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産隊已經消失四十多年了,那時的趣事,如今回憶起來還五味雜陳。在上個世紀1958開始成立人民公社,當時的農村的每個隊的農民按人口和工分分口糧的。記得每到農忙秋收隊裡殺一隻豬腌起來,晚上開夜工每人一大塊熟鹹肉一碗米飯一碗鹹肉湯白菜那真好吃得不得了無法形容。苦中有樂的年代,抹不去的記憶,懷念曾經的小夥伴,是那樣純真美好,回不去的歲月。
已經成為曆史的一個片段了!過來的人就多着呢!有記憶,有激情,還有辛酸!常年吃紅薯幹,每年僅有30~50斤小麥,去掉麸皮、扣除損耗,吃到口的八五粉所剩無幾。大部分工分價值2分多到3、4分錢。
那個年代物質貧乏,精神上很富有,農業學大寨,工業學大慶,全國人民學解放軍,解放軍學全國人民!深挖洞,廣積糧,不稱霸!那一股熱情,幹勁,精神,隻有經過那樣火熱的年代才能有那樣激情燃燒的歲月!艱苦樸素的時代,回憶起來真是好。現在年老身體差,望國家多考慮,增加養老金
這是社會發展過程的一段曆程,為我們現在的經濟建設打下了堅實基礎,千萬别忘了。那個火紅的年代一去不複返了、那時社會穩定、人心所向、路不拾遺、夜不閉戶、随着社會的發展、不可同日而語。盡管當年生活困苦、但社會風氣好、正是留戀那個年代!
上世紀五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初,中國農村實行三級所有、隊為基礎的生産管理模式。當時一個生産隊生産隊由隊長,副隊隊,會計,出納,記工員,倉庫保管,婦女隊長,後期還有民兵排長和鐵姑娘斑長這些人組成一個班子。這些人都是生産隊的骨幹。
生産隊是農村最吃香的職業到底有哪些呢?我們一起來聊聊:
1、生産隊隊長
生産隊裡的農活由隊長統籌安排,隊裡的決策者,隊裡的大小事由他們來商定。像春種,夏管,秋收,冬藏,這些都是隊長統一安排的。一個生産隊社員的風氣好不好,團不團結,日子過得好不好,勞動積極性高不高,全靠隊長的威望、能力和決策水平。一個生産隊能遇上一個好隊長,真的是百姓之福。有首打油詩:“工分三千七,田裡沒腳一”。那時的生産隊長是,幹一天10個工分3毛5分錢。一年是3650個工分。很少參加勞動,但每年365天是滿勤的。
2、生産隊副隊長生産隊時副隊長管副業,多種經營不得閑。上工收工,正副隊長就敲村口的老柳樹上的鐘!其他人沒有權利敲,它是整個對的号令,聽到鐘聲就要集合的,否則就會扣工分,工分工分,社員命根。
3、生産隊會計生産隊會計,可是個人人羨慕的官員。生産隊隊長及會計的工分是全天候滿分。但是這個活不是誰都能幹得了的,要有文化,還要會記賬。
4、生産隊記分員
記分員把工分算,那時每個勞力都有工分手冊,每天記好出工數,再按完成任務記工分,交會計搞核算。我記的我們村的生産隊,搞的好的,也隻有3,4毛錢,一般的隻有2毛多錢。但夫妻二人能養五,六個孩子!也沒現在4個大人養一個孩子的壓力大。那年代我記得我們十幾年最多一次分紅一個工資10分,6毛錢,把人們高興得不得了,很多年都是二三毛。
5、生産隊糧食保管員
有糧食保管員,平時照糧不偷閑,分糧時把稱握在手裡面,按照會計分配方案把糧食給你兌現。
6、生産隊的赤腳醫生
每個村大隊都有衛生室,在當時的生産隊被稱為赤腳醫生,這個職業在當時是特别體面的工作,也特别受到尊敬和愛戴。赤腳醫生向陽花,貧下中農人人誇。一根銀針治百病,一顆紅心暖千家。 出診願翻千層嶺,采藥敢登萬丈崖。迎着鬥争風和雨,革命路上鋪彩霞。 赤腳醫生向陽花,廣闊天地把根紮。千朵萬朵紅勝火,貧下中農人人誇。
你還記得當時生産隊哪些工作比較吃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