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概述
1.課程概念
兩種說法:課程即教學目标,課程即學習經驗。
含義:
從育人目标看,課程是一種培養人的藍圖。
從課程内容看,課程是一種适合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的、連接學生直接經驗、間接經驗的、引導學生個性全面發展的知識體系及其獲取的途徑。
課程的三種表現文本:課程方案,課程标準,教材
2.古德萊德課程分類
理想課程:課程專家、課程研制者理想化的、構想的課程,理想課程能否實現取決于行政部門能否采取。
正式課程:由教育行政部門頒布實施的課程,正式課程有正規的進度和時間安排,往往指被官方采納的課程計劃和教程等。
領會課程:任課教師所領會到的課程。
實行課程(運作課程):教師在課堂上實際開展的課程。
經驗課程:學生實際感受、體驗到的,并使學生的經驗發生改變的課程。
3.課程與教學的關系
大教學小課程:教學概念包含課程,課程往往被具體化為教學計劃、教學大綱、教科書三部分。
大課程小教學:美國現代課程論的奠基人泰勒等人支持這種觀點,認為教學是包含在課程之中的( 課程包含教學 ),教學是課程的實施與設計。
課程與教學是目的與手段的關系:課程是指學校的意圖,教學是指達到教育目的的手段,分别側重于教育的不同方面。教育方針與教育目的是手段與目的的關系。
4.課程的實施文本
課程計劃:也稱課程方案,是課程設置的整體規劃,即國家在教育目的的指導下,為實現各級基礎教育的目标,由國家教育主管部門 制定的有關課程設置、順序、學時分配以及課程管理等方面的政策性文件。
地位:綱領性文件。
基本内容:學校培養目标,學科的設置(課程計劃的核心問題),學科順序,課時分配,學年編制,周學時安排等。
課程标準:是指在一定的課程理論指導下,依據培養目标和課程方案,每門學科以剛要的形式編訂的有關課程性質與價值、目标與内容、教學實施建議、課程資源開發等方面的指導性文件。
内容:課程标準的結構:說明部分(前言),課程目标部分,内容标準部分,課程實施建議部分。
意義:它反映某一門學科的性質、特點、任務、内容、實施的特殊方法論要求。課程标準是教材編寫、教師教學、考試評估的依據,是國家管理與評價課程的基礎。
教材及其其它課程資源:是根據課程計劃、課程标準、學生接受能力編寫的教學用書。是課程标準的具體化,是學生學習的主要材料。
原則:科學性與思想性,銜接性,實用性,邏輯性,生活性。
課程理論的發展
1.斯賓塞的知識價值論
主要觀點:什麼知識最有價值(科學知識)。為未來的完滿生活做準備。科學知識是課程的中心。
評價:
斯賓塞注重人的社會生活對于科學知識的需求。他把課程僅僅看作科學知識,否定古典知識的價值,為了為了忽視當下生活。
2.杜威的經驗課程論
主要觀點:反對傳統教育學習固定的知識體系。課程設置應以學生的直接經驗為中心。課程是改造經驗的過程。
評價:
重視直接經驗,重視學生的主體性。削弱學習系統知識,削弱教師的主導作用。
3.博比特的活動分析法
設置課程的具體步驟:人類經驗分析,具體活動分析,課程目标的獲得,課程目标的選擇,教育計劃的制定。
評價:
注重社會生活發展的需要,有其積極的一面,但過于煩瑣、具體,既忽視與排斥了社會教育總的價值取向與教育目的,也忽視兒童身心發展的特點及需求。。
4.泰勒的目标模式
基本内容:課程編制應該圍繞四個基本問題進行:确定教育目标,選擇經驗,組織經驗,評價教育計劃。
評價:
貢獻:泰勒原理是課程開發的經典原理,它确定了課程開發與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模式;提供了一個課程分析的可行思路;強調了知識的連續性與系統性;強調目标的作用;适用範圍廣,任何學科均可使用;突出教師的主導性。
局限:它對課程編制的認識有簡單化機械化的傾向,忽視了學生的情感與社會性。
課程争論的幾個主要問題
1.學科課程與活動課程
2.綜合課程與分科課程
3.必修課程與選修課程
4.顯性課程與隐性課程
5.國家課程,地方課程,校本課程
6.基礎型課程,拓展型課程,研究型課程
7.課程的一元性與多樣性
課程的一元性:主要指課程的編制應當反映國家的根本利益、政治方向、核心價值,反映社會的主流文化、基本道德以及發展水平,體現國家的信仰理想與意志。
有助于各民族的融合,全國人民的凝聚,國民素質的提高,國家的統一強盛與進步。
課程的多樣性:主要指課程應當廣泛反映不同地區的不同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反映不同民族、階層、群體的不同文化、利益與需求,反映不同學生個人的個性發展選擇與訴求。即要反映各個方面的多樣化需求。
有助于實事求是以人為本,尊重不同地區、群體與個人的差異、特色及其對教育與課程的追求。有助于肯定各方面的獨特價值,調動每個人的積極性。增進社會的民主、公平,使社會與個人都能更加豐富多彩、生動活潑的得到發展。
态度:也不能盲目追求多樣化,隻顧各方面的局部利益,那樣不但會造成課程的繁雜,加重學生的課業負擔,還會影響教育的正确政治方向,嚴重影響教學的質量。
課程設計
1.課程設計的含義與步驟
課程設計就是課程開發,是以一定的課程觀為指導,制定課程标準、選擇和組織課程内容、預設學習活動方式的活動,是對課程目标、教育經驗和預設學習活動方式的具體化過程。
步驟:設計課程目标,選擇課程内容,組織課程内容,進行課程評價。
2.課程目标的設計
概念:課程目标是課程本身要實現的具體的目标和意圖。它規定了某一教育階段的學生通過課程學習以後,在發展德智體美等方面期望實現的程度,它是确定課程内容、教學目标、教學方法的基礎。
依據/來源:社會的依據,人的依據,教育内部的依據(依據教育目的、各級各類學校的培養目标,以及學科的邏輯,學科專家的建議等)。
與教育目的、培養目标、教學目标的關系:
學校教育目标體系由教育目的、培養目标、課程目标、教學目标等層次構成。
它們是一般與個别的關系:教育目的是制定培養目标的依據,培養目标是制定課程目标的依據,課程目标是制定教學目标的依據,培養目标、課程目标、教育目的是為實現教育目的而逐級具體化的目标。
課程目标的基本問題:課程目标的具體化與抽象化問題。課程目标的層次與結構問題(布魯姆)。
課程目标設計的基本方式:完整的課程目标體系包括三類:結果性目标,體驗性目标,表現性目标。目标的陳述也相應有三種說法:
①結果性目标的陳述方式:
②體驗性目标的陳述方式:
③表現性目标的陳述方式
布魯姆教育目标分類學:①布魯姆将教育目标分為認知領域、情感領域、動作技能領域。
②基本框架:
a認知領域教育目标的層次:記憶,理解,應用,分析,評價,創造。
b情感領域教育目标的層次:按價值内化程度分為:接受,反應,價值化,組織,價值體系個性化。
c動作技能領域教育目标的層次:知覺,模仿,操作,準确,連貫,習慣化
③特點:将教育目标結構層次化,并且實現了目标的可測量。
④關注問題:學習問題,教學問題,測評問題,一緻性問題
⑤評價:優點:布魯姆教育目标分類學是經典原理,确定了教育目标的設計思路;突出知識的延續性和系統性;重視目标的作用;适用範圍廣,任何學科均可使用;突出教師的主導性。缺點:課程開發過程簡單機械,不易發揮教師的靈活性。
3.課程内容的設計
課程内容的選擇:
間接經驗的選擇:間接經驗是系統化理論化的書本知識,是人類認識的基本成果,具體包含在各種形式的科學中,其選擇依據是科學理論知識内在的邏輯結構。
直接經驗的選擇:直接經驗指與學生現實生活及其需要直接相關的知識、技能和體驗的總和,選擇依據是學生現實社會的需要和學生社會發展的要求。
課程内容組織:
①直線式與螺旋式
②學科的邏輯與心理的邏輯
③橫向組織與縱向組織
課程改革
1.世界各國課程改革發展的趨勢
2.我國基礎教育的課程改革
3.我國中小學課程設置
綜合實踐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