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曆史
高考曆史
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在高考曆史大綱中是很重要的考點,相當于“星标”,這部分内容很龐雜,從夏商周的政治制度到秦朝中央集權、漢至元的政治制度演變到明清君主專制假期,但有皆線索可尋,今天小編就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第一部分的重難點做解析。
再啰嗦一句,後面的題例解析一定要看哦,可配合知識點的加強鞏固。
概述從權利集中和分散的角度來看,是這麼一個發展過程:
首先是貴族政治時代,這一時期即地方貴族與中央王室聯合執政,王室為最大貴族而已,這一政治制度貫穿奴隸制社會與封建社會形成之初,秦朝建立後随着分封制的廢除而走向消亡。
然後是豪門世家時代,自漢代始,雖然其不像昔日貴族一般,有着封地,能行國中之國,但由于其社會背景下受過教育之人基本上皆為世家之後,所以基本上壟斷了官員的選拔,這一模式延續至南北朝時期,随着科舉制的推行走向沒落,隋唐時期是其最後的興盛時刻。
再來是士大夫政治,這是科舉制度最興盛的時代,也是我國邁入徹底的中央集權之前的最後一個集體決策模式,此狀況的典型時期是宋明兩代。
最後是絕對的中央集權時代,即清代,此模式下,皇帝是否勤勉直接決定國家是否能正常運行,清皇帝相比前代較為勤勉,正是因為如此。
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概述
1.
(1)夏朝的建立
(2)商朝的興衰
(3)武王伐纣和周朝的強盛
(4)國人暴動和西周滅亡
2.夏、商、西周的社會經濟
此考點在複習時要注意歸納青銅時代的特征以及夏、商、西周經濟發展的特點。
(1)農業和畜牧業
(2)青銅鑄造為代表的手工業
(3)商業交通和城市
3.春秋戰國紛争和民族融合
(1)諸侯争霸和兼并戰争
(2)民族融合
4.春秋戰國時期的社會經濟和社會變革
(1)農業、手工業、商業和城市
(2)土地所有制的變遷
(3)春秋戰國時期的改革和變法
政治制度
一、夏朝始創王位世襲等制度
1.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國第一個王朝──夏朝,禹自己也轉化為夏國王。我國開始有了早期的國家政治制度。禹死啟繼,自此王位世襲制代替了原始社會時期的禅讓制。王位世襲制的确立,是我國原始社會過渡到奴隸社會的重要标志。從此進入了“天下為家”的時代。
2、主要内容
商朝的行政管理制度比夏朝有了進一步發展,表現在:
(1)繼續沿用夏朝的王位世襲制,國王統率大小官員治理國家。
(2)中央:設有參與商王決策的相、卿士,負責祭祀占蔔記錄王朝大事的蔔、祝、史,執掌軍權的師等。
(3)地方:封侯、伯。他們既是臣服于商朝的方國首領,也是商朝的高官,定期向商王納貢,并奉命征伐。
3、影響:
夏商早期的政治制度對西周的宗法制和分封制有直接的影響。
二、西周的分封制
1、背景及目的
公元前1046年,周朝建立後,為了進行有效的統治,實行分封制。周武王時期進行大分封,周公東征後進行了更大規模的分封。
2.主要内容和影響
(1)主要内容:一是周王把一定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貴族,讓他們建立諸侯國,拱衛王室;二是被封的諸侯國必須服從周天子的命令,諸侯有為周天子鎮守疆土、随從作戰、交納貢賦和朝觐述職的義務;三是受封諸侯在自己的封疆内,又對卿大夫實行再分封。
(2)影響:西周通過分封諸侯,開拓了邊遠地區,鞏固了奴隸主貴族的統治,成為了一個延續數百年的強盛國家。
3.分封制的破壞
(1)原因:在分封制下,受封的諸侯具有很大的獨立性。一些諸侯國勢力日益強大,到西周後期,王權衰弱,分封制受到破壞。
(2)表現:春秋時期的楚王問鼎,是諸侯國對分封制的公開挑戰,春秋戰國時期,大國兼并小國,同姓國也彼此争戰,周天子無法控制;戰國末年,周王室大部分土地被秦國吞并,完全失去分封大權。
三、西周的宗法制(★★★)
宗法制是這部分内容的重點,之前小編對分封制和宗法制做過專題講解【知識點】高考曆史必考點解析——分封制與宗法制(點擊藍色字可查看)
1、含義
宗法制由原始社會的父系家長制直接演變而來,它是用規定宗族内嫡庶系統的辦法,來确立和鞏固父系家長在本宗族内的地位,以保證王權的穩定。宗法制是西周一項重要的政治制度,與分封制密切相關。
2.宗法制的特點(★)
(1) 宗法制的最大特點是嫡長子繼承制。
①嫡長子繼承,其餘子分封。
②構成了“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的等級制度。
③天子、諸侯、卿大夫、士構成統治階級,士以下的平民和奴隸是被統治階級。
(2)嫡長子與分封下去的衆子有雙重關系,在親緣上是兄弟關系,在政治上又是君臣關系。
3.影響
宗法制保證了貴族在政治上的壟斷和特權地位,防止貴族之間因為權力的繼承問題發生紛争,維護貴族統治集團内部的穩定與團結。宗法制成為我國數千年來封建統治者享受特權的憑借,對中國社會産生了深遠的影響。
常見考點考法
分封制和宗法制對以後的王朝和當今的社會都産生了深遠影響。本節内容出題點特别多,尤其是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内容和特點;出題形式多樣,選擇題、探究題居多。高考命題一般以當代的社會現象為切入點,要求考生認識這些現象與早期政治制度的關系。
常見誤區提醒
嫡長子繼承制:理解這一概念注意兩個要素,一是“嫡”,二是“長子”,是否是“嫡”是由母親決定的,正房所生為“嫡”,“嫡”子中“長子”為大
總結升華
王位世襲制、等級森嚴的分封制和血緣關系維系的宗法制構成了中國早期(夏、商、周三代)的政治制度的主要特點。
典型例題
西周實行的宗法制在秦漢以後仍有重大影響,其主要表現是( )
A.嫡長子繼承制
B.反複出現的分封制
C.三綱五常的倫理觀
D.傳統的宗族觀念
思路點撥:宗法制對中國的姓氏、生活習慣、思想觀念等都有一定的影響,其核心是嫡長子繼承制。
解析: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長子繼承制,這在之後的皇位繼承上表現尤為明顯。宗族觀念包括的範圍要寬一些。如果是宗族觀念的話,那麼隻要是他這一個宗族的人都可以繼承王位了。這顯然是不可能的,排除A。三綱五常的倫理觀與宗法制無關,,可排除C。秦漢以後的分封制和傳統的宗法觀念的核心還是嫡長子繼承制,故B項不對
答案:A
2.史載周公制禮作樂,以宗法維系封建制度的運作。有百世不遷的大宗,有五世則遷的小宗,如以周封伯禽于魯國,魯國内部又再度分封若幹小國為例,以下有關封建與宗法關系的說明,何者最為适當( )
A.周天子為魯國大宗,魯國内部再分封諸國也以周天子為大宗
B.魯國國君是魯國内部諸國的大宗,周天子則為其小宗
C.周天子是包括魯國在内各封國的大宗,魯國國君則是魯國内部諸國的大宗
D.周天子為一族,魯伯禽另為一族,在宗法上,二者并無關系
【剖析】分封制和宗法制的關系是互為表裡,相互依存的。宗法制是通過分封制表現出來的,分封制也是嚴格按照宗法制的血緣關系來實行的,伯禽是周公的長子,而周公是周文王的兒子,所以D項錯。另外,判斷大宗和小宗的依據是“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同時,周天子是絕對的大宗,其他大小宗是相對而言的,在某諸侯國内部,諸侯國的始祖是大宗。由此判斷可知,A、B項錯誤,C項說法正确。
【答案】C
3.(2010•廣東卷)在中國古代“家國一體”的社會中,忠孝觀念源遠流長,其源頭是( )
A.宗法制 B.郡縣制 C.君主專制 D.中央集權制
【解析】宗法制把家、國聯系在一起,為人臣者忠于君主,為人子者孝順長輩,忠孝觀念根源于以嫡長子繼承制為中心的父系宗法制度。
(評:這道題可能有學生考慮到“忠君”,會選擇“君主專制”,本題的幹擾項有點難度。再看源頭,忠君之源,依然是宗法制。)
答案: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