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活在世間,很努力去工作,去生活,每天忙忙碌碌。
有時候半夜醒來,不免會問:
我今天這個樣子,是我想要的嗎?
能不能給自己一個滿意的回答,取決于你如何看待自己。
所以,每個人一生當中,都需要偶爾停下來想一想:
到底我是誰?
1 活在當下,生命才真實很多人感慨自己不再年輕,好像人生已經沒有太多機會。
但我要說的是:
不要把年輕當作資本,否則生活就隻是“浪費時間”。
我有一次坐出租車,聽到一位司機對時下大學生的評價。
他說,有一天早上,他載着四個學生去某大學參加考試。
學生們在車上聊天,說昨晚打麻将打了個通宵,直到今天早上八點,才急匆匆地跑去學校應考。
其中一個還問:“作弊的東西準備好了沒?”
這位司機很難受,對我說:
“你看,父母辛苦地把孩子送到大學受教育,這些孩子到期末考了居然通宵打麻将,還準備作弊過關,實在令人失望透頂。”
當然,這不見得是普遍的情況,假如大學生都像這樣的話,大學教育又怎麼辦得下去呢?
我要強調的是,不論你處在人生的哪一種階段,都需要明白:
人的生命一直在開展,過去不管做了多少事,現在這一剎那才是當下所有的。
能夠活着,生命就是新的開始。
隻有活在當下,生命才真實。
2 有思想,才真正存在美國哲學家羅素才華極高,卻也非常調皮。
有人問他:“你是有名的哲學家,能不能給年輕人一些忠告?”
他說:“年輕人在哪裡?我沒見過年輕人。”
别人以為他在開玩笑:“你怎麼會沒見過年輕人呢?”
他說:“年輕人沒有思想,根本就不存在嘛!”
羅素的意思是,年輕人如果沒有思想,就隻能完全按照别人的想法來生活,這種存在隻是copy而已。
希臘悲劇作家歐裡庇得斯說:“一個人不知道如何表達自己的思想,就是奴隸。”
所謂“奴隸”,代表沒辦法獨立思考,所有的一切都是學習别人、參考别人的。
羅素和歐裡庇得斯的話,就在強調人一定要“認識自己”。
因為自我是人一生當中所能掌握到最可貴、最真實的資産。
3 人應該如何認識自己?如果想要認識自己,就要回答三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什麼事使我感動?
發現一件事使你感動,就要記下來。
一般人總是怕孤單,為了避免寂寞,努力與許多人來往,加入一些團體,才覺得有歸屬感。
事實上,如果不能喜歡自己,别人又怎麼會真的喜歡你呢?
社會上每天發生許多事,有些事使我特别感動,因為它喚醒了我心中潛藏的願望。
這些願望中,有的是人類共有的,有的是自己特有的;
無論如何都提供了自我認識的線索與良機。
記下每一次受感動的事件,内心的自我形象就會期許自己去效仿,并以行動來落實。
4 你羨慕什麼樣的人?
第二個問題,什麼人使我羨慕?
羨慕能使人在心中自問:“我能變成像他一樣嗎?”
羨慕什麼人,代表自己希望成為像對方一樣的人,越向希望的目标去努力,就越能接受自己。
孔子有個學生叫冉有,非常有才華。
冉有曾向孔子報告說:“老師,我不是不喜歡您說的人生理想,但是我的能力不夠啊!”
孔子說:“能力不夠的話,走到一半自動會停下來,你現在卻是畫地自限。”
生命是動态的,任何階段都不可畫地自限,一定要盡力而為。
5 你對自己滿意嗎?第三個問題,我對自己滿意嗎?
許多人不滿意自己的現狀,但是又不知如何着手去努力。
這裡需要的是自我剖析。
首先,找出不滿意之處,看看它是由于與人比較而來的,還是由于遠離了年輕時的夢想。
若是前者,則須同時注意,世間總有不如自己的人或比自己更委屈的人。
若是後者,則須進而思索,為什麼無法實踐昔日的夢想?
其次,對自己不滿意不僅不能流入情緒中,常常怨天尤人,反而要注意正向的反省,問自己:
怎麼做才會對自己滿意?
從不滿意中找出對立的條件,答案不正是走向滿意嗎?
既然厘清了如何才能對自己滿意,那麼人生的路不是會豁然開朗嗎?
6 做,就有希望
很多時候,覺得絕不可能達成某個目标,其實問題隻在于,沒有開始走而已。
就好比登山,剛爬的時候,山腳下能看見的景物非常有限,不免懷疑:
山上真如别人描述的那麼美麗嗎?
等到你真的抵達山頂時,放眼望去,視野遼闊,才知道這個世界真的很美。
我聽朋友講過一個故事:
他到佛教聖地五台山觀光,一看到通往山上的一千多個台階,就望而卻步,提不起勁兒繼續走上去。
這時候,剛好有幾個當地的百姓,做完生意挑着擔子走下山來,樣子很輕松。
他們就很好奇地問:“哎!你們怎麼有辦法走這麼多的台階呢?”
他們回道:“沒有啊,我每次隻走一格。”
很多以為絕對做不到的事,其實并沒有想象中困難。
隻要一步一步往上走,一定有到達終點的時候;如果永遠不肯邁開步伐,終究沒有任何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