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許多八零後和九零後最美好的回憶莫過于在放假之後,與小夥伴圍坐在電視機旁邊吃着雪糕看着動畫片的情景吧。在那個娛樂方式比較單調的時代,電視機裡播放的動畫片可以說是陪伴了許多孩子度過了難忘的暑假。
而如果說對哪幾部動畫片比較感興趣,相信大家總會脫口而出那麼幾部朗朗上口的動畫片。例如《大鬧天宮》《貓和老鼠》等等這些,但是如果說所有人都知道的動畫片,筆者認為《舒克和貝塔》便是所有人共同的回憶。
這部動畫片不僅讓當時的我們感受到了飛機坦克的獨特魅力,更讓我們從中學會了許多寶貴的道理。
而《舒克貝塔》的作者就是今天咱們故事的主角——鄭淵潔,他不僅創作出這部優秀的動畫片,而且在家庭教育和對待粉絲上都被人們稱贊,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小學肄業的童話大王
鄭淵潔出生在一個河北的軍人家庭之中,在他六歲的時候就和父母一起前往北京,而等到他上小學的時候,因為那場波及十年的“動蕩”所以被迫跟父母從北京遷往河南的一個“五七”幹校中。
“五七”幹校是許多軍人為了孩子的教育自發的建立起一所子弟小學,鄭淵潔就被父母安排在這所子弟小學中就讀。
可惜,鄭淵潔學習的時間并不長,在一次寫作中鄭淵潔寫了一篇名為《早起的蟲子被鳥吃》的作文,在學校引起了軒然大波,很快就被學校當成“重點”進行批判。而鄭淵潔沒過多久就因為這件事被學校開除,此後鄭淵潔的學曆就成為了小學肄業。
到了鄭淵潔十五歲的時候他就報名參軍前往了空軍部隊負責維修戰機,在部隊的五年時光裡,鄭淵潔不斷的擴充自己的知識,雖然他隻有小學肄業的學曆,但是經過五年多在部隊的學習,鄭淵潔的文化水平已經在戰友之中名列前茅。
到了1977年,鄭淵潔退伍以後便開始了文學領域的創作,到了1979年,鄭淵潔創作的第一篇童話故事《黑黑在誠實島》在當時著名的雜志《兒童文學》上進行發表。也正是因為這篇文章,使得鄭淵潔在兒童童話領域很快就打響名聲。
在1985年,鄭淵潔又創辦了《童話大王》雜志,這篇雜志不僅刊登了許多鄭淵潔的作品,而且還根據當時兒童的特點進行合理的排版,發行以後《童話大王》深受孩子們的喜愛。
甚至在1990年《童話大王》還針對台灣地區發行了繁體字版,在2006年,鄭淵潔出版大家廣為人知的作品《皮皮魯總動員》。
除了在事業上的成功,鄭淵潔還憂心國家。在2008年他為貧困地區創作童話《紅棗女孩》,通過與電視台的宣傳,在三個月内就募集到了五億元的善款。
汶川地震發生以後,鄭淵潔更是直接捐款三十八萬人民币,成為當時捐款最多的中國作家。因為對于慈善事業的貢獻,鄭淵潔還獲得了由時任領導人頒發的“中華慈善獎”,在2011年,成為了扶貧基金會的“愛心使者”。
鄭淵潔的私塾式教育
除了事業和慈善外,鄭淵潔對于孩子的家庭教育也是十分出色的。
根據鄭淵潔的兒子鄭亞旗在節目《天天向上》中所說的,他實際上和他的父親學曆一樣,都是小學學曆。說到這裡相信有朋友就很疑惑了,按理說當時的鄭淵潔已經小有成就了,為何讓兒子上到小學就不上了呢?這其中難道有什麼隐情嗎?
實際上,鄭亞旗并不是上完小學以後就沒有接受教育。而是初中高中直接在家裡由父親或者父親的朋友單獨教授,類似于古代的私塾式教育。等到了鄭亞旗十八歲的時候,就會讓他單獨出來闖蕩社會。
其實,之所以鄭淵潔選擇讓鄭亞旗退學也并不是一時沖動,而是經過他深思熟慮才決定的。而讓他做出這一重要決定的原因,就是因為他認為孩子在學校中缺少應有的尊重。
鄭淵潔回憶起兒子第一次放學回來之後和他講述的一件事情,當時鄭亞旗第一天上學就發現原本教書育人的老師卻經常說出一些帶歧視的字眼,類似于“笨蛋”、“沒出息”、“屁”等等詞彙。
鄭淵潔聽到以後也是十分生氣,他也在以後的學習中為兒子出了許多“歪主意”。例如在考試時,他囑咐兒子算好自己的分數,當分數達到了六十左右的時候就開始全部做錯,這樣能夠起到拉班級後腿的作用。
不過這種方法一來二去也沒有多大的效果,等到兒子準備上初中的時候,他便萌生了讓孩子在家學習的想法。雖然家人聽到後也表示過反對,不過後來也慢慢理解了鄭淵潔的良苦用心。
在家中學習的鄭亞旗受到了很好的教育,不僅有專門的一間房間擺設和教室一模一樣,而且每天的日常都安排的滿滿的,不僅有娛樂時間也有學習時間。在這種勞逸結合的範圍下,僅僅用了三年就已經将初中和高中的課程全部學完。
購房儲存粉絲來信對于粉絲和讀者,鄭淵潔也是寵愛有加。在互聯網還不是十分方便的時候,鄭淵潔與讀者的交流隻能通過書信來維持。
在九十年代,因為讀者來信的不斷增加,所以北京郵局還專門為鄭淵潔創建了一個郵箱。而鄭淵潔也實在忙不過來了,也會讓幾個助手每天定時前往郵箱去取讀者的來信。
對于讀者的來信,鄭淵潔也是倍加珍惜,他都盡可能的将來信讀完,然後小心保存。沒有來得及閱讀的他也會好好保存下來,等休息的時候再翻出來查看。
有人曾經建議将一些看完的讀者來信扔掉來節約空間,但是鄭淵潔拒絕了這個提議。鄭淵潔認為,這些來信都是讀者們用自己的心來書寫的十分珍貴,所以鄭淵潔直接在北京陸續買了十套房來存放讀者來信。
小結:
雖然這十套房到現在已經身價暴漲,成為了熾手可熱的“學區房”。因為在他的眼裡,這些“學區房”中存放着無數小讀者們最真誠的愛意,這份愛意要遠比房子珍貴的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