌心略微向上,沿胸中線上提,至人中穴(上唇坑中線上三分之一處),稍停。
6.5 翻掌,掌心向下,又沿胸中線直下按至臂直,兩臂緊貼身體,稍停。
6.6 神光内照:全身放松,眼簾微垂,注視鼻尖,意想兩目為日月,為探照燈,向身體微微内照。腳不動,頭和身體慢慢向左轉動,繼續内視。
6.7 轉至左肩,稍停。繼續向後轉,目光随頭轉動,慢慢地巡視,内視左半身和脊椎。
6.8 頭慢慢回轉,至胸前,内視。
6.9 頭在慢慢向右轉動,内視,至肩部,稍停。再繼續後轉,内視右半身和脊椎骨。内視身驅及體内五髒六腑時,對有病的部位,要多看些時。
6.10 五氣歸元:左右後瞧合為一次,反複多次。結束時,頭部轉回到胸前中線,稍停後,慢慢睜開兩眼,翻掌,掌心向上,提至臍部,轉掌使掌心向内,氣歸下丹田。
6.11 兩手分開,掌心向上,握拳,相對于臍部。
動作要領:
1、動作要慢,特别是老年人或者腰有傷的;
2、腰部以下不要動,是一根毛巾般的扭轉;
3、眼睛垂簾,呼吸均勻,心神平靜;
4、想象自己全身的經脈被成束後擰了一圈。
第七部
鳳凰展翅周身力
7.1 預備動作。
7.2 向左橫跨一步。
7.3 向右展翅:雙拳變掌,掌心相對,兩臂平行向左伸直,與肩同高。
7.4 不停地向上。
7.5 向右。
7.6 向下,劃圈。用同樣的方法再劃兩圈。
7.7 當劃到第三圈,雙手到頭頂時,稍停。
7.8 鳳凰三點頭:身體向右,右手放下。
7.9 彎腰,左手指點右腳尖。
7.10 直腰,左手舉回頭上。
7.11 再彎腰,以左手指點右腳尖。如此上下連點三次。
7.12 向左展翅:兩手同時上提至右側,掌心相對,繼續向上、向左、向下劃圈,彎腰,手指點腳尖,方法同前,唯方向相反。握拳歸位。左右展翅合為一次,重複多次。
7.13 結束本部功時,兩手向左、向上、向右下旋轉一圈至小腹。
7.14 兩掌變拳,拳心向上,相對置于臍部,收回左腳。
動作要領:
1、鳳凰三點頭,兩個手臂要一條線;
2、腳的站位不要一條直線,以免扭傷大腿外側;
3、轉圈越來越快,鳳凰三點頭也越來越快。
第八部
兩足頓頓飲嗜消
8.1 預備動作。
8.2 夾臂定神:雙拳變掌,掌心向上,五指伸開,中指相對,左右手同時向左右橫向拉開,至勞宮穴在身軀邊止,稍停。
8.3 然後左右手同時向臍部合攏,雙手的五指相互交叉,拇指與拇指、小指尖與小指尖相按。
8.4 仰掌,掌心略微向上,沿胸中線上提至人中穴(上唇坑中線上三分之一處),稍停。
8.5 翻掌,掌心向下,又沿胸中線直下按至臂直,兩臂緊貼身體,稍停。
8.6 兩腳并攏,兩腳跟慢慢擡起。
8.7 然後輕輕下頓,共五次。頭兩次提起較高,速度較慢,相隔較久;後三次提起較低,速度較快,相隔較短。其節奏是“1———2———3—4—5”。提頓五次為一節,至少做五節。
8.8 最後兩腳分開,與肩同寬,翻掌,掌心向上,提上至臍部。
動作要領:
1、兩足并攏,兩臂夾緊;
2、上下牙齒要咬住;
3、頓下來的時候是自然落體。
收功式
收1 兩手分開,指尖向上,指背相靠,置于臍上。
收2 兩手上提,指尖到“天突穴”(胸骨上窩正中),稍停。舌頂上腭,随掌上提時,意想氣從“氣海”(臍下一寸半處)沿胸而上,經舌上“印堂”(兩眉頭聯線中點)到“百會”,過後腦,下至“玉枕”(枕骨粗隆上緣凹陷處)。這樣可以開發智慧。
收3 兩手分開,向左右變垂掌(掌心向内),置于乳房外側。同時意想氣從玉枕沿頸椎向左右肩分流。
收4 兩手繼續向下,沿兩肋至大腿兩側。
收5 随手下落時,意想上下左右,裡裡外外的氣如淋浴一般,直至湧泉穴(腳底正中凹陷處)。
收6 當腳有氣感時,手指和全身都自然放松,再安靜、自然地站立片刻,即為收功完畢。
動作要領:
1、動作要慢;
2、不要用意,不要去主動引氣;
3、最後把氣送下地底,越深越好。
注意:本功法最好早上練習。
來源:脈脈養生
編輯:珠海市場監管團隊
聲明: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後台,我們将24小時内進行處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