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生活
/
口渴飲而不解
口渴飲而不解
更新时间:2024-10-01 06:14:19

口渴飲而不解(夫飲有四何謂也)1

痰飲咳嗽病脈證并治第十二 原文

痰飲咳嗽病脈證并治第十二

論一首 脈二十一條 方十八首

問曰:夫飲有四,何謂也?師曰:有痰飲,有懸飲,有溢飲,有支飲。

問曰:四飲何以為異?師曰: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腸間,瀝瀝有聲,謂之痰飲;飲後水流在脅下,咳唾引痛,謂之懸飲;飲水流行,歸于四肢,當汗出而不汗出,身體疼痛重,謂之溢飲;咳逆倚息,短氣不得卧,其形如腫,謂之支飲。

水在心,心下堅築,短氣,惡水不欲飲。

水在肺,吐涎沫,欲飲水。

水在脾,少氣身重。

水在肝,脅下支滿,嚏而痛。

水在腎,心下悸。

夫心下有留飲,其人背寒冷如手大。

留飲者,脅下痛引缺盆,咳嗽則辄已(一作轉甚)。

胸中有留飲,其人短氣而渴,四肢曆節痛。

脈沉者,有留飲。

膈上病痰,滿喘咳吐,發則寒熱,背痛腰疼,目泣自出,其人振振身目閏劇,必有伏飲。

夫病人飲水多,必暴喘滿。凡食少飲多,水停心下,甚者則悸,微者短氣。

脈雙弦者寒也,皆大下後善虛,脈偏弦者飲也。

肺飲不弦,但苦喘短氣。

支飲亦喘而不能卧,加短氣,其脈平也。

病痰飲者,當以溫藥和之。

心下有痰飲,胸脅支滿,目眩,苓桂術甘湯主之。

苓桂術甘湯方

茯苓四兩 桂枝三兩 白術三兩 甘草二兩

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溫三服,小便則利。

夫短氣有微飲,當從小便去之,苓桂術甘湯主之(方見上);腎氣丸亦主之(方見腳氣中)。

病者脈伏,其人欲自利,利反快,雖利,心下續堅滿,此為留飲欲去故也,甘遂半夏湯主之。

甘遂半夏湯方

甘遂(大者)三枚 半夏十二枚(以水一升,煮取半升,去滓) 芍藥五枚 甘草如指大一枚(炙)(一本作無)

右四味,以水二升,煮取半升,去滓,以蜜半升和藥汁,煎取八合,頓服之。

脈浮而細滑,傷飲。

脈弦數者,有寒飲,冬夏難治。

脈沉而弦者,懸飲内痛。

病懸飲者,十棗湯主之。

十棗湯方

芫花(熬) 甘遂 大戟各等分

右三味,搗篩,以水一升五合,先煮肥大棗十枚,取九合,去滓,内藥末,強人服一錢匕,赢人服半錢,平旦溫服之;不下者,明日更加半錢。得快下後,糜粥自養。

病溢飲者,當發其汗,大青龍湯主之,小青龍湯亦主之。

大青龍湯方

麻黃六兩(去節) 桂枝二兩(去皮) 甘草二兩(炙) 杏仁四十個(去皮尖) 生姜三兩(切) 大棗十二枚 石膏如雞子大(碎)

右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内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取微似汗,汗多者,溫粉粉之。

小青龍湯方

麻黃三兩(去節) 芍藥三兩 五味子半升 幹姜三兩 甘草三兩(炙)細辛三兩 桂枝三兩(去皮) 半夏半升(洗)

右八昧,以水一鬥,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内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

膈間支飲,其人喘滿,心下痞堅,面色黧黑,其脈沉緊,得之數十日,醫吐下之不愈,木防己湯主之。虛者即愈,實者三日複發,複與不愈者,宜木防己湯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湯主之。

木防已湯方

木防已三兩 石膏十二枚(雞子大) 桂枝二兩 人參四兩

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溫再服。

木防己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湯方

木防已二兩 桂枝二兩 人參四兩 芒硝三合 茯苓四兩

右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内芒硝,再微煎,分溫再服,微利則愈。

心下有支飲,其人苦冒眩,澤瀉湯主之。

澤瀉湯方

澤瀉五兩 白術二兩

右二味,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分溫再服。

支飲胸滿者,厚樸大黃湯主之。

厚樸大黃湯方

厚樸一尺 大黃六兩 枳實四枚

右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溫再服。

支飲不得息,葶苈大棗瀉肺湯主之(方見肺癰篇中)。

嘔家本渴,渴者為欲解,今反不渴,心下有支飲故也,小半夏湯主之(《千金》雲:小半夏加茯苓湯)。

小半夏湯方

半夏一升 生姜半斤

右二味,以水七升,煮取一升半,分溫再服。

腹滿,口舌幹燥,此腸間有水氣,已椒苈黃丸主之。

己椒苈黃丸方

防己 椒目 葶苈(熬)大黃各一兩

右四味,末之,蜜丸如梧子大,先食飲服一丸,日三服,稍增,口中有津液。渴者加芒硝半兩。

卒嘔吐,心下痞,膈間有水,眩悸者,小*半夏加茯苓湯主之。

小半夏加茯苓湯方

半夏一升 生姜半斤 茯苓三兩(一法四兩)

右三味,以水七升,煮取一升五合,分溫再服。

假令瘦人臍下有悸,吐涎沫而癫眩,此水也,五苓散主之。

五苓散方

澤瀉一兩一分 豬苓三分(去皮) 茯苓三分 白術三分 桂枝二分(去皮)

右五味,為末,白飲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飲暖水,汗出愈。

附方

《外台》茯苓飲 治心胸中有停痰宿水,自吐出水後,心胸間虛,氣滿不能食。消痰氣,令能食。

茯苓 人參 白術各三兩 枳實二兩 橘皮二兩半 生姜四兩

右六味,水六升,煮取一升八合,分溫三服,如人行八九裡進之。

咳家其脈弦,為有水,十棗湯主之(方見上)

夫有支飲家,咳煩胸中痛者,不卒死,至一百日,一歲,宜十棗湯(方見上)。

久咳數歲,其脈弱者可治,實大數者死;其脈虛者必苦冒,其人本有支飲在胸中故也,治屬飲家。

咳逆倚息,不得卧,小青龍湯主之(方見上文肺癰中)。

青龍湯下已,多唾口燥,寸脈沉,尺脈微,手足厥逆,氣從小腹上沖胸咽,手足痹,其面翕熱如醉狀,因複下流陰股,小便難,時複冒者;與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湯,治其氣沖。

桂苓五味甘草湯方

茯苓四兩 桂枝四兩(去皮) 甘草三兩(炙) 五味子半升

右四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溫服。

沖氣即低,而反更咳,胸滿者,用桂苓五味甘草湯去桂,加幹姜、細辛,以治其咳滿。

苓甘五味姜辛湯方

茯苓四兩 甘草三兩 幹姜三兩 細辛三兩 五味半升

右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半升,日三。

咳滿即止,而更複渴,沖氣複發者,以細辛、幹姜為熱藥也。服之當遂渴,而渴反止老,為支飲也。支飲者,法當冒,冒者必嘔,嘔者複内半夏,以去其水。

桂苓五味甘草去桂加姜辛夏湯方

茯苓四兩 甘草三兩 細辛二兩 幹姜二兩 五味子 半夏各半升

右六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半升,日三。

水去嘔止,其人形腫者,加杏仁主之。其證應内麻黃,以其人逐痹,故不内之。若逆而内之者,必厥。所以然者,以其人血虛,麻黃發其陽故也。

苓甘五味加姜辛半夏杏仁湯方

茯苓四兩 甘草三兩 五味半升 幹姜三兩 細辛三兩 半夏半升 杏仁半升(去皮尖)

右七味,以水一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半開,日三。

若面熱如醉,此為胃熱上沖熏其面,加大黃以利之。

苓甘五味加姜辛半杏大黃湯方

茯苓四兩 甘草三兩 五味半升 幹姜三兩 細辛三兩 半夏半升 杏仁半升 大黃三兩

右八昧,以水一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半升,日三。

先渴後嘔,為水停心下,此屬飲家,小半夏加茯苓湯主之(方見上)。

口渴飲而不解(夫飲有四何謂也)2

痰飲咳嗽病脈證并治第十二 精講一概述

今天,我們接下來講第十二篇,《痰飲咳嗽病》篇,也是全書的一個重點篇章,而且,它包含的内容比較廣泛,涉及的條文有41條,我将用6個學時争取講30幾條,在講解的過程中,需要串講,這樣使條文能夠主題鮮明。

本篇就講痰飲病,為什麼還提到咳嗽?我們在第七篇,已經專門講了肺系疾患裡面,有關的咳嗽病證,特别還有咳嗽上氣涉及肺脹的内容。而這裡面,它特指的咳嗽,一定是和痰飲相關的,是痰飲所緻的一類咳嗽。那麼大家會想,我上次講肺脹、講咳嗽上氣病,一類是屬于痰,一類是屬于飲邪疾患,我覺得,它這裡有,比方說内外合邪的,象伏飲就是這樣的,當我們講了這個條文和有關的方治,你會發現還有一定區别的。所以,首先來說,痰飲的含義,因為在中醫文獻裡面,特别是張仲景這一篇開始,對飲邪為患的疾病,他實際上所賦予的含義有三個,一個,給飲邪疾患以命名,第二,它是一個病理性産物,第三,它又是一種緻病因素。這是給“飲邪”,我為什麼沒說“痰”呢,因為,既然要說到命名了,這個“痰”字,實際上念什麼呢?念[dan4],當什麼講呢?是水液流動之貌,是水液動盪的樣子。所以,在當時,張仲景對于肺系能夠咳出來的,有形之痰稱之為“濁”,或者叫做“濁唾”、“唾濁”,這在第七篇我們已經講過了,它不存在着“痰”的概念,要念成“痰[dan]飲”,所以,你在《千金》、《外台》,所看到的那個字,就有寫的癊dan飲,甚至還有的,寫這個“淡”dan、“澹”飲,我們這裡,張仲景就給寫成這個字樣了,實際上,概念,從命名上,應當說這個痰飲是廣義痰飲,廣義的概念,說它是廣義,就是泛指飲邪為患的一類疾病,也可以說是四飲的總稱。這四飲有哪些呢?痰、懸、溢、支,一會我們涉及原文就會分析的,所以,是泛指飲邪為患的一類疾病,也可以說是四飲的總稱,這是為廣義痰飲。我們篇名首先提到的痰飲,就是廣義痰飲,那麼四飲中的這個“痰”,就是指狹義痰飲了,作為狹義痰飲,一定是指飲邪停留在心下,這是它原文裡面反複強調的,心下有痰飲,痰飲在心下,就是指狹義痰飲而言,還有,“此腸間有水氣”,所以,關于“心下”的概念,我特别指出,就是因為狹義痰飲的原文裡面,所提到的,“素盛今瘦,水走腸間,瀝瀝有聲”,因此,确定它的飲停部位,“心下”,應該指胃、“腸間”為腸,作為“心下”的概念,我們學完《金匮》以後,你會發現有的注家說,它是在胸、在膈,包括在胃,我們認為,作為飲邪為患的狹義痰飲,病位一定是在心下的胃,包括腸。我們在第九篇,講心痛,也是強調的心下是指胃脘部位,所以,不要被注家的那一些認識所混淆,但在臨床辨證的時候,你确實要根據具體病證具體分析,不完全拘于這個下,現在,我要講,廣義、狹義痰飲的概念,在《實用内科學》裡面,它更把它(痰飲)落實在,是一種水液代謝失常所緻的疾患,是指水液在體内運化輸布扮失常,停聚于人體局部的一類病證,如果講完痰飲,包括它的成因,臨床表現,特别是“當以溫藥和之”,這樣的治療原則,你就會看到痰飲的命名,為什麼是泛指飲邪為患的疾病,我是從張仲景提出的,痰飲的廣義、狹義之分,來解釋的。

那麼,通過我解釋狹義痰飲的概念,大家也會看到,對于分類上有四飲之别,拿什麼作診斷依據呢?一個是飲邪停留的部位,是一個标志,第二,就是它臨床所表現的,典型病證,這兩個依據,是對痰飲病進行分類的依據,或者說臨床診斷依據。現在我說,既然是和水液代謝相關,我們已經複習過,《素問•經脈别論》,在講肺痿的時候,曾經複習過,“飲入于胃……”,怎麼樣的一個水液代謝過程,現在我想說的是,因為“諸濕腫滿,皆屬于脾”,講外濕的時候,就是說他(病人)能夠感受濕邪,必先有内濕,有脾虛的問題,有轉輸功能不健的問題,所以,它才容易招緻外邪,濕邪和痰飲之間怎麼鑒别,又和将來我們要講的十四篇水氣,怎麼鑒别,既然都是水液代謝失常,我說作為濕病,特别是外濕,它是少量的水分,沾着于肌肉、關節間,這是在病位上,症狀上,一定是發熱、身重、骨節疼煩,這個已經說了,就是在主症上,有它的鮮明特點,那才是外濕。現在,我要說在水液代謝上的問題,和脾相關,内、外有這麼一個情況,外濕一定是少量的水分,沾着于肌肉、關節間。作為飲病,是指一定量的,比較清稀的水液,停聚于人體的局部,剛才我已經舉例了,狹義痰飲,一定是這種水液,停留在心下(胃)、或者是腸,那麼懸飲、溢飲、支飲怎麼樣,我們結合原文再給大家分析,一定是停聚于人體的局部,由于停聚的部位不同,臨床表現不同,那一定要伴随着它的臨床主症,來作不同飲病的分類。作為水氣病,因為我現在是講水液代謝的,失常問題,水氣病和飲病在病機的内因上,是有所區别的,水氣病是以大量的,更為清稀的水液,所以,它就是浮腫的問題了,當然,它也有四水,包括黃汗的鑒别。現在我要講的,就是在水液代謝的問題上更為嚴重,大量的、更為清稀的水液,泛溢于周身肌膚之間,這是關于水液代謝方面,如果失常的話,會出現相類同的疾病,由于病位不同,主症不同,那麼命名也不一樣,當然治法也不同。現在,我們已經知道了外濕的治法,一定得是“微發其汗”,“使風濕俱去也”,今天,若講飲病,它的治療原則,“病痰飲者,當以溫藥和之”,那麼,水氣病的治療原則,它分“腰以下腫,當利小便,腰以上腫,當發汗乃愈”,所以,對于張仲景,關于内濕、特别是飲病的認識,非常的系統,而且從理法方藥,脈因證治上論述得比較全面,對後世,包括目前臨床上,從理論、實踐上有重大指導意義。

所以,有關命名的問題,我已經提到了有四飲的問題,狹義痰飲、懸飲、溢飲、支飲四飲,在條文裡面,還要涉及一些,有關的命名問題,有關的命名問題,留飲、伏飲、微飲、肺飲,這裡,先給大家說一下概念,到講條文的時候,就不再重複了。留,留而不去,伏,潛伏不出之義,這就證明不管是留飲,還是伏飲,它們共有的特征有四條,飲留部位較深,病程較長,病勢較重,還有就是一般的藥物難以攻除,這是不管是留飲,還是伏飲,共性的問題有這四點,所不同的地方,作為留飲,是飲邪留而不去,留飲分屬于四飲之中,伏飲是指飲邪潛伏不出,屬支飲的一個類型,留飲、伏飲的概念,若說考試,作為本科生來說,你不能提筆就寫,“留飲是指飲邪留而不去,分屬于四飲中,伏飲就是指飲邪潛伏不出,屬于支飲的一個類型”,就答完了,必須得先說什麼呢?它有四個共性,然後,再說分别它是怎麼回事,作為留飲分屬于四飲中,結合條文,我會給大家解釋是怎麼分屬的,作為伏飲,既然是支飲的一個類型,就屬于素有飲邪,它潛伏不出,又被外邪誘發,這屬于内外合邪,看它怎麼表現的臨床症狀,這是有關留飲、伏飲的概念。下面,說微飲和肺飲,微飲,就是我們條文裡面的第17條,“苓桂術甘湯主之;腎氣丸亦主之”,第17條原文,它是特指狹義痰飲的輕證,它是特指狹義痰飲的輕證,所以,“夫短氣微飲,當從小便去之”,微飲是指狹義痰飲的輕證。而肺飲,大家想,飲留部位在肺,應該是支飲,對于支飲的輕證,條文說,“其脈平也”,因此,是支飲的輕證,叫做肺飲,這首先舉例,而且把概念寫清楚,由此可見,它确實賦予飲邪,疾患是一個命名的含義,第二,我要說病理性産物,和緻病因素的問題,這兩者,我想根據痰飲的形成,或者說它的病因、病機來講解,自然就明确了,所以在這裡不單獨來解釋。

下面,我們就結合原文,來給大家複習一下,首先看第1條、第2條,就是要突出解釋,痰飲的分類及主要脈證:

“問曰:夫飲有四,何謂也?師曰:有痰飲,有懸飲,有溢飲,有支飲。”(一類)

所以,“夫飲有四”,就指的是篇名的廣義痰飲,有四種分類,有哪些?第一個,就是狹義痰飲,然後是懸飲、溢飲、支飲。

“問曰:四飲何以為異?師曰: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腸間,瀝瀝有聲,謂之痰飲;飲後水流在脅下,咳唾引痛,謂之懸飲;飲水流行,歸于四肢,當汗出而不汗出,身體疼痛重,謂之溢飲;咳逆倚息,短氣不得卧,其形如腫,謂之支飲。”(一類)

這個條文,如果你不認真來學習痰飲篇,可能就沒有這樣的深刻記憶,1978年,全國高等中醫院校,第一次招收研究生,就是北京在全國率先,招收碩士研究生的時候,考題裡涉及《金匮》,就是這個條文,“四飲何以為異”,讓你用原文來表述,你要解釋清楚,還有一個大篇的條文,就是我們講的第一篇第2條,“夫人禀五常……”,講人與自然這樣一個整體觀,強調了早期治療的原則,和攝生保健的措施,那麼大的一部分内容,它出示了這個條文以後讓你分析,若背不下來,但是,你得把主要内容解釋清楚,所以,《金匮》學習還是很重要的,作為經典著作,這些大的篇章,我們重點解釋的内容,屬于一類條文的範圍,希望大家能有一個深刻的印象。

首先,我們來說“四飲何以為異”,我方才講了,“四飲何以為異”,一定是得強調飲停的部位,或者說叫做飲邪停留部位,我簡稱“飲停部位”,或者說“飲留部位”,然後,是它的臨床主症,這個狹義痰飲飲停部位,你怎麼說,它是在心下(胃)以及腸呢,就是結合後面的條文得知的,比方第16條,苓桂術甘湯是主方,它原文就說“心下有痰飲”,比方第12條,要講痰飲的形成問題,也講“食少飲多,水停心下,甚者則悸,微者短氣”,都是在強調飲停的部位,在心下的胃以及腸,那麼主症就是“其人素盛今瘦”,就說得了痰飲病,狹義痰飲病的病人,本來形體上還可以,倒不一定非常得是指肥胖體質,就是說還算健康的人,得了這個病以後,怎麼樣了呢?突出一個“瘦”字,體重下降,形體開始消瘦,這個機理怎麼認識,就是我剛才提到的,它是飲入于胃以後,作為脾氣,不能夠正常的轉輸,特别是不能化生精微物質,來營養周身了,而變成了一種病理性産物,不能化生精微,就不能夠充養機體,因此,他就要瘦,這個“瘦”字,就體現了作為飲邪,是一種病理性産物,又是一種緻病因素,得了飲病,這種病理性産物,它就會導緻臨床的一系列病證,患病了,這是“素盛今瘦”。

“水走腸間,瀝瀝有聲”,顯然是飲邪從胃流向腸,比方說,若具體來說,這水液到底是在腸間,還是在腸中,按理說這個水液,特别是胃腸功能異常的話,是有腸鳴音的,有的版本上寫的是,“漉漉有聲”,我看老百姓講話說,這響聲是叽裡咕噜的,所以,你也不要去追究,是“漉漉有聲”對,還是“瀝瀝有聲”對,意思是一樣的,都是腸鳴音,氣過水聲,發出來的聲響,因此,這裡也來說明,剛才我講的飲邪的流動貌,稱之“澹”,澹飲也,所以,它這裡也是,指清稀的水液,由胃走向腸間、或者腸中,“瀝瀝有聲”,這個特點,就是狹義痰飲,這是對狹義痰飲,從飲留部位、臨床症證表現的分析,實際上,我們從中分析了它的病因病機,就是飲邪比較清稀,是由于脾運失司來的,脾運失司,它就不能夠化生精微物質,不能充養機體,它就出現消瘦,這在臨床實踐看,我覺得和西醫學裡面所講的,十二指腸壅滞症相似,大概得了病以後,這病人,包括家屬都害怕他是胃癌,很快的就瘦,肚子“嘩嘩”響,不想吃東西了,實際上,是一種壅滞症,和我們講的狹義痰飲是一樣的,所以,這和胃腸功能的紊亂,胃腸的疾患我提到了,十二指腸壅滞症,比較相符。

下面說,“飲後水流在脅下,咳唾引痛,謂之懸飲”,這是說的懸飲,這個“飲後”,不是說喝了水以後,是指得了懸飲以後,這種水液流在哪了呢?它原文提到的是脅下,現在我們已經看到了,如果和近代醫學的x線片子對照,咱們看到胸腔、腹腔得隔開,若是脅下,就得是腹腔的了,胸腔以上是心、肺,你比方說胸腔積液,肋膈角消失,一定是表示水液在胸腔,所以,我們認為,它不應該是“脅下”,應該是“胸脅”更為合理,不應該到脅下去,懸飲,特别起這個名叫“懸”,是懸在中間的,如果是結核性胸膜炎的胸水,包括肺癌出現的胸水,都是使肋膈角消失,所以,飲留部位應該是胸脅,這是對原文的“脅下”,理解成“胸脅”更為合理,那麼,它為什麼要和胸脅的部位聯系?我們要分析一下,它說,“咳唾引痛”,指症狀,咳嗽、吐痰,而且當咳嗽、吐痰的時候,胸痛加劇,實際是說了三個症,咳嗽、吐痰,而且有胸痛,并伴随着咳嗽、吐痰的時候,胸痛加劇,這顯而易見,在病機上,它要聯系一個是肺的問題,另一個,“胸脅”,我們已經看到了,是肝,和肝相關,因為肝的經脈循行就是布兩脅的,肝脈布兩脅,所以,作為氣機升降,它為什麼要涉及肺和肝呢?因為中醫理論裡面,它講了氣機的升降,左肝而右肺,若氣機失和了,特别是肺的宣降受到影響的時候,肺氣上逆,要咳嗽、吐痰,當然這和肺的氣機有關系。關于胸痛的問題,因為肝脈布于兩脅,氣機升降和肝、肺有關,當飲邪阻遏了肺的宣降,他會咳嗽、吐痰,胸痛為什麼要加劇,和肝不能升,肺不能降,氣機升降失和相關,這是懸飲。

“飲水流行,歸于四肢,當汗出而不汗出,身體疼重,謂之溢飲”,其飲留部位,它強調了“飲水流行,歸于四肢”,所以,指飲邪泛溢到四肢、肌膚,若說它和水氣病,部位是相同,水氣病的話,它是更大量的清稀水液,若說浮腫,怎麼樣呢?非常明顯,非常重,這裡,它說“身體疼重”,溢飲就這樣,四肢、肌膚指的部位,也可以泛溢周身的肌表,也可以這麼說,因此,在主症上是“歸于四肢,當汗出而不汗出,身體疼重”,這在字裡行間,咱們得分析“歸于四肢”了,它一定得有四肢腫的問題,因為這畢竟是,比較清稀的水液停聚在體表,因此,得有四肢腫,再有四肢疼重,它原文提出來的“身體疼重”,“當汗出而不汗出”,實際上是表示它本身兼有無汗,使這種飲邪沒有出路,所以,它就是腫。還有一個提示了,作為溢飲的正當治法,就應該是發汗法,所以,在第1條裡面,對于溢飲所提出的問題,臨床主症一定是補出,根據飲留部位,溢飲,又要和水氣病裡面的,風水、皮水進行鑒别,“身體疼重”,疼也好,重也好,包括腫、腫重,正是說明其内濕邪為盛,水液已經泛溢到周身來了,因此,身體疼重,而且腫脹。無汗,這種飲邪沒有出路,因此,它需要用發汗法來治療,這在病機的認識上,作為溢飲,也是由于,它影響到水液代謝的問題,而且進入體表了,汗液也不能排,陽氣被阻遏,因為飲邪為陰邪,最易阻遏陽氣,重的話就傷人陽氣,所了,阻遏陽氣的話,陽氣不行,就表現為疼、重,甚至不汗出而腫,這是溢飲。

最後提到的支飲,原諒直接說,“咳逆倚息,短氣不得卧,其形如腫”,它和我剛才說的疼、腫、重不一樣,這叫“如腫”,外形象是腫的樣子,這個意義和溢飲有區别的。支飲,根據它的主症,它沒有直接提示,它飲邪到底停在哪裡,剛才我已經給大家說了,支飲的輕證叫做肺飲,因此,它的飲留部位一定是胸肺,表現的主症,咳逆,包括短氣,都是屬于呼吸的異常表現,呼吸促迫,呼吸有一定困難,倚息,就是必須得靠着東西,靠着被,或半卧位的狀态,“不得卧”,也是證明,病人還是躺不下,所以,我說他這種姿勢,實際上是順應呼吸,特别是肺主氣的正常生理功能,必須得是向外、向下,宣發和肅降的功能,他這樣一種憑倚呼吸,能夠減輕他呼吸困難的狀态,“其形如腫”,實際上就是氣逆水也逆,氣逆則飲邪随之上逆,因此也腫,這是關于支飲。

現在,分析1、2條原文,着重說明了,廣義痰飲裡面有四飲之分,四飲之别根據什麼呢?第一,飲留部位,第二,臨床主症,現在我們已經把四飲的主症,和飲留部位給大家講清楚了,不重複了,關于病因病機已經提示了,關鍵在于脾運失司,它不能化生精微,形成了病理性産物飲邪,它停聚在哪裡,就要阻遏那裡的陽氣不通,要出現一系列的,飲停之後的臨床主症。關于分類,這四飲,包括我剛才又講到的,留飲、伏飲、微飲、肺飲等等,它不是四飲之外又有的另類,一定都是涵蓋在四飲之中的,這一定要搞清楚,那隻不過是在命名上多種多樣,是由于它飲留的部位不同,臨床表現的脈證不同,而命名有所區别,大家一定要聽懂。

下面,進一步來解釋,關于飲病的分類和臨床表現,這幾部分,我給大家作一下說明就行了,第3條到第7條,水在五髒的問題,大家熟悉一下就可以了,這個有臨床意義,也就是說,當你看到這一類的症狀時,首先看它是不是痰飲病,水在五髒的症狀,實際上就是由四飲及到五髒,都是飲邪為害。

“水在心,心下堅築,短氣,惡水不欲飲。”

比方說“水在心”,這就是指狹義痰飲,剛才我們講狹義痰飲的主症裡有,“素盛今瘦,水走腸間,瀝瀝有聲”,我請大家記住,一個是“瘦”的問題,一個是“有聲”的問題,現在它給你補出“心下堅築”,這個字“築”,不能念“建築”的“築”,應該是[zhu],第一聲,什麼意思呢?“心下堅”大家能理解,将來要講苓桂術甘湯證的,“心下有痰飲,胸脅支滿”證,因為若飲邪停留在心下,會有一種支撐、脹滿感,也可以叫做“心下堅”。那麼“心下堅築”,築築然而跳動,是心悸的表現,也就是心下悸,這也是水氣淩心所緻,如果波及到五髒的話,它給補出來,水在心的症狀,實際上也等于,把狹義痰飲的症狀補出來,有胸脅支滿,有心悸的問題。

“水在肺,吐涎沫,欲飲水。”

第4條,“水在肺”,水在肺應該是支飲,還是溢飲?應該是支飲,剛才我講了,是飲留在胸肺,因此水在肺,有支飲的表現,支飲的表現應該是,“吐涎沫,欲飲水”,這也非常符合臨床,我們說,老慢支(慢性運氣管炎)的病人,吐涎沫,清稀的痰,非常的多,特别是虛寒肺痿,那不也提到了嗎?“上焦有寒,其口多涎”,“欲飲水”什麼意思?津不上承,水液阻遏的結果,津液不能夠上承,所以,總是有口幹燥的感覺,是津液不布的原因。

第5條提到“水在脾,少氣身重。”

大家想,它應該是什麼證?至少應該是溢飲,實際上狹義痰飲,因為飲留在胃腸,“少氣身重”,溢飲和支飲也有這樣的外候,這裡因為涉及到脾,中氣不足的話,他就少氣,而且肌肉間濕盛,所以“身重”,這是脾主四肢,脾主肌肉的緣故,那麼,脾氣的散精功能,包括它化生精微的功能都失常了,因此,他要出現少氣、身重。

第6條,“水在肝,脅下支滿,嚏而痛。”

剛才我們說,懸飲的飲留部位在胸脅嘛,所以,它和肝、和肺的,氣機升降有關系,這就是講的懸飲了,懸飲對五髒的影響,出現的外候是“脅下支滿”,因為它講的懸飲飲留部位是在脅下,我已經告訴大家,“脅下”好象不準确,應該産胸脅,和“心下”是要進行鑒别的。狹義痰飲,飲留在心下,它也提到胸脅支滿,我們說作為狹義痰飲的部位,确實和胃腸相關,到心下(胃)的這個部位則,有支撐脹滿感,而懸飲,一定是偏上一點的胸脅,也有支撐脹滿感。“嚏而痛”,剛才我們講“咳唾引痛”,講了胸痛的問題,當他咳嗽、吐痰的時候,使胸痛加劇,現在是打個噴嚏都會使疼痛加劇的,因此,還是在說懸飲的主症,同時又有輕、重之别。

“水在腎,心下悸。”

7條的“水在腎”,實際上應該屬于狹義痰飲,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後面我們講,“苓桂術甘湯主之;腎氣丸亦主之”,盡管說是飲留部位,應該強調是在胃腸,但是和脾、腎的關系非常密切,因此,當水在腎的時候,病人會出現“心下悸”,和剛才的“心下堅築”,意思是一樣的,你比方說下焦有水氣,“臍下悸”,也是一種築築然而跳動的意思,所以,它應該屬于狹義痰飲的範圍,這是水在五髒。

請大家看一下[按語],水飲在五髒與四飲之間,仍有着密切的關系,比如水在心、腎,與狹義痰飲,水在肺與支飲,水在脾與狹義痰飲,也可以和溢飲,水在肝與懸飲,其證、其治均有着内在的聯系,不能機械的劃分,所以,我們到臨床上,看到這樣相關的症狀,幫助你辨别飲邪停留的部位,幫助你在用方上更有針對性,這是有關3條到7條,是在四飲的基礎上,當它波及到五髒時,臨床所見的外候,來幫助你體會飲留部位的判斷。

這堂課到這裡。

口渴飲而不解(夫飲有四何謂也)3

痰飲咳嗽病脈證并治第十二 精講二 留飲、伏飲

下面,我們把第8條~第10條,看一下,這就是留飲的概念,說它分屬于四飲之中,現在,我們看四飲的留飲,就是第8條到第10條,這三個條文講:

“夫心下有留飲,其人背寒冷如掌大。”

它原文寫的是“如手大”,請大家注意看[校勘],那麼多的注家,同意把它改為“如掌大”,這也是來源于臨床實踐,“如手大”,手挺大,“如掌大”,就手掌這麼大的地方,後背一共才幾巴掌大啊,所以,應改成“如掌大”,你若背誦這個原文的話,也就是狹義痰飲的留飲,有“背寒冷如掌大”,“背寒冷如掌大”的病機,怎麼解釋?我們《講義》說得比較淺濕,就是飲邪留積以後,陽氣被阻遏,不能展布,出現背寒冷。我覺得,在上次講“心痛徹背”的問題上,給大家說了關于“胸為氣海”的問題,背為五髒六腑的腧穴所在,所以,它又是陽氣出入之所,因為狹義痰飲,飲留在心下,那麼背應該特指心俞而言。作為腧穴來說,它是人體髒腑,經絡氣血輸注、出入之所,這是我們複習過的,作為在背部的心俞,當然,背也是胸之府,諸陽它受氣于胸中,而心陽轉行于背,因此,飲留心下則出現了一塊,象手掌大的地方寒冷感,有寒冷感,是由阻遏陽氣,同時也影響督脈的溫煦功能所緻。關于“背寒冷如掌大”,能夠見到很多的情況,當審因論治,比方說肺結核的病人,我見過的八型空洞型肺結核,那個病人總是說,他後背有一巴掌大的地方涼,但實際上我們說,作為空洞型肺結核,應該是偏于虛熱,但是長期不愈,則表示陽氣不足,也表示局部的寒冷,特别是背部,我說了,作為腧穴,是人體髒腑,經絡氣血輸注、出入之所,因此,“背寒冷”表示陽氣不達,是陽氣不得舒展的一種标志。

我還看過我們的一位老書記,老領導,他實際上就是一位冠心病的病人,他就說他背寒冷,用了好多溫陽的辦法,同時,他自己用一些電熱的小器械,在後背局部溫暖,效果均不佳,那就是衰老的一種表現,不僅要看到心陽的問題,也有腎陽的問題,所以,在臨床上要具體分析,“背寒冷如掌大”,首先,你應該想到是,狹義痰飲的一個标志,然後,你再結合,具體的體質因素和病證情況,至少告訴你,這是陽氣不達的表現。

“留飲者,脅下痛引缺盆,咳嗽則辄已(一作轉甚)。”

第9條:“留飲者,脅下痛引缺盆”,這應該是懸飲的留飲,“脅下痛”,剛才已經講過了,是胸脅的疼痛。現在說這種疼痛,又“痛引缺盆”,“缺盆”在哪裡?鎖骨下的那個窩,如果按照十二經的循行部位來說,它應該是足少陽膽經的穴位,和胸脅的懸飲有什麼關系呢?肝、膽相表裡的問題,足厥陰肝經的循行部位我們已經說了,它布兩脅,絡胸,實際上也是絡膽,然後循胸脅,再上心,所以,它這個循行部位,就是肝、膽相表裡的話,它接近于這個部位。我覺得,張仲景的時代,他能夠認識到這個水平是很了不起的,我第一次注意它,是西醫呼吸科的醫生,他對一個肺癌病人的診斷,第一下觸哪呢?請同學們注意,鎖骨下的淋巴結,是否有腫大,腫大标志着肺癌進展,而且有轉移的可能。現在我們說痰飲,它和胸水的臨床表現緊密相關,疼痛部位要牽引到缺盆,也證明這病情比較深重了,因此,它叫做懸飲的留飲,我們再回想留飲的概念,一定是飲邪深聚于裡,部位比較深,病程比較長,病勢比較重,而且一般藥物難以攻除,因此,我覺得,他在原文上,能夠把“缺盆”這個部位提起注意,臨床診斷意義是很了不起的。

下面,他又說“咳嗽則辄已”,“辄”,昨天我說寒疝發作,是犯寒辄發,是指立即,立即就怎麼樣,現在說“辄已”,立即就怎麼樣啊?被迫,一種自救的狀态,不也深咳嗽,不敢随便打噴嚏,為使胸痛能夠得以緩解或者減輕。還有的字樣為“咳嗽則轉甚”,這兩種表述都是一個意思,就是胸痛也好,胸脅疼痛随着咳嗽、吐痰、打噴嚏加重,被迫要減輕,這是對症狀的描述,是這種現象,作為治療過程中,我認為,在注家裡面,當然是近代的人,陶葆荪著的《金匮要略易解》,他是廣州人,早就作古了,因為他是解放後50年代的名醫,發表的《金匮要略易解》,他那時候就是這個觀點,不能因為咳嗽,使胸痛加重,而不咳或者是鎮咳,一定要促進飲邪排出,這種懸飲的飲邪,除了通過藥物化除以外,也應該促使它病因盡量順利排除,這作為臨床借鑒吧。

“胸中有留飲,其人短氣而渴,四肢曆節痛。”

“胸中有留飲,其人短氣而渴”,這是講支飲的留飲,所以,我說飲留部位在胸肺,就是胸中之義,胸中有留飲,“其人短氣而渴”,“短氣”,剛才說了,“咳逆倚息,短氣不得卧”,是支飲的典型症狀。現在這個“短氣”仍然是标志,是支飲必有的,是出現呼吸疾病肺氣不降,應該有的症狀,為什麼“渴”?這個“渴”也是我剛才提到的,屬于津液不布,氣不布津,肺氣不利,因為作為水液代謝,和肺、脾、腎、三焦、膀胱密切相關,作為肺來講,為水之上源,所以,當肺氣不布,津液不能上承,必出現口渴,“四肢曆節痛”,應當是溢飲的留飲,因為飲留的部位在四肢,所以,“四肢”二字提示了,這是說溢飲的留飲。曆節痛,這一定要和我所講過的曆節病,區别開來,曆節病,一定得在病因上是肝腎先虛,複感風寒之邪,它有那麼多的原因,關鍵是傷在筋、骨,現在,這個飲邪(溢飲的留飲),隻不過是停留在四肢、肌膚之間,所以,這是經絡的痰飲,絕對不是曆節病,要和外濕進行鑒别。剛才我已經重複過了,外濕是少量的水液,沾着在肌肉、關節之間,得用微汗法,現在,溢飲也得用汗法,但是,這是經絡的飲邪所緻,所以,肢體的局部,可能也出現頑麻、疼痛,因為咱們講了,溢飲也是四肢腫,身體疼重,沒有汗出,應該用汗法來治療,但是,痛點應該固定的,如果說和外濕鑒别,它(留飲)和外界氣候變化有關系嗎?可能不象外濕那麼密切,外濕一定和季節氣候,特别是寒濕、風濕之邪相關,而留飲,盡管飲邪為陰邪,但是,好象沒有那麼鮮明的與,季節、氣候變化相關的特點。

這是關于四飲的留飲,它分屬于四飲之中,根據就是8條到第10條原文,最後一句話,叫做:

“脈沉者,有留飲”

四飲的留飲脈見沉,因為陰邪、飲邪深聚于裡,脈表現為沉,深聚于裡的飲邪為陰邪,它要阻遏陽氣,所以表現為脈沉,這就是,不管哪一種留飲,脈均見沉。

下面,來看第11條,第11條說伏飲:

“膈上病痰,滿喘咳吐,發則寒熱,背痛腰疼,目泣自出,其人振振身瞤[shun]劇,必有伏飲。”(二類)

瞤[shun]劇,不能念“瞤[chun]劇”,原來我學習的時候,老師教我“身瞤[chun]劇”,現在你若查《新華字典》,念成瞤[shun],比方眼皮直跳,那就是“瞤[shun]”,跳得厲害就叫瞤[shun]劇。這講的“其人振振身瞤[shun]劇”,就是全身肌肉顫動厲害的意思,牽拉跳動。

我剛才已經強調了,如果伏飲是支飲的一個類型,支飲飲留部位在胸肺,因此,這講的飲留于“膈上”,“膈上”實際也是“胸中”,也應該說是飲停在胸肺,這個“病痰”的“痰”理解成,飲邪流動貌,是清稀的水液停在胸肺,因此是屬于支飲的範疇,支飲的範疇,它本來就“咳逆倚息,短氣不得卧”,所以,它有胸滿,咳嗽、喘、吐痰等症,不管是支飲的主症,還是支飲的留飲,就應該有飲阻于肺的,這一系列表現,現在要說的,是“發則寒熱”,上次講,寒疝“若發則白汗出”,說它是發作性疾患。現在,這伏飲,也是一種發作性疾患,當發作的時候,伴有寒熱,背痛腰疼,甚至目泣自出,[詞解]什麼叫“目泣自出”,就是眼淚自己不自主的流出來了,誰都得過感冒、咳嗽,流鼻涕、眼淚的,甚至于涕泣相随,不隻是流眼淚,感冒初期,西醫也要講,卡他性炎症,就是鼻涕、眼淚同時流出,這裡的描述,實際上告訴你,它有外感的因素誘發,那麼,前面強調,“膈上病痰,滿喘咳吐”,是素有飲邪的問題,素有飲邪停聚在胸肺,然後又被外邪誘發,所以,見了一派的表證,這表證應該是太陽經脈、經絡的病變,這就象我們講的表裡同病,素有支飲在胸肺,又被外感風寒之邪誘發,出現太陽經脈的病變,這是經絡的病變,内外合邪了。内外合邪,我剛才講了,它就是陽氣不通,特别是肺氣不能很好的宣發和肅降,因此,也表現為身體的“振振瞤劇”,[詞解]講,振振瞤劇,是全身振顫動搖得很厲害,這就是陽氣不得宣通造成的,這實際上表現了膈上伏飲,發作前、後的症狀,出現内外合邪,這是飲伏于胸肺,肺衛之氣受阻,出現的一種全身表現,不能自主的“目泣自出”,不能自主的“身瞤劇”,顫動,所以,這是伏飲的标志。

關于[按語],請大家看一下,“本條論伏飲是外寒引動内飲,并無疑義”,診斷上沒有問題,伏飲的概念,剛才我也說了,是飲邪潛伏不出,還得具備那四大特點,現在“發作于外寒,隻是一個誘因,但飲久陽虛,容易招緻外寒,這是本證緻病的實質”,實質就是内外合邪,外寒是作為誘因,引動了伏飲,本條有論無方,陳修園說:“俗為哮喘”,這個病人就是哮喘病,而且可以說是屬于寒哮一類的,應當主張表裡兼治,就應該用小青龍湯,若再喘甚,表證已解,就應該用葶苈大棗瀉肺湯,這是上次咱們在第七篇講的,如果說有關的話,就是小青龍湯證,表裡皆寒,表裡雙解,表證解了之後,還是喘滿,内外合邪,邪實氣閉,形證俱實,具備那幾個特點的時候,咱們就得用葶苈大棗瀉肺湯。如果要結合本篇的話,将要學習支飲的重證,木防己湯的加減方,一個,它講了,“虛者,木防己湯主之”,實者,就是木防己湯,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湯,那兩個方,咱們就說木防己湯加減治療,如果還不行,你就得考慮,可以用小青龍湯的病案舉例,随證加減,如果緩和以後,治本,“苓桂術甘湯主之”,如果為了善其後,也可以根據冬病夏治,用腎氣丸,也可以脾腎雙補,用《傷寒論》的真武湯,我覺得對本條的理解都有所幫助。

這是有關伏飲,包括它的概念,發病前、後的臨床症狀,我又給大家補出了,臨床辨證治療所應該想到的方藥,這是第11條,講完了。

下面,來講第12條,第12條,就是講成因了,第12條說:

“夫病人飲水多,必暴喘滿。凡食少飲多,水停心下,甚者則悸,微者短氣。脈雙弦者寒也,皆大下後善虛,脈偏弦者飲也。”(二類)

這是12條原文,說了幾層意思呢?在六版《金匮講義》上,首先把12條,論述成因拿到前面講,我覺得,五版《講義》這個順序,是它的原貌,你學起來結構更合理,我給大家解釋完,體會一下,這個病人飲水多,可不是因為喝的水多了,就得痰飲病,這一定不能從字面上這麼理解,有好多的《講義》就是說喝水喝多了,實際上,既然要說痰飲病的成因,它的病因、病機在哪裡呢?它說喝水喝多了,就“暴喘滿”,大概年輕人,渴的厲害,水喝得很多很多,他确實要喘、滿,但是,它不是臨床症狀,不能是“暴喘”了,不能那麼解釋,現在關鍵詞,在“凡食少飲多,水停心下”,這提示的是脾運失司的問題,也就是說,它(痰飲病)是脾運失司所緻,所以,他病人吃不進去多少,“食少”,應該說因素體的中陽不足,脾運失司,有素體中陽不足的人,這種體質的人,見到好東西,你讓他多吃,他也吃不進去多少,吃進去以後不消化,所以,這有一個體質因素的問題,用“食少”來提示這樣的内因。關于“飲多”,我請大家注意,張仲景在講大黃䗪蟲丸證,“七傷”的問題上,已經把食傷、飲傷和飲傷,分别來叙述的,包括我們上次講的腹滿病、宿食病,那是食傷,還是飲傷啊?肯定是食傷,現在要講的是飲傷,比方我那次說,嗜酒過度,再加房勞傷腎,酒色傷及脾、腎,是從局部的觀點來看,實際上,我覺得飲傷的問題,就是水液代謝失常,它之所以受到影響,除了内因的脾運失司外,包括嗜酒,包括飲冷,就是現在的各種飲料(冷飲),你若用之太過,特别是幼小的兒童,過用甜食,實際對他的脾胃運化直接影響,這是中醫的理論,特别是作為張仲景的這種認識,食傷、飲傷是區别開來的,也證明了我們學的基礎理論,脾主運化,第一,是運化水谷,第二,是運化水濕,是兩個方面的,因此,有關飲病的問題,是關系到水液代謝部分的失常,是運化水濕的功能失常,因此,講完了第十篇,腹滿病、宿食病,那是食傷,化生精微的方面有了影響,這裡也是,水濕不能運轉,同樣也是影響到,津液的濡潤,并水停為飲,由此,它會出現一系列的病證,所以,它痰飲即是病理性産物,又是緻病因素。

飲多,實際上,它是運化水濕功能失常,提出了,飲傷和食傷之間的區别,作為飲停心下,屬于狹義痰飲的範圍,又補出了兩個典型症狀,有輕、重之别,“甚者則悸”,心悸的問題,我在講到水在心,“心下堅築”,築築然跳動有心悸症,那是比較重的了,确實,水到心的話,他提到有心悸,現在他說“甚者則悸,微者短氣”,等于告訴你了,作為狹義痰飲的輕證,表現為短氣,短氣的問題,不是為支飲所獨有,狹義痰飲也會出現短氣的,還要說,“脈雙弦者寒也,皆大下後善虛”,這是為襯托痰飲病的主脈是偏弦,所作的一種對舉,不是要說虛寒證,為什麼脈“雙弦”?而是要突現弦脈,既是痰飲病的主脈,在虛寒證病人身上,也能夠見到弦脈,現在,我們都已經學了幾個,弦脈主病了,弦脈主痙病、主瘧病,又主腹滿、寒疝病,前面講過的,虛勞也有見弦脈的,今天又講到痰飲,脈是“偏弦”,一個“偏”字,強調了飲邪停留在人體的局部,盡管對周身都會發生病變情況,但是,四飲之分,我們已經說了,飲留部位是停留在人體的局部的,因此,它用一個“偏”字來進行說明,是痰飲的主脈,而且要和“雙弦”,兩部脈都弦的虛寒證進行區别,這種虛寒,是大下後所緻的嚴重情況,我們說作為痰飲病,也不可能,就偏于一側的脈象(見弦脈),所以,用一個“偏”字,來強調飲邪為患的疾病,是飲邪停留在人體局部的,這是第12條,我覺得,“食少飲多”,引出來的是脾運失司,是造成飲邪停聚的根本原因,也包括素體中陽不足的體質因素,一定不要把“食少飲多”,從字面上解釋成吃得少,喝得多造成的,不是這樣的,主脈是“偏弦”,這是本條文的核心内容,必須掌握的。

“肺飲不弦,但苦喘短氣。”

下面,我順便講一下13條、14條,就是我剛才提到的,肺飲是支飲的一個輕證,它說脈不見弦脈,就是在脈上不表現,而在症狀上“若喘短氣”,不是說他病人喘得特别重,現在咱們已經學了幾個“苦”字了,“先未苦時,但欲飲熱,旋覆花湯主之”,一個“苦”,“先為苦時”是指未發病之前,現在,又講的支飲的主症,“苦喘短氣”,都是來表示病症較重為苦,後面我們還會學到幾個“苦”呢?比方說,本篇裡面的澤瀉湯證,“其人苦冒弦”,也是表現為“冒弦”,就是眩暈症非常重的意思,還有,十三篇的瓜蒌瞿麥丸證,那個字應該是“苦渴”,“口中苦渴”,這幾個“苦”字都是講“病”,或者是症比較重的意思,作為肺飲(支飲),假設說它是個輕證,在脈上不表現出來,但是症狀有喘咳短氣,我們說老慢支(慢性支氣管炎),盡管在緩解期的時候,他病人的呼吸狀态,還是不同于常人,表現為短氣,或者有點咳、喘,但脈不病,就等于病較輕微,或者是緩解期沒有發作,這是很有見地的,說明作為支飲也好,作為伏飲也好,它是一個發作性的狀态,有緩解期,有發作期。

第14條,“支飲亦喘而不能卧,加短氣,其脈平也。”(二類)

這個“脈平”,還是說脈象不一定偏弦,但是,在臨床症狀上,還是保持了支飲自己的典型症狀,喘而不能卧,也就是“咳逆以息,短氣不得卧”,短氣,是一個支飲的症狀,但是脈象上,因為老慢支,可以經數年而不發展,就是發展緩慢,病程相對來說就是遷延,我覺得,應當注意的地方,就是需要時行一下鑒别診斷,比方說,飲邪如果留伏于裡的話,象伏飲有的是不表現在脈上,而僅僅是症狀,但是,這也是相對而言,是和偏弦的脈相對而言,還應該結合臨床主症來看,“有是證,便用是藥”,不能說緩解期,或者輕證,就不治,這是一種認識,還有的認為,雖然脈不病,但是,已經出現了支飲的證,也不應該輕視,不能僅依靠脈象來判定支飲的輕、重,而應該根據病情的輕、重,還應該四診合參,即原文裡面強調了支飲的輕證,可以是“脈平”,可以“不弦”,但是,症隻要出現“喘不得卧”,甚至“短氣”這一類,還是“有是證,便用是藥”,特别是這種慢性疾病,甚至于應該堅持用藥,或者終身用藥,才能夠對呼吸四病的發生、發展,有所遏制,應該控制病情的發展,這是對原文的理解,應該這麼考慮。成因,我們《講義》,作了一個[按語],我想在講治療原則第15條的時候,給大家綜合歸納一下。

下面,我們來講第15條,這就是本篇的重點了,我從第1條一直講到12條,講了痰飲的分類,以及臨床的主要脈證,不管是水在五髒,還是留飲、伏飲,分屬于四飲,或是支飲的一個類型,均屬于脈證的補充内容,如果有興趣的話,應該把它分門别類,狹義痰飲,第1條,“素盛今瘦,水走腸間,瀝瀝有聲”,水在心,“心下堅築”,狹義痰飲的留飲,“背寒冷如掌大”,包括“甚者則悸,微者短氣”,包括我後面講的苓桂術甘湯證,那也是狹義痰飲的臨床表現,把它歸納在一起,大約是10個脈證,就類似這樣,把它都按照四飲的脈證歸類,因為現在作為本科教學,一定按照原文給大家理順,之後,12條講了痰飲病的成因,現在,我來講15條,這也是個一類條文,前面第1、2條是一類條文,必須掌握,後面那些條文都屬于二類條文,十二條也是二類原文,1、2條是一類原文,現在,第15條是一類,原文:

“病痰飲者,當以溫藥和之。”(一類)

這個必須牢牢記住,作為一個中醫專業的大學生,包括今後從事中醫專業者,一定要琅琅上口,“病痰飲者,當以溫藥和之”,這是一個主要的治療原則。張仲景強調了“當以溫藥和之”,一定要用溫藥,為什麼不叫“補之”,而叫“和之”?我要對原文作這麼幾個方面的分析,“病痰飲者”,是指得了痰飲病的病人,或者說痰飲病,它應當出現的臨床一系列表現,如上所述,治法上、原則上,強調以溫藥和之,為什麼溫藥不叫“補之”,而叫“和之”?我想從幾個方面來解釋,當用溫藥的道理,首先,來解釋“當用溫藥”,第一,從痰飲的形成來看,剛才第12條已經作了一個簡要提示,現在,我按照我們中醫理論,包括《中醫内科學》,也學過了痰飲病,我用一個圖表來給大家解釋。内因上,我已經說過了,脾運失司,中陽素虛,這也說明,脾虛不能為胃遊溢精氣,這是一個主要的病機。外因,比方說支飲,有嚴格的季節性,春冬季節好發,所以我說,感受風寒,冬季多發。伏飲,也是強調了得有外感的誘因,還有寒濕侵漬,這個裡面包括幾種情況,比方冒雨、涉水、久坐濕地,這些因素,都是造成寒濕的一種情況。還有就是包含勞欲,包括12條所提到的“食少飲多”,思慮傷心、脾,勞倦傷脾,實際這些方面的因素,和我們所處的地域、季節特征,都密切相關,包括每個人的生活起居規律失常,都在這個範圍之内,這些外因最終要影響到什麼呢?也就是說,脾運失司的問題,還是來說明脾氣虛弱,病機是脾運失司、脾氣虛弱,脾對肺來講,上不能輸精以養肺,脾對腎來說,是下不能助腎以化水。脾、肺、腎,這三者之間,導緻了肺失通調,飲邪停聚,對腎來說,脾對腎是不能助腎以化水,腎氣不化水也會飲邪停聚,兩者之間,肺失通調以後飲邪停聚,腎,氣不化水,飲邪停聚。飲邪停聚以後,反過來對肺的影響,是寒飲射肺出現咳喘證加重,反過來,飲邪又可以害腎,這兩者之間都是互為因果的,當飲邪停聚,一個是由肺失通調,造成飲邪停聚,腎的氣不化水造成飲邪停聚,當飲邪停聚,對肺的影響是寒飲射肺,對腎來說,是飲邪害腎,互為因果的關系。怎麼來解釋水在五髒的問題?飲邪停聚以後,它就會出現一個是波及五髒,一個就是停聚在人體的局部,流溢四處,這就是我們剛才複習的,關于水在五髒,以及飲邪有四飲之分,同時,還有留飲分屬于四飲之中,出現了這樣的一個局面,這是從痰飲的形成方面,涉及到脾運的失司,脾胃更加虛弱,上不能輸精以養肺,下不能助腎以化水,脾運的失司,它本身就要導緻飲邪停聚,作為肺來講,肺失通調,飲邪停聚,對于腎來說,就是氣不化水,這種飲邪停聚對肺來說,寒飲射肺,對腎來說,飲邪害腎,所以,互為因果的關系,使臨床病證加重。

我想,現在給大家介紹,有一位清代的鄒澍(潤安),他寫了一本《本經疏證》的書,《本經》,顯而易見的,它是《本草經》,對中藥方面的認識,但是,在這裡面呢,他對水液代謝,可以說對《素問•經脈别論》,有所發揮。我現在念給大家聽,他怎麼說的呢,等于把我剛才所畫的彼此關系,他用語言這麼歸納的,他說:“飲入于胃,分布于脾,通調于肺,流行于三焦,濾于腎”,這個認識很了不起啊,它認為腎是一種“濾”的過程,把在津液裡面的濁者,從膀胱排洩出去。這個“濾于腎”,得通過腎的功能,使膀胱的津液濁者排出體外,“出于皮毛,歸于膀胱”,“濾于腎”的作用,“出于皮毛,歸于膀胱”,這段話,《本經疏證》說,“飲入于胃,分布于脾,通調于肺,流行于三焦,濾于腎,出于皮毛,歸于膀胱”,把水液代謝,肺、脾、腎、三焦、膀胱的關系,說得很透徹,然後,他又說:“水者,節制于肺,輸引于脾,敷布于腎,通調于三焦、膀胱”,又用很簡短、明了的語言說出,“水者,節制于肺,輸引于脾,敷布于腎,通調于三焦、膀胱”,這是從痰飲的形成,我覺得,這是複習了我們中醫的基本理論,而且我又在,《素問•經脈别論》論述的基礎上,把鄒澍在《本經疏證》的認識,介紹給大家。

第二,我想從飲邪的病理特性說起,飲邪有哪些病理特性呢?實際上,我剛才在講述過程當中,已經提到了幾點,第一,我們說飲邪的質地,質地清稀,第二,它停留于人體的局部,停留的部位,是人體的局部,停留部位不同,命名不同,這是第二點。第三,病機要點,責之于脾胃。第四,作為飲邪,為陰邪,所以,它屬于陰寒凝聚。這四點,我在前面都已經說過了,現在我給你歸納,總體來說,飲為陰邪,有形之邪,過去有一段時間說,肺系咳出來的痰,是有形之邪,作為脾濕生痰,為無形之邪,我們現在認為,它也屬于有形之邪範圍,也有的說它應該是無形之邪,我認為,它是有形之邪,不然的話,臨床辨證怎麼出來的?化飲化什麼啊?他這有形的東西,再一個,我認為,它對人體的影響,之所以出現一系列的病證,“甚者則悸,微者短氣”,輕的話,阻遏陽氣,重則傷人陽氣,和陽氣的關系這麼密切,等于指導你,為什麼要用溫藥,溫藥就能振奮陽氣,能推動陽氣,這是一個。第二,注家給你介紹了,既然它是陰寒凝聚所緻,那麼“得溫則行”,“得寒則凝”,因此,第一個,給《金匮》作注的注家,明代的趙以德,在他的小書上就寫了,作為飲邪,就是“得溫則行,得寒則凝”,非常樸素的話,告訴你了,就得用溫藥,“當以溫藥”,不能用别的,“得溫則行,得寒則聚”,趙以德,這是有關第二點,從飲邪的病理特性分析,“當以溫藥”的意義是肯定的。第三,我想說溫藥的治療意義,首先說[選注]裡面,它引了魏荔彤的,132頁,《本義》,第三段,《本義》說,“痰生于胃寒,飲存于脾濕,溫藥者,補胃陽,燥脾土,兼擅其長之劑也”,現在先說溫藥的意義,這就是魏荔彤,魏氏,他講到溫藥的作用,它能夠補胃陽,燥脾土,這是一種解釋。還有一個注家,就是《二注》,趙以德的,第一個[選注],“痰飲由水停也,得寒則聚,得溫則行”,剛才我說過了,“況水從乎氣”,得是飲邪和陽氣的關系,“溫藥能發越陽氣,開腠理、通水道也”,發越陽氣的作用,發越陽氣可以通調水道,他講的,能夠開腠理,通調水道。請同學們想一想,補胃陽,溫藥應該選用什麼樣的溫藥,也就是說,四氣、五味相合,什麼藥能夠補胃陽,什麼藥能夠燥脾土,什麼樣的溫藥,能夠發越陽氣、開腠理、通水道。

,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