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過東北大醬的人都說好,想學必先做好這一步,農曆2月正當時
東北的黃豆醬很有名,顔色黃裡透紅,醬香濃郁,色正味濃,炸個雞蛋醬,來上一盤蘸醬菜,東北人的大愛,絕對下飯菜,吃得過瘾。用來炖菜比調味料要好吃多啦,而且沒有任何添加劑,吃得健康,吃得上瘾。過去是居家必備,哪一家至少要做一小缸黃豆醬,夠一年吃的。現在農村還是家家都自己做醬,城裡很少有人做了,會做的人也不多,姐姐算是其中之一吧。姐姐每年都做大醬,而且做的很多,至少要做20斤黃豆醬,她做的黃豆醬味道純正,色香味堪稱一流,所有的親戚都是她的食客,我也是其中之一,做少了不夠分的。
做黃豆醬可不是做菜,幾分鐘出鍋,最多炖上幾小時而已。黃豆醬的周期要幾個月才能完成,隻争朝夕是做不來的。今年被疫情隔離在姐姐家,有幸記錄下她做大醬的第一步,我計劃這個年度跟蹤下來,記錄下做醬的每一個步驟,我也學學,想做東北大醬的朋友們可以動手了,和我一起做起來吧,農曆二月正當時。
做東北的大醬主要有如下幾個步驟,烀醬、發酵、下醬、打發、成品。時間最少要4個月左右,以農曆為主要參考時間,從農曆的二月起開始準備,到農曆的5月底或者6月初可以出成品。要因時而異,因氣溫而操作。什麼叫因時而異,因溫度而操作呢?時間上基本是2月烀醬,然後等待自然發酵,4月初八、十八或者二十八開始下醬,整個5月都是打發的過程,通常下醬一個月以後,發酵好了就可以吃了。那麼今年有兩個農曆4月,是第1個4月下醬還是第2個4月下醬呢,要看溫度,如果溫度适宜可以考慮前4月,東北的溫度時冷時熱,氣候不穩定,可以考慮後4月下醬。還要看存放的位置,存放的位置白天陽光充足,可以選擇初八下醬,容易發酵,如果不能保證陽光充足,略晚一點氣溫上升後再下醬,最晚不能晚于4月二十八,沒有五月下醬的,五月下醬溫度日漸升高,容易發酵過度,處理得不好就是臭大醬了。
今天做的是第一步,叫做烀醬。
【東北大醬】所需食材:黃豆10斤。
做法及步驟:
做東北大醬最好用新黃豆,也就是上一年度秋收的黃豆,陳黃豆不容易發酵。買回來的黃豆要挑選一下,挑出所有的不成熟或者壞豆以及被蟲子吃過的豆子,然後反複淘洗幹淨。我家是親戚送來自家産的新黃豆,質量好,保證是新黃豆。淘洗幹淨的黃豆放入大鍋内,10斤黃豆做3塊醬塊,要烀兩鍋,一鍋六斤半左右,做兩塊醬塊。剩餘烀一鍋,出一塊醬塊。
加入适量多一點水,烀黃豆不是一次燒開煮熟就成,而是要烀上一天一夜左右,不是一直開着火煮,而是第一次煮開要煮的時間長一點,大約1小時左右,基本煮熟就關火。
這是第一次關火的狀況,一天至少還要開火煮上3~4次,然後就蓋上鍋蓋悶着,據說這個目的就是讓黃豆的顔色越煮越紅,等于把黃豆自身煮下來的顔色再吸收回去,慢慢煮到沒有湯汁,黃豆一碰就碎,至少24小時以上就好了。注意時間差不多就得開火煮一次,别蓋着鍋蓋焖酸了,酸了就不能做醬了。
一次一次的煮,最後把水靠沒,豆子煮得發紅即可,最後一次煮好的黃豆,關火後就可以取出來,可能鍋底還有水,要撈出豆子,不能帶有水分,濕度太大可能做不成醬塊。
晾涼後用絞肉機絞碎,這種老式絞肉機比較好用,新式電動家用絞肉機要麻煩一點,一次裝的少,很費功夫,不管用什麼方法,把黃豆絞碎就好。
将絞碎的黃豆泥做成這樣大小的醬塊子,10斤黃豆做3塊,做好的醬塊四面用力在桌子上摔一摔,讓醬塊子更結實,形狀更穩定,不易變形。然後放在通風幹爽的地方,把醬塊子外皮晾幹,手按下去不易變形就好,用食物包裝紙包好,外邊用報紙再包上一層,放在通風良好的溫暖處等待自然發酵。要是有條件的話最好把它吊起來晾曬,那樣四面通風容易發酵且容易幹燥。
小貼士:
1、最好選擇新鮮的黃豆做出來的大醬才香,陳黃豆不容易發酵,而且做出來的大醬味道也不及新黃豆好。
2、烀醬的時間最少要24小時以上,這個過程是反複的煮,目的是讓黃豆越煮越紅,做出來的大醬的顔色才漂亮。
做東北大醬第一步就做好了,看似簡單,做起來還挺耗費時間,隻有功夫到了,做出來的大醬味道才好,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試試,一般家庭有3斤黃豆就夠了,要想做得好吃就按程序操作吧。歡迎留言,感謝您閱讀我的文章,如果您也喜歡美食,請多多關注,歡迎點贊,轉發和分享,感謝您的鼓勵支持!
,此文為大海微瀾原創圖文,盜文盜圖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