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一清 著 / 梁 豔 讀)
“芽”這個字由“艹”和“牙”構成,上邊的“艹”表示這個字的意思和草木有關,下邊的“牙”表示它的讀音。
它最初的意思就是植物的種子吸收陽光雨露和泥土給予的營養,積聚能量破甲而出、萌發幼芽。
古代的時候,對于草木幼芽還分成兩種不同情況:一種是垂直向上的幼芽,稱為“萌”;還有一種是彎曲呈鈎狀的幼芽,叫做“句”。
例如《禮記·月令》:“生氣方盛,陽氣發洩,句者畢出,萌者盡達。”
這句話非常精當地描述了春天來臨萬物萌動的情景:和煦的陽光灑下勃勃生機,喚醒沉睡中的種子和樹木,廣袤的沃野和萬千枝條上一片“小荷才露尖尖角”,彎的、直的,各種嫩芽競相鑽出大地和莖稈母親的懷抱,在陽光下露出稚嫩的笑臉。
春酣圖 明 戴進
這無疑是一幅毫發畢現的生命律動圖!
可見古人觀察事物是多麼細緻,字詞和語言表達形式又是多麼豐富。
群鵝圖 清 恽壽平
“芽”由于是生命體周而複始的标志和象征。
因此,從古至今它就是正能量的代表,例如《紅樓夢》中的《賞海棠花妖詩》:“草木逢春當茁芽,海棠未發候偏差”,還有唐代詩人薛能《柳枝詞》:“晴垂芳态吐芽新,雨擺輕條濕面春”。
其中的“茁芽”和“吐芽”展現的就是在春季來臨的時候花木萌發又一輪新芽,天地萬物一道營造出春的美景。
花卉冊頁 荷花 明 項聖谟
當然,對于一切消極事物而言,它們也都存在着蠢蠢欲動的萌發期,因此,“芽”偶爾也會在表示負面含義的詞語中現身。
例如《三國志·吳書》:“大行皇帝覽古戒今,防芽遏萌,慮于千載”。
這句話褒揚的是三國時期東吳的孫權,說他以史為鑒思慮東吳的統治,對一切錯誤和禍患都能明察秋毫,防患于未然。
十二月令圖之季春之月 佚名
另外,現在已經遍及全球,但是根在中國的“茶文化”也與“芽”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系,例如“青芽、瑞芽、仙芽、玉芽、雲芽”指的都是佳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