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世界阿爾茲海默症日,阿爾茲海默症俗稱老年癡呆症,是因大腦進行性的退化,導緻記憶力減退,同時伴随認知功能損害的一種疾病,目前無法根治。據《世界阿爾茨海默症報告》,全世界幾乎每3秒就有一例确診患者,目前累積患者超過5000萬,已成為嚴重影響全球人口健康和生活質量的重大公共健康問題。
1.老年癡呆症的曆史
1906年德國神經病理學家阿爾茨海默首次報告了一例具有進行性癡呆表現的51歲女性患者,1910年這種病被命名為阿爾茨海默病。“世界老年癡呆日”是國際老年癡呆協會1994年在英國愛丁堡第十次會議上确定的,每年的9月21日,許多國家和地區都要舉辦這個宣傳日活動,使全社會都懂得老年癡呆病的預防是非常重要的,應當引起足夠的重視。
2.老年癡呆症的表現
老年期癡呆中早期以明顯記憶下降為主,逐漸喪失日常生活能力,并伴有精神症狀和行為障礙,病情呈進行性進展,晚期常出現吞咽困難,卧床不起,發病十年左右,常因感染等并發症死亡。中國老齡協會發布的《認知症老年人照護服務指南》認為,認知症(又稱“癡呆綜合征”)是一種以獲得性認知功能損害為核心,患者在意識清醒時出現的持久、全面的智能減退狀态,主要表現為記憶力、計算力、判斷力、注意力、抽象思維能力、語言功能減退,出現情感和行為障礙,喪失獨立生活和工作能力。
3.老年癡呆症的原因
關于阿爾茲海默症的病因,盡管一直以來理論很多,但是仍然不知道原因,這些理論中,尤其以“β澱粉樣蛋白”理論最為流行。然而,最近學術界卻發現“β澱粉樣蛋白”學說中的關鍵論文可能存在學術不端的問題。科學雜志也對此進行了質疑。美國神經病學學會醫學雜志《Neurology》近期的一項研究認為,β澱粉樣蛋白可能不是誘因,而是一種病理的症狀表現。一項發表在《歐洲心髒雜志》上的研究成果表明,對6萬多人進行了長達25年的追蹤,結果發現,缺乏身體活動、教育程度低、糖尿病、高血壓、吸煙以及遺傳因素等,會增加癡呆症的風險。
4.老年癡呆症在中國的現狀
9月20日,國家衛生健康委老齡司司長王海東表示,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中約有1500萬癡呆患者,其中1000萬是阿爾茨海默病患者。國家高度重視老年癡呆防控體系建設,健康中國行動老年健康促進行動将“65歲及以上人群老年期癡呆患病率增速下降”設為結果性指标之一。我們國家組織15個省份開展老年人失能(失智)預防與幹預試點工作,在全國1672個城鄉社區啟動實施老年人心理關愛項目,為58萬名老年人提供心理與認知狀況評估,開展分類幹預和轉診服務。下一步,國家将進一步加強科普宣教、預防幹預、早診早治等老年癡呆防治工作。
阿爾茨海默症是一個人的磨難,也是一家人的磨難。在它面前,再堅強的人也有崩潰的時候,再勇敢的人也有畏懼的時候。我們無法給出一個最佳的處理方法,但是我們知道一個道理,那就是唯有愛才能對抗疾病。照顧阿爾茨海默症病人,最需要的就是耐心,就像照顧一個孩子一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