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節帶孩子玩什麼?現代人的選擇太多了,遊樂場、海洋館、水上樂園、博物館應有盡有。如果沒有時間外出,也可以随意挑選新奇的玩具、繪本當禮物。晚清時期可沒有這麼豐富的選擇,彼時的童年生活有哪些樂趣呢?今天,讓我們跟随何德蘭的文字記述和相機鏡頭,一窺其中的點點滴滴。
何德蘭(Isaac Taylor Headland)是美國美以美會傳教士,1890年來華後擔任彙文書院教習。他在北京工作生活近20年之久,一方面與達官貴族來往頗多,曾多次為光緒皇帝翻譯并提供西方書籍,其夫人則是慈禧太後及清朝衆多達官貴婦的家庭醫生;另一方面,又特别關注北京兒童的生活,學生們課餘時玩的遊戲,大街上嬉戲玩樂的孩童,中國保姆給孩子們哼唱的歌謠,都是他觀察的對象。
母親或保姆捏着小孩兒的手指,唱一首關于手指的兒歌。
100多年前的中國,内憂外患,飽受欺淩,但何德蘭發現,孩子們的生活并不寂寞乏味。街頭兒童口中總有唱不盡的兒歌,比如《小耗子上燈台》:
小耗子,上燈台,偷油吃,下不來,哭着鬧着叫奶奶,奶奶趕集還在外。小耗子急得直撓腮,急中生智把頭拍。卷成小球滾下來,搖搖晃晃逃得快。
這首時至今日仍被傳唱的兒歌(版本各異),被何德蘭在《中國的男孩女孩》一書中毫不吝啬地贊美,“比那首英語國家的兒歌《傑克和吉爾》更值得向人們推薦”。
何德蘭特别調查了老北京孩子們所玩的遊戲,他發現這是“一座迄今為止還沒有被人發現的寶藏”,遊戲的種類多到無法統計到底有多少種。孩子們湊在胡同口,隻用木棍、石塊、頭頂的辮子等簡單的道具,甚至什麼也不用,都可以玩得興奮不已、笑聲不斷。
貓捉老鼠、老鷹捉小雞、擊方塊、找金子、跑馬城……這些現在聽來或熟悉或陌生的遊戲,給孩子們帶來了無窮無盡的快樂。他們最喜歡的遊戲之一是“剝蛇皮”。聽名字有點瘆人,其實很考驗小夥伴之間的默契程度。
老鷹捉小雞
孩子們在玩一種競猜遊戲,何德蘭沒有詳細描述這種遊戲的玩法,但孩子們玩起來熱情非常高。
“貓捉老鼠”的遊戲中,需要一個孩子當貓,一個當老鼠,其餘孩子圍成一圈,老鼠在圈裡,貓在圈外,貓要盡力把老鼠吃掉。
沖撞人牆的“跑馬城”遊戲。
孩子們排隊站成一條直線,身體前傾,一隻手從胯下伸到屁股後,抓住後面那個孩子的手,一隻手抓住前面孩子的手,彼此連接形成“人鍊”。接着,所有人開始倒退着走,最後面的那個孩子最先躺下來,他前面的孩子跨過他,繼續後退,也躺下來。就這樣進行下去,躺在地上的孩子正好頭腳相接,而手則一直緊拉着不放,這樣組成一條直線。接着,最後一個躺下的孩子又站起來,他還要跨在仍然躺在地上的孩子上方,其他孩子按順序慢慢站立,直到所有的孩子都站直,松開手,遊戲結束。
“剝蛇皮”,孩子們最喜歡的遊戲之一。
在習慣了玩手機的現代孩子看來,這個遊戲似乎太簡單了,但何德蘭卻看到孩子們玩起來“高興得一蹦三尺高”。
和現代孩子一樣,清末的孩子們也有玩具。雖然沒有奧特曼、變形金剛、芭比娃娃,但在孩子們眼中,玩具一點兒不貧乏。空竹、陀螺、風車、羊拐、泥人、兔兒爺、撥浪鼓、走馬燈、黏土做的哨子、木頭和黏土制成的玩具車,中國官員的家裡還有給孩子玩的成套積木,積木可以拼出“鑿壁借光”“李白捉月”等典故的圖形……
用錫、木頭、黏土制成的玩具車。
中國官員的兒子向何德蘭展示用積木拼出的龍馬
積木擺出的“鑿壁借光”圖形
積木擺出的“李白捉月”圖形
老北京街頭的馬戲和雜耍表演也吸引着兒童的注意力。何德蘭經常看見藝人挑着扁擔或拉着大車走街串巷,在孩子們聚集的地方撂地表演。孩子們看節目看出了很多門道,他們知道每一個動作的難度系數。看狗熊翻跟頭,他們興味索然,因為太容易了;當狗熊站立,用爪子來回轉動将近兩米長的大刀,他們才開始喝彩:“太棒了!”“真是不容易啊!”
老北京街頭的馬戲和雜耍表演很受孩子們歡迎。圖為耍狗熊表演。
街頭的魔術表演者不停地從大桶中變出美味大菜。
童真與樂趣之外,何德蘭還注意到了普通兒童生活中令人心酸的一面。有一首兒歌《小秃兒》這樣唱:
小秃兒咧咧咧,南邊兒打水是你爹,你爹戴着紅纓帽,你媽穿着乍闆兒鞋,走一步趿拉拉,十個腳趾頭露着仨。
如果窮人家的孩子生病了,那就更不幸了。他(她)隻能躺在硬邦邦的炕上,聽天由命。“他吃的東西很粗糙,對一個生病的小孩的胃來說很不适宜。給他看病的大夫可能會很仁慈、和善,但醫術不一定高明。”有一首兒歌唱的就是這種情況:
小女病得重,請來一郎中。郎中把藥開,藥方真奇怪。蚊子肝,跳蚤心,蒼蠅翅膀做藥引。
100多年後的今天,孩子們的生活早已今非昔比。衣食無憂的童年裡,精緻奇巧的玩具取代了樸拙簡單的玩意兒,層出不窮的益智遊戲取代了街頭巷尾的嬉鬧,但不管是哪個年代,孩子們玩樂時的童趣大抵是相通的。
女孩們喜歡玩“找金子”的遊戲,“金子”其實是一堆卵石,擊中卵石最多的人是赢家。
女孩們玩的遊戲“牛尾巴”,有點像老鷹捉小雞,但加入了更多的對話。
來源 北京日報·舊京圖說
文/張永炳
圖/張永炳、高一丁
編輯/楊麗娟
流程編輯 吳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