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範寬《秋林飛瀑》
範寬(約950-1031),陝西華原人。本名中正,因性情寬厚,時人稱為範寬。畫山水用筆短促強勁,墨色厚重,特别能展現山形雄偉壯觀,以及山體的質量感。
本幅無款,《石渠寶笈三編》訂為範寬作。
畫林巒高下,岩谷幽深。滿目楓紅,紛落逐流;景境與唐代崔信明的名句“楓落吳江冷”契合。
▼範寬《秋林飛瀑》局部
山石皴紋采側筆斧劈,與範寬《溪山行旅圖》的雨點皴并不相同,反而更近于南宋李唐、蕭照的畫風,故推測成作時代亦相去未遠。
(來源見水印)
▲ 宋·馬遠《仙侶觀瀑》
馬遠(1140-1225年或1227年)南宋繪畫大師,字遙父,号欽山,祖籍河中(今山西永濟),生長在錢塘(今浙江杭州)。
出身繪畫世家,南宋光宗、甯宗兩朝畫院待诏。擅畫山水、人物、花鳥,山水取法李唐,筆力勁利闊略,皴法硬朗,樹葉常用夾葉,樹幹濃重,多橫斜之态。樓閣界畫精工,且加襯染。喜作邊角小景,世稱“馬一角”。
人物勾描自然,花鳥常以山水為景,情意相交,生趣盎然。與李唐、劉松年、夏圭并稱“南宋四家”。
▼馬遠《仙侶觀瀑》局部
描寫的是幾位高士在崇山峻嶺間觀賞瀑布的場景。
畫中古松挺立,懸瀑飛下,水氣蒸騰彌漫山谷。畫面上留出大幅空白以突出景觀。
樹木雜卉多用夾筆,用大斧劈皴帶水墨畫山石,方硬嚴整;山巒雄奇峭拔,峭峰直上而不見頂,絕壁直下而不見其腳。
(來源見水印)
▲ 宋·佚名《納涼觀瀑圖》
本幅無款印。钤乾隆内府諸收藏印。
《石渠寶笈續編·乾清宮》著錄。
此頁繪清溪一灣,溪畔水閣掩映在蓊郁的翠樹秀竹之中,背景峭壁堅崚,飛瀑如練,溪流急湍擊石,清波拂岸,充滿着夏日大自然的勃勃生機。
水閣之中一高士白衣袒胸踞席而坐,凝視潺湲,若有所思。
整幅不用界尺,粗筆徒手繪水榭,人物、樹石、建築頗有生拙之趣,極具文人畫氣息,是“意筆樓閣”的早期作品。
▲ 宋·梁楷《觀瀑圖》
梁楷, 南宋人,生卒年不詳,祖籍山東,南渡後流寓錢塘(今浙江杭州)。他是名滿中日的大書畫家,曾于南宋甯宗擔任畫院待诏。
他是一個行迳相當特異的畫家,善畫山水、佛道、鬼神,師法賈師古,而且青出于藍。他喜好飲酒,酒後的行為不拘禮法,人稱是“梁瘋子”。
其傳世的作品以《潑墨仙人圖》最為有名。
▼梁楷《觀瀑圖》局部
水墨畫枯樹對立,竹石苔茵。
千尺瀑流,一人撚髭立眺。
三童子洗硯抱琴烹茶。
款“梁楷”于畫面右側石上。
詩塘乾隆禦筆“有本如是”。
張路(1464—1538)明代畫家。字天馳,号平山,大梁(今河南省開封)人。繪人物,師法吳偉,山水學戴進“狂态”,用筆豪放縱逸,水墨酣暢淋漓,與朱端、蔣嵩、汪肇等同為“浙派”名家。亦工鳥獸、花卉。
▲ 明·張路《觀瀑圖》扇頁
扇頁有自題:“平山。”钤“張路”朱文印。
圖繪二人登山觀瀑的情景。畫中的山石雜木以飽含水分的潤墨表現,用筆奔放豪爽,線條方折頓挫,富于緩疾、濃淡的變化,顯然受到宋元時期粗筆水墨一派及吳偉等人水墨寫意畫風的影響。
此作是張路在山水題材作品中不可多得的小而精之作。
▲ 明·唐寅《觀瀑圖》
唐寅(1470-1524),生于成化六年二月初四,卒于嘉靖二年十二月二日。字伯虎,後改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魯國唐生、逃禅仙吏等,南直隸蘇州府吳縣人,明代著名畫家、書法家、詩人。
▼唐寅《觀瀑圖》局部
一派銀河傾碧落,耳根于此洗塵嚣。
要知盡日支吾處,五老峰前三峽橋。
(來源見水印)
吳偉(1459—1508),明代著名畫家,字次翁,又字士英、魯夫、号小仙。江夏(今湖北武漢)人,畫院待诏,孝宗時授錦衣衛百戶及賜“畫狀元”的圖章。
▲ 明·吳偉《松陰觀瀑圖》
作品取“半邊式”構圖,将主體人物以及松樹安排在畫幅右側,更加突出了左側瀑布飛濺直下的氣勢。
作者以沉厚頓挫的筆緻描繪蒼勁虬曲的松枝和睥睨萬物的高士,墨氣濃郁而筆力雄健,不僅達到了襯托和譬喻人物性格的目的,而且也與左側長而直的線條取得了一種視覺的平衡。
同時,作者也注意細節的刻畫,如人物的五官、神态以及手中的詩卷,無不傳達出作者對放逸自由的生活的憧憬,代表了吳偉晚年人物畫的風貌。
▲ 清·高其佩《廬山瀑布圖》(指畫)
高其佩(16601734),鐵钤(今屬遼甯)人。字韋之,号且園。隸籍漢軍鑲黃旗,父天爵,以蔭叙宿州知州,官至刑部侍郎,浙江鹽運使等。卒後谥恪勤。擅畫花鳥、走獸、人物、山水,其簡練蒼勁處,幾近明代吳偉。
尤擅長指畫,即用手掌、手指和指甲勾劃線條,并佐以毛筆,豐富了中國畫的表現技法,在清代畫壇以指畫獨樹一幟。清雍正年間曾宮中作畫。侄孫高秉撰有《指頭畫說》一篇,記其畫法及轶事等。
▼高其佩《廬山瀑布圖》局部
款∶高其佩指頭畫。
詩塘寶親王長春居士題:
廬山高高插天,瀑布千尺飛其颠擘開玉峽白龍走,空濛萬古生雲煙。
七十老翁戲作此,不用霜毫用十指,丈山尺樹都不論,壁間仿佛流寒水。
(“寶親王”是乾隆當年受封的王位,而“長春居士”是雍正皇帝禦賜給乾隆的号)。
(來源見水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