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假期随着盛夏一同到來,便收拾好行囊,去追求一次詩意豐富的體驗——旅行!
我們從重慶出發,沿317國道經四川進入西藏。
在躍上地理書上的第一階梯川西後,我們便正式進入了“世界屋脊”之稱的青藏高原。 我們一路深入,向拉薩行去。沿途盡是青山與山間流淌的小溪——西藏許多地方人煙稀少,但這并不代表荒涼。
在這裡,最先引人注意的,到底還是山。這麼一個世界全是由山組成的。也許将它稱為山并不準确:你從正面看來确實是座金字塔似的山,但轉到側面看去,卻又是如脊柱一樣起伏綿長的山脈,這條山脈上又有許多山體向兩側伸展出去,形成一座座突起來。突起的山體由山頂為起點以極陡的坡度向下俯沖而下;一定距離後,坡度突然變緩,形成一個與水平角度為30到40度的夾角;再延伸一段距離後,坡度開始變得極緩。因此,竟明顯地分出了山頭、山腰、山腳來。大多山滿身披着草毯——與東部的樹林相比,西藏的樹木少得可憐,有時一座山上出現些零散的樹,好似大大的糕點上撒了些許白糖,這便山上僅有草的特點。這些草讓山的曲線美能充分地表現出來,讓山的曲線更為柔和,更為令人心甯。
有時你會看見山坡上浮着一層黃色——那是野花。衆多的野花夾雜在綠草中,随風而動,也許在山間當一縷清風也是不錯的,在搖曳的野花叢中穿梭是那麼的自由。
遺憾的是我們沒有進入拉薩便改道返程。從318國道歸途的路上。發現了一條叫“格聶南線”的支路,便臨時起意,決定去那看看。
天色将晚,父親便将車停在了一個藏族村落旁的壩子上,決定晚上在這裡休憩——我們開了房車來。
在父親煮飯的時間裡,不一會一群藏族孩子便在這個壩子邊聚集起來,壩子旁有一些沿海城市捐贈的健身器材,他們好似來玩這個的。但我在他們的眼裡看到了好奇,許是在這個偏僻的角落裡,我們一行在他們的眼中總是神秘的。
送了些吃的給孩子們後,他們便十分樂意與我交談。從他們口中我得知,他們也上學,是藏語和漢語同時學,偶爾也會學一些英語;但他們這裡的人是不喝酒的,因為活佛說不能喝酒,不能打架,所以他們就十分遵守。不過在我眼裡,也許這些孩子仍會偷偷
聚起來打鬧。
“你這麼高,多少歲呀?”一個看着十歲左右的孩子問道。
“我?我十三歲。”我回答道。
“哇!你們怎麼這麼高啊!你們那邊的人都這麼高嗎?”這個孩子臉上一臉的不可置信,“我已經14歲了。”
我看着這個14歲的孩子,他隻有我下巴高:“是的,我們班上有些人,比我還高。”
孩子沉浸在驚訝中。
“哥哥,你如果去打架,肯定是我們村裡的老大。”孩子又說道,帶着一臉的敬佩。
聽到哥哥與老大的話語,我不禁笑了,我看着身邊這群黑瘦的少年,我想:我是看着高,也許真要鬥起來還不及他們呢,畢竟他們是生活在高原上的人啊!
笑着将話題扯向另一個方向,不知不覺間但談到了學習成績。“我很厲害的,英語我能考上140分”一個孩子帶着驕傲的語氣反問我能考多少。我很想告訴他,我們的考試比他們難多了,但我最終沒有說出來,我想,這孩子充滿的是驕傲,而不是傲慢。
一番交談之間,我們便與邊上的一家藏民相熟。并去他家作了一次客,臨别時,母親笑着問孩子們想要什麼禮物,等回到家的時候再寄過來。一個8歲和另一個10的男孩,當時就跳起來:“我們想要26号的球服!”
為什麼是26号?因為科比的球服就是26号。
這麼一個地方,雖然缺氧,但并不代表荒涼與貧瘠,這裡有着青山、藍天、白雲,也有着追求與信仰,更有着一種高原的風情。
每當我想到世界上有這麼一個地方,有這麼一片景色存在着,有這麼一群人生活着,他們的時間與我的時間在同步流逝着,我但感受到了旅行的魅力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