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上“千岩竟秀,萬壑争流,草木蒙籠其上,若雲興霞蔚”,山下“水清如鏡,山巒倒映水中,如同一幅幽靜清雅的水墨畫。”
這就是會稽山,中國古代治水英雄大禹的入葬之處。禹,本名夏後文命,約生于公元前2277年,卒于公元前2213年,因治水有功,被後人尊稱為“大禹”。
大禹治水
在治水的過程中,大禹給人們留下了許多感人的故事。為了紀念這位治水英雄,在中國的許多地方都建有關于大禹事迹的景觀,比如河南有禹王台,山西有禹王城,陝西有禹門,湖北有禹功矶,湖南有禹王碑,安徽有禹墟和禹王宮等等。這些遍布中國各地的大禹景觀和遺迹,銘刻的是大禹治水的不世之功,以及人們對他的崇敬與思念。
下面,我們來具體看看“大禹治水”這一傳頌千古的故事,看看古人同自然災害作鬥争的光輝事迹,看看古人是如何以自身之力對抗狂暴洪水的。
子接父業,大禹受命治水,以人力與天鬥在堯帝時期,洪水泛濫,農田被毀,房屋被淹,老百姓日子過得苦不堪言。堯帝想找一個能治理洪水的人,一衆大臣都說鲧可以。鲧是颛顼帝的兒子,禹的父親。但堯帝認為鲧是個不義之人,不能擔當起治水的大任。果然,鲧用了九年的時間治理洪水,卻沒有取得顯著的成效,大地上的洪水依舊在泛濫。
那時五帝之一的舜已經被堯選為了帝位繼承人,他代替堯巡視天下四方。在巡視的途中,舜發現鲧治水治得是一塌糊塗,一氣之下,将他流放到了羽山。後來鲧就死在了那裡。
鲧死後,舜就讓鲧的兒子禹接替父親,繼續治水洪水。
大禹率領百姓治理洪水
禹為人不僅聰明機智,仁厚可親,而且言而有信、勤勞果敢。父親鲧因治水無功而受到懲罰,禹感到非常的難過。在一接到舜的治水命令後,禹便立即開始着手治理洪水之事。
他翻山越嶺,測定天下各處高山大川的地形;他穿着帶齒的鞋在山路上奔波;他乘着木橇在泥沼中穿行……曆盡千辛萬苦,他終于将天下洪水泛濫的各處地形都了然于胸。接着,他更是不顧辛苦勞累,日夜苦苦思索治理洪水的有效方法。
雖然治水的過程是十分的艱辛,但是禹從未放棄過,因為他相信人定勝天,他一定會把洪水給治理好,不讓它肆意泛濫人間。
有一次,他帶領部下來到河南洛陽的南郊。那裡有一座巍峨的高山,高山下有一個天然的缺口,平常的涓涓細流可以從中流過。但是洪水暴發後,高山卻擋住了洪水的去路,在這個缺口處卻形成了一個湍急的漩渦,這不僅對周圍百姓的生活有影響,而且還嚴重威脅着他們的生命。
于是禹便集中所有能聚集的人力,一起來治水,決意将此處洪水“趕走”。他們的目标是要在高山之中開鑿出一條通道,以疏導洪水。然而,這項工作不僅僅有高難度,而且還十分的危險,死傷了很多人。有人上山時不慎墜入了山崖;有人被不斷滾落的山石砸傷、砸死;還有的人不幸被洪水卷走了。但是這些都絲毫不能動搖禹開山鑿道治理洪水的決心。
大禹帶領百姓鑿山治水
雖然有危險,但是人力是無窮盡的,隻要堅持不懈地努力,就一定會成功的。在禹的帶領下,百姓們齊心協力終于在高山之中鑿出了一條通道。洪水由此一瀉千裡,向下遊奔流而去。
面對洪水這個自然天災,禹沒有放棄,更沒有因困難而止步不前,他用一己之力領導天下的百姓齊心協力、一步一步治理洪水,最終取得了顯著的成效。他沒有祈禱漫天神佛,他更沒有自怨自艾、怨天尤人,因為他知道這些都是無用的,唯有靠自己的一雙手,用人們自身的力量去鬥争,與天鬥,這樣才是最有效的方法。
而事實也證明,禹是對的。
三過家門而不入,一切外力于他而言,均不能阻擋他的治水之心在禹治水的十幾年中,他曾三過家門而不入。在鑿開雍州的龍門口後,西北一帶的洪水流入了黃河,洪水得以控制,禹就開始往東南方向去治理淮河。途中經過家門,看見大門敞開着,妻子塗山氏正在院子裡推磨做農活。禹覺得妻子比他離家時胖了許多。他再仔細一看,才發現原來是妻子懷孕了。禹心潮起伏,想到他和妻子僅僅新婚四天便受命去治理洪水,如今再相見,他卻即将為人父。
禹真想略微停留一會兒,去幫妻子把活幹完再走。可是一想到還有許多的百姓正身處在洪水之苦中,他便又匆忙趕路了。
面對懷孕的妻子,禹忍住了與妻子的相聚,他忍住了心中的情愫與擔憂,因為他不能停止治水的步伐。
禹第二次經過家門,已是一年之後。想到自己的孩子已經出世,禹興奮之情溢于言表。院中的妻子正在給孩子喂奶,小嬰兒紅撲撲的臉蛋,甚是可愛。禹真想走進院子,抱抱自己的孩子,親親孩子的臉蛋。
大禹三過家門而不入
可是一想到三門峽正在遭受洪水泛濫,那裡該有多少孩子正在受水患之苦啊!
禹一扭頭,又匆匆離去,繼續踏上了治水之路。
面對剛出生的孩子,禹忍住了與他的團聚,忍住了父子親情,因為他還要繼續去治水。
治理好三門峽洪水後,禹又得知了南方荊水肆虐的消息。于是他匆匆向南趕去,第三次路過家門。白發蒼蒼的老母親正拄着拐杖向遠處張望,仿佛正在等待離家兒子的歸來。禹不禁流下了兩行熱淚。可是治理荊水刻不容緩,他隻好狠下心,縱馬而過。
面對年邁老母親的殷切期待,禹忍住了與她的相見,忍住了母子親情,無他,他要治水。
大禹三過家門而不入,體現了大禹治水有着堅定的信念,锲而不舍,持之以恒,不放棄的精神;他不受外部因素的影響、幹擾,哪怕是自己的母親、妻子、兒女,也絲毫動搖不了他治水的恒心。正如《史記·夏本紀》中所記載的:“禹傷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誅,乃勞身焦思,居外十三年,過家門不敢入”。
經過13年的艱辛努力,禹将所有的河流都治理好了。從此九州一統,四境之内都可以安心的居住了。為了表彰禹治水的功勞,舜賜給他一塊代表水色的黑色玉圭。17年後,舜帝逝世,禹繼任部落聯盟首領。
面對大地上洪水的泛濫,大禹領導天下的百姓與之鬥争,用自身之力與洪水鬥争,從未言退縮、放棄,最終取得了一個圓滿的勝利。
從大禹治水的這件事情上,我們至少看到了兩點:
首先,面對洪水這一天災,中國古代的人們不僅沒有放棄自救,而且還集聚人力與之鬥争。不放棄,不退縮,不畏懼,更沒有尋求所謂“神”(外力)的幫助,而是依靠人自身的力量,去與洪水做鬥争。
其次,從大禹三過家門而不入,我們看到了中國古代人的那顆堅定不移的心,不受任何外力的幹擾,始終堅持心中的信念不動搖,相信人定終勝天。
這就是中國人的世界觀。
而在西方,有個與“大禹治水”相類似的故事——“諾亞方舟避難”,但它卻體現了與中國人截然相反的一種世界觀——依靠外界力量。
下面,我們來看看這個故事。
根據《聖經》中的記載,上帝先用泥土造出了亞當,又用亞當的肋骨造出了夏娃,從此世界上便有了人類。由于亞當和夏娃偷吃禁果,他們被上帝逐出了美麗的伊甸園,開始了自食其力的生活。亞當夏娃繁衍了無數的子女,其後代子孫繼續生兒育女。
亞當和夏娃繁衍後代
于是,人越來越多,遍布大地的各個角落。有人的地方就有欲望,有欲望的地方就會有罪惡的誕生。因為嫉妒,亞當和夏娃的第一個孩子該隐将自己的親弟弟亞伯殺死了。該隐殺弟,拉開了人類相互殘殺的序幕。其後,人類無休止地進行争奪、厮殺,讓罪惡充滿了人世間。
上帝見人類惡念充滿了心頭,人間罪孽深重,心中無限地憂傷,他十分後悔創造了人類。于是他決定讓大地上一切具有血肉之軀的生物,譬如人類、飛鳥、走獸、昆蟲等都從這個世界上消失殆盡,讓世界重回原初的甯靜與美好。
洪水滅世,諾亞借助上帝之力逃生、避難有一個叫諾亞的人,是世間唯一一個正直善良的人。上帝決定免除對他的懲罰,讓他活下來。上帝對諾亞說:“如今,世間的人們一心向惡,我要讓他們從大地上消失,而你是一個重情重義之人,我會讓你逃過此劫。”
于是,上帝将珍貴的歌斐木賜給了諾亞,讓他建造一隻方舟,分為上、中、下三層,并裡裡外外都抹上松脂以防漏水。
上帝又讓諾亞帶着他的家人進入方舟,并且将飛鳥、牲畜、昆蟲等每種動物,選取一公一母兩隻,也帶入方舟,以此來保存每個物種的生命。還讓他準備好足夠吃的食物,說七天之後,世間将會有連續四十天的大暴雨,世間其他的生命将永遠地從世界上消失。
諾亞所造的方舟
諾亞按照上帝的吩咐,并且借助着上帝給予的力量幫助,造好了諾亞方舟,并且早早地把家人和所有的物種都放了進去。
七天之後,天上狂風大作,電閃雷鳴,下起了瓢潑大雨。這一天是二月十七日,大雨整整下了四十天,将平原、高山都淹沒了,大地上的一切都被洪水覆蓋着。那些沒有進入方舟的人、昆蟲、飛鳥、走獸等有血有肉的生物全都被洪水淹死了。
隻有諾亞的方舟,載着他全家老小和那些不同種類的生物,平安地在洪水中漂泊着,他們活下來了。
面對上帝對人類的洪水懲罰,他們沒有站起來反抗,而是靜靜地等着死亡的降臨,隻有借助了上帝力量的諾亞一家活了下來。這與大禹憑借着人們自身之力與洪水做鬥争,形成了一個鮮明的對比。
不言而喻,一個靠“神”這個外力,一個靠“自身”的一己之力。
諾亞,方舟避難,和平之鴿帶來生的希望,終究還是上帝拯了他諾亞的方舟在洪水中漂泊了一百五十天後,地上的洪水才漸漸退去。最終方舟擱淺在了亞拉拉特山的山頂。随着洪水的消退,衆多的山峰開始逐漸露出水面,而諾亞在方舟裡不知道外面世界的具體情況,很是着急。在耐心等待了四十天之後,諾亞打開了方舟的窗戶,放出了一隻烏鴉,讓它去看看地上的洪水是否已經完全退去。沒想到,烏鴉去了很久都沒有回來。
着急的諾亞又放出了一隻鴿子去察看,地上的洪水并未完全消退,大地仍然被水淹沒着,鴿子無處落腳,于是又飛回了。
諾亞方舟上的一衆生物
七天之後,諾亞又放出了鴿子,讓它再去看看地上的情況。等到晚上,鴿子嘴裡銜着一根橄榄枝飛回來了,諾亞十分地高興,這意味着大地的某些地方已經顯露出來了,并且還長出了植物。又過了七天,諾亞再次放出鴿子,這一次,鴿子沒有飛回來,因為大地上的洪水已經全部退去了。
由于鴿子帶回了橄榄枝,給諾亞帶來了希望,後世的人們便用橄榄枝和鴿子象征着和平。
為了感謝上帝的救命之恩,諾亞為上帝建造了一座聖壇,并且永遠祭祀上帝,感謝上帝伸出的援助之手。聞着聖壇的純潔之氣,上帝便想,再也不要讓大地上的生命滅亡了,上帝熙福給諾亞和他的兒子們,讓他們生兒育女、繁衍後代,并告誡他們要和睦、友善地生活在一起,從此,人類開始世代繁衍,生生不息。
終究,還是上帝(“神”這個外力)救了諾亞。
上帝給了諾亞在洪水中活下去的力量幫助,諾亞正是借助于這一力量才得以在兇殘的洪水中生存了下來。如果沒有上帝的幫助,諾亞也會如同其他生物一樣,被洪水所吞沒,消失在大地上。
這就是西方人的世界觀——依賴于外界的力量。
結言綜上所述,不論是中國大禹治水的傳說,還是西方諾亞方舟的神話故事,它們都說明了在遠古的時候,人類就已經開始了與洪水作鬥争,面對狂暴肆虐的洪水天災,大禹苦苦與之鬥争13年,三過家門而不入,終于治理好了中原大地所有的洪水;而在諾亞方舟的故事裡,是上帝幫助諾亞等人躲過了洪水的滅頂之災,諾亞是靠着上帝的力量才活了下來。
兩個千古流傳的故事,體現了東西方兩種不同的世界觀:中國更重視人本身的力量,自救、自力更生;而西方則是依賴于外界的力量,借外力來拯救自己。
參考資料:
【1】《史記》
【2】《聖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