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水族曆法和經過都勻市歸蘭水族鄉套頭各個水族寨的水書先生以及寨佬商定,作為水族老大哥的“套頭”(指歸蘭水族鄉基場、陽和和奉合片區的水族住居地),将于今年8月29日(農曆七月二十九)趕端場,8月30日(農曆八月初一,亥日)過2019年水族的頭個“端節”,亦稱水族“天下第一端”。
趕端場的地點在套頭的老端場即都勻市歸蘭水族鄉陽和片區的潘硐大寨一帶。趕端場的這天将舉行鬥水牛、蘆笙舞、踢毽、山歌、剪紙藝術、銅鼓等水族傳統項目比賽以及脫貧攻堅知識競賽和男子籃球賽、拔河賽等現代文體系列活動賽事。今年套頭“天下第一端”的主題為:“宏揚傳統文化,喜迎黔南‘三會’;決勝脫貧攻堅,振興秀美水鄉”。
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黔南十大最美村寨
——都勻市歸蘭水族鄉榔木寨
雄奇的歸蘭山腳下就是“套頭”老端場
奉合陽和峽谷風光帶一角
水族婚禮
貴州省剪紙藝術之鄉都勻市歸蘭水族鄉是都勻市唯一的水族鄉,自然風光雄奇峻秀,生活着3萬多水族同胞,至今保持着自己深厚的民族傳統文化和濃郁的風俗習慣,這裡有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黔南十大最美村寨――榔木水族寨,有奉合陽和大峽谷景觀,有譽滿省内外的歸蘭山等等。基場、陽和和奉合一帶被這以外的各族同胞稱為“套頭”,“套頭端”是水族“端節”的第一個“端”。之後,才按次序延續到三都水族自治縣及黔南州以外其他水族地區分别過第二批直至第七批“端節”。正因為如此,水族端節也被稱為世界上最長的少數民族節日,2006年,水族端節習俗與水族水書習俗、水族馬尾繡列為貴州首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産。
水族《水書》
水族《水書》書法作品
水族《水書》書法作品
歸蘭水族剪紙
歸蘭水族男女布靴(左為女鞋、右為男鞋)
歸蘭刺繡用于鞋墊、帽子、挎包、背帶、衣服、圍腰等
歸蘭水族銀飾
據《中國水族文化研究》(貴州人民出版社 2004年4月第1版)記述:“端節”,水語稱為“借端”。過端節的時間從水曆年末的十二月到歲初的正月或二月(相當于農曆八、九、十月間)逢亥日分批分期進行。圖示水曆與農曆(引自《中國水族文化研究》(貴州人民出版社 2004年4月第1版)對照表:
端節是水族最典型的年節。農曆八、九、十月間既是水曆年末歲首,也是秋收禾滿倉之際。水族在這段時間“過端”,正是真正意義上過年,這一水語“借端”的詞意也完全吻合。水語“借”是“吃”的意思,“端”則“含有‘開端’歲首之意,有‘祭祀祖先’、‘共慶豐收’的内涵。”水族的端節乃“谷熟也”的歡慶。
關于“套頭”第一端相關年份“白露”之前農曆八月初一(亥日)資料
據都勻市歸蘭水族鄉省級水書習俗傳承人韋佩君等水書先生和該鄉陽和片區福莊村韋德樹等當地水族寨佬以及歸蘭當地的水族同胞世代口傳:歸蘭老一輩的水書先生韋潤甫、吳星儒、韋隽恒等依據祖上的傳統,曾經交待過歸蘭的水族同胞作為“套頭”大哥(水語布隆)過的第一個端節,必須選擇在八月的第一個亥日,而且是在“白露”之前過,為第一端和後面的批次納個好兆頭。《詩經·國風·秦風》中《蒹葭》詩“蒹葭蒼蒼,白露為霜”。因為二十四節氣中“白露”時節冷空氣日趨活躍,常出現秋季低溫天氣,影響晚稻抽穗揚花。而且“白露”一詞又有“白白露掉”的意思,如果在“白露”之後才過第一端的話,認為預示着一年的收成會受到負面影響,不吉利。在遇到農曆八月三個亥的年份或者農曆閏年時,均以“白露”為界點,須選擇在其之前過。所以,都勻市歸蘭“套頭”過的第一個端節,有時會趕在農曆八月初一(逢亥日)這一天過,比如1956年、1986年、1987年、1989年、1990年,包括2019年即是如此(2019年的“白露”是在農曆八月初十,而農曆八第一個亥日正好是該月的初一,正是“白露”之前。)。
“套頭”水族第一端端場祭祖儀式
而關于水族端節的由來,都勻市歸蘭水族鄉水族水書省級傳承人韋佩君說:“遠古時候,‘套頭’水族先民由江西遷徙入貴州,到三都定居後,為圖謀生計,繁衍子孫,拉佑祖公移長另外居住,就溯都柳江而上選擇水的源頭,就到今天的‘套頭’(即今日都勻市歸蘭水族鄉基長、陽和、奉合一帶)定居,被稱為‘布隆’(水語,即大哥)居住。為了延續兄弟親情,大家就以過‘端節’為紐帶,以農曆八月第一個亥日為起始,長幼有序,分批過端,先祖定‘布隆’即大哥過頭個端,然後依次以第一個亥第二個亥這樣分批往下過,直至第七批次為止。
水族大哥定居‘套頭’之初,是以今福莊村的黃土寨坡為端坡,每年端場則在端坡擊鼓、賽馬、鬥牛、吹蘆笙等活動,後因黃土寨端坡用水不便,經套頭各寨的水族寨老商定,将端場遷移至烏卡寨河邊,即今陽和片區潘硐大寨一帶的端場,據說距今已經有近百年的曆史了。”
蘆笙舞比賽
鬥牛比賽
又據1996年版的《都勻文史資料選輯》第十一輯相關文章記述和民間傳說:水族人為什麼要分批過端。其傳說是:起初過“端”節,興集中到三洞來聚會,不管已遷徙了多遠依舊不變。如引年年都攏來一個地方團聚同過一天,這樣不好,建議讓大家分批輪流擇亥日在各自居住的村寨過,這樣把端分批去過,兄弟們還可以互相來往走親。其順序來由于傳說中從大哥住的地區(都勻市王司區的基場、陽和,俗稱内外套)蒙、韋二姓,于農曆八月(水曆十二月)的第一個亥日,先過第一批端。以後依序到三都水族自治縣相應的水族地區和黔東南侗族苗族自治州的榕江縣等水族居住地分批次過,直至第七批次。水族歌有(譯意)“同幹活/套頭先吃,都辛苦/蘭嶺關尾”。又傳說為安排過端順序,水書先生陸铎公叫攏各支家族派一個人去,從簍中抓魚,抓得最大的過頭批,以後依所抓得魚重量大小往後排,抓得最小的結尾。當時是“套頭”蒙、韋二姓大哥抓得最大的。
圖文:都勻市歸蘭水族鄉端節籌委會
來源:掌上V黔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