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有一本最近蠻紅的書叫做《黃帝外經》,你們有沒有聽說過?現在台灣真是紅紅火火。
它那個裡面有一篇說人有「六髒七腑」才對。
它就說,人的第六個髒是什麼?是「胞胎」,就是子宮。子宮能夠孕育出下一代,難道不是很重要的髒嗎?那它為什麼不能算到五髒裡面?
我們說過,人有五行相推的五的系統;六經穩定結構六的系統;上面還有奇經八脈「八」的系統,那是能量更升級的系統。那這個「胞胎」,你說它是什麼氣?說五行的話,是水火之氣的交融,你說六經也是什麼心經跟什麼經,但是「胞胎」在我們中國人的歸類跟計算裡面,胞胎屬于奇經八脈裡面的「沖脈」跟「任脈」。
也就是「胞胎」這個看起來是「髒」的東西,它的能量來源是更高層的東西,因為子宮其實很偉大,能生出下一代,對不對?所以它的能量是從更高一層的靈魂體來的,所以所以它既不能算五髒也不能算六腑,也不能算到六經,因為它是從更高層次的「八脈」現象化的東西,所以就超脫于這個五髒六腑的結構之外。這是一點。
那另外,《黃帝外經》說,「七腑」應該是有「心包腑」才對,那七腑,心包腑因為跟心重疊了,因為心包腑要在肉身代替「心」髒,所以大家不好意思把它當腑,就不去講它閑話,故意不去為它下定義。
所以心包和子宮都要扣掉。因此,即使人體有六髒七腑的形質,扣來扣去,還是隻剩下五髒六腑──《黃帝外經》裡面有一篇是在講這個東西。
因為《黃帝外經》最近太紅了,我就多講一點閑話好了。
因為現在有非常有名望的中醫師在推廣這個書,說《黃帝外經》一定是真本喔,是當年漢朝失落的書……其實我覺得這話講得太過。
因為《黃帝外經》這部書,現在是取了這個名字所以很聳動,但,這一本書它是從哪裡來的呢?是清朝康熙年間有一位陳士铎,他出版的一本叫做《外經微言》的書。現在出版社說的《黃帝外經》就是那本《外經微言》。那陳士铎的醫術,我們如果以他的著作内容來看,就是我們後來說的「傅青主」的流派。
傅青主是明末清初的人,可能傅青主當年是什麼有一點政治上面的身份問題,有些數據不大方便出版還是怎麼樣,所以有人把傅青主的醫學的内容去交給陳士铎出版,所以陳士铎的什麼《石室秘錄》啦,《辨證錄》啦,那些書都跟傅青主的醫學有相當高的重合性。
平常我在看《傅青主男女科》,如果覺得某個方子好像劑量怪怪的,我就會翻開陳士铎的《石室秘錄》來對一下,因為裡面的證跟方都是重疊的,像是同一本書的兩個版本。
因為陳士铎的《石室秘錄》等于是《傅青主男女科》用另外一個思想邏輯去編排的東西,而陳士铎的《外經微言》,就是《石室秘錄》或者《辨證錄》裡面的髒腑觀念的總綱,所以《外經微言》,講白了就是傅青主的内外科的理論架構,如此而已,就是傅青主那一門的心法。那你說,傅青主的醫術高不高?那當然很高!那他的《外經微言》有沒有一讀的價值?我覺得有啊。
我為什麼會說《黃帝外經》這件事情呢?是因為,現在《黃帝外經》出版了,有一些不太明白狀況的人,就隻看着那本《黃帝外經》就說:「這是中醫偉大的道理!」因為覺得這本是偉大的書,而話題傳開了,而使得有些人就直接去單單讀這本書,這樣子很沒有學習的效益。
你要把《黃帝外經》去跟陳士铎其它的什麼《石室秘錄》等等書合在一起參看,你才知道他講的這些道理,在方劑上要如何運用,這樣才會是一個完整的學習的過程。不然那些虛玄的道理,單獨而言其實沒有什麼意義的。
這是第一點。在學習上面不好。我們說過要「體用合一」,如果你不知道那個理論要怎麼用,你幹什麼要學它?
那另外一點,就是,《黃帝外經》的那個文筆,如果待過中文系的人,一定都曉得先秦兩漢的文字,沒有那些時髦的形容詞,就是沒有哪些個語氣詞,它的那個用字、那個句法、都不是先秦兩漢時代會有的。所以你硬要把《黃帝外經》說成是什麼失落千年再出土的真迹,我覺得太過分了。如果你把這本書丢給中文系的人,馬上就破功。那出版商為了要把它賣得好,于是就炒作成這樣,明曉得它不是真的,也要把它講成真的。我就覺得很過分。──那個出版社推這本書而辦的演講我剛好有去聽,所以會有這樣的感覺。
如果我們要學時方派,就要學《傅青主男女科》,因為《傅青主男女科》是時方派中非常偉大的一環。
那你拿《黃帝外經》來對照看,可以增加你學習的吸收理解,這是不錯的。但是糊裡糊塗地把這種清朝時代的好書說成是漢朝時代的好書……好像有點那個。所以稍微澄清一下。它有它存在的價值,但是跟它是不是漢朝的書沒有關系。
文源:JT
@頭條小助手 聲明:文章圖片來源網絡,侵删。所涉及到各類藥方、驗方僅做信息分享,不作為醫療建議、推薦或指引。有問題可留言,覺得對您有所幫助,記得看後點擊關注,後續内容更好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