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第28句經典句子?三月不知肉味 名句的誕生,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論語第28句經典句子?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論語第28句經典句子
三月不知肉味
名句的誕生
子在齊聞韶1,三月2不知肉味。曰:“不圖3為樂之至于斯4也。”
——述而·十三
完全讀懂名句
1.韶:舜樂名。2.三月:好幾個月,“三”是虛數。3.不圖:想不到。4.斯:代名詞。指上文“三月不知肉味”。
孔子在齊國聽到了韶樂,好幾個月來,連吃肉都不知道滋味,他說:“沒想到韶樂居然到了這麼感動人的程度。”
名句的故事
有一次,孔丘當起樂評人,比較“韶樂”和“武樂”的優劣,他褒獎“韶樂,盡美矣,又盡善也。”(此為“盡善盡美”成語的由來。)微詞“‘武樂’雖盡美矣,未盡善也”。因為舜受堯之讓得天下,所以“舜樂”無殺伐之氣;而武王因伐纣得天下,故“武樂”有殺伐霸氣。
和“三月不知肉味”同樣叫座的另一名言是“餘音繞梁,三日不絕”。春秋時期,韓國有一位女歌手韓娥,靠流浪賣藝為生。一天,她來到齊國旅店求宿,店裡有人瞧不起她,便出言嘲諷侮辱。韓娥受了委屈,悲從中來,不由得用歌聲哀哀唱出“酒後的心聲”。當地人聽後,也悲哀不已,垂淚不止。
韓娥走後三日,人們還沉浸在悲哀之中,茶飯不思。大夥隻好派人追回韓娥謝罪。她回來後,改唱“快樂頌”,衆人聽後高興得手舞足蹈,一掃先前的悲哀之情。韓娥的歌聲情景交融,深深萦繞在人們的腦海中三天不去,這正是“餘音繞梁,三日不絕”典故的由來。
曆久彌新說名句
後人稱為“老殘”的清末文人劉鹗,他在《明湖居聽書》一文中曾對音樂有深入的贊歎與描寫,文中夢湘先生就“三日”和“三月”二詞進行了一番比較,他覺得“‘三日不絕’這‘三日’下得太少,還是孔子‘三月不知肉味’‘三月’二字形容得透徹些”。而他這話一出,旁邊的馬屁精一聽,連忙灌迷湯道:“夢湘先生論得透辟極了,‘于我心有戚戚焉’。”
“三月”是聖人對聖樂的體會,“三日”隻是凡人對歌女歌聲的體會,前者當然比較深刻。相同的是,兩者都在贊歎優美的音樂沁人心脾,而且是絕對不同于商纣王“北裡之舞,靡靡之樂”的“亡國之音”。
由于古代未發明錄音設備,音樂無法保存下來,我們無從一飽原汁“耳”福。“韶樂”雖早已不傳,但經過孔子的高度推崇,遂讓“韶樂”在音樂史上有無比崇高的地位,由“韶樂”産生的“三月不知肉味”,就和韓娥小姐的“餘音繞梁,三日不絕”,并列“音樂感人至深”的誇張專用語。
語言演變,現在“三月不知肉味”已非專門用來形容“音樂感人”了,它有新的用途,像沉迷“武俠小說”、狂戀“網咖”的人,也常自诩“三月不知肉味”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