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是我們熟悉的傳統節日,也就是每年農曆的五月初五。這一天有什麼特别的重要活動呢?大家比較熟悉的就是吃粽子和賽龍舟,當然這主要還是在南方地區流行這樣的活動;在北方相對就沒有那麼有儀式感了,一家人好好團聚一場吃上一頓美食,也就是過端午節了。
端午節的曆史悠久,“端午”最早出現于西晉時期,當時的名臣周處作品《風土記》就是後人研究端午節相關禮儀、習俗的重要參考文獻。關于端午節的傳說有很多版本,其中以屈原投江、“濤神”伍子胥以及孝女曹娥的相關說法流傳較廣,以最為熟悉的戰國時期愛國詩人屈原憂國憂民抱着巨石在汨羅江自盡的事迹。當時正好是農曆五月初五,人們為了懷念這位多才多藝的士大夫,将裝着米的竹筒放到江中,把魚蝦吸引走以免它們傷害屈原的軀體。
米粒被裝進竹筒經過一定的處理,也是就米粽的雛形,準确的說它應該叫“筒粽”。筒粽的制作方法是用大的毛竹留好1個節切斷,米粒裝入之後密封起來,再以文火烘烤,就成為了粽子。還有一種做法就是用菰葉将黍米用堿性草木灰的水浸泡後包裹成三角形或者4角形狀,烹煮之後食用;所以在很長的一段時期内,粽子都被叫做“角黍”。發展至今,除了南方地區,北方也有了端午吃粽子的習俗,甚至在日本、越南及新加坡等東南亞地區也會過端午吃粽子。
“仲夏端午,烹鹜角黍”,在大多數地區有将端午叫做“重五”的叫法,從季節上這個時間段基本已經到了盛夏,是農忙的收獲的交界點。吃粽子既是解熱消暑,也是為了緩解農耕的疲憊。粽子的做法和形狀其實已經非常人性化,食材方面也是根據各地民俗和個人飲食喜好而定的,紅豆、綠豆、鹹鴨蛋、豬肉或是火腿等食物、水果,與糯米按照一定的比例調和之後,采取新鮮的粽葉包裹紮實,口味方面主要以甜、鹹和堿水粽為主。粽子下鍋,倒入清水煮熟,配上豐盛的特色小菜,一家人在一起吃的其樂融融。
關于過端午節和吃粽子,也有一些講究,雖然現在的線上線下商家将端午節在内的幾乎所有的傳統節日炒作成不同的購物狂歡活動,但是對于傳統節日文化我們還是應該有所保留和傳承。一般在端午節前後親友之間表達祝願的時候是不可以使用“端午節快樂”之類的,否則就顯得很沒有内涵和修養的,可以用“端午安康”來代替。很多人都知道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屈原的,對此表達崇敬和緬懷;到了後來也衍變成了追思先人的節日,有哀思、悲恸及感恩的意境,所以将端午節以快樂來形容是很不恰當的。
我們再來說說粽子,古人通過諧音也将粽子衍生了相關的意思,比如“粽”和“中”、“重”在音調上都極其的相近,粽子也有多子多福和去除重負、消除苦難的相關意思。習俗、地域文化以及粽子本身的色香味等諸多因素,聯系在一起、經曆時間的積累,也就慢慢的形成了“粽子文化”。粽子好吃不膩,口味多樣,也是端午送禮的佳品。在很久以前,我們的祖先也有“包粽”“分粽”“食粽”的相關說法,包粽就是将苦難包起來,寓意釋放壓力,重新開始;分粽就是分擔苦難、同心同德,也有平等互愛的意思;食粽就更好理解了,消除苦難、自食其力,同時也表達了大家對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