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人治玉,匠氣、火氣急不得。
匠氣,可以理解為套用制作模式化,套路運用的越熟練、重複率越高,通過作品所表現出來的匠氣越重。
其實完全說把匠氣去掉,這個是不太可能的,隻是講的玉雕師在制作過程中能把顯性的匠氣藏起來多少。
用工具琢玉,講究它的使用方法、表達技法,也即所謂玉雕的語言。
近幾年很多玉雕師雖然沒有說出來自己是在經曆去匠氣這樣一個過程,但大家都開始不約而同注重作品的肌理、玉雕痕迹和味道,這其實就是去匠氣的一個概念。
包括很多藏家也是,以往收藏可能看看材質好不好、工藝好不好就完了,而現在除去這兩點之外,藏家往往還能在它的神韻、作品味道上下文章,這其實就是作品去匠氣的一個外在表現。
在玉雕行業,作品題材、制式互相模仿不在少數,但作品味道是模仿不出來的,味道越濃、匠氣越少;反之匠氣越足、味道越少。
火氣,可以理解為耐品,可以跨越一定時間及空間,模糊時間的概念,耐賞、耐品不過時。
經曆過時間的洗禮,玉的潤澤被發揮到極緻,玉制器皿中去匠氣、滅火氣是比較多的,它不像小挂件、小把件,做的稍有偏頗是很明顯的。
其實我們每個人,作為玉雕師也好、收藏者也好,很難超越當下的時間和空間做出很明确的評判。
但同時,我們也都希望自己收藏的作品能跨越時間的長度,過個十年、百年仍然具有收藏價值。
治玉急不得,收藏同樣急不得,從材料的好壞到工藝的好壞,再到味道的好壞,到最後的去匠氣、滅火氣等等。
審美在轉變,每個時代亦有每個時代的特點,希望我們收藏的作品都能經得住時間的洗禮與考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