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則據說是LVMH大中華高管電話會要點的截圖在網絡上瘋狂流傳。
總結一下,就是說LV會繼續漲價,讓入門級的包包都要漲到“無收入客戶群”買不起的程度,從而剔除掉這些客戶群,服務好高淨值客戶群。
對了,所謂的“無收入客戶群”,指的是個人年收入三百萬以下,或家庭年收入一千萬以下的。
活了二十幾年的POPPY如今才知道,原來自己和大部分打工人一樣,都是“無收入”的啊。
Anyway,任何品牌都存在消費者歧視鍊,咱先不追究這個。
言歸正傳,LV近一年來确實提價過很多次了。特别是今年2月初,LV宣布,由于“生産成本、原材料、運輸以及通貨膨脹的變化”,大部分産品要漲價10%至15%,有些經典款包包售價甚至一夜之間上漲了一萬元左右。
漲價的前一夜,不少人聞風而動,晚上9點半還在LV門店外排隊買包。
其實,過去的兩三年裡,不止是LV在瘋狂提價,香奈兒、GUCCI和Prada等奢侈品牌都漲了很多次。
比如今年1月,Dior的熱門款手袋小号Lady Dior售價上調了13.9%,從36000元漲價到41000元。
Celine的迷你印花腋下包,則在短短3個月漲價2次,第一次從6400元漲到6900元,第二次又漲了500元。
更不要說奢侈品牌裡的老大哥Hermès了,産品價格會在每年1月進行上調,年年不落。熱門包包Lindy的價格在今年從59600元漲到了65300元,一夜之間就是5700元的差距。
而每次漲價前夜,奢侈品門店外都會排起長龍。畢竟,買到它們第二天就能坐享升值,這可不比買基金香多了!
“買基金是消費,買包包才是投資!”難怪有網友如此說道。
POPPY還記得,之前有營銷人士預言,說疫情影響了奢侈品牌的銷售業績,為了擴大消費群體,它們很可能全面降價來吸引中低層消費者。
這下臉打得啪啪響吧,疫情肆虐3年,人家非但沒降價,甚至還要通過漲價來抛棄中低層消費者。
漲價原因呢,确實也和文首的圖片裡說得一樣——為了篩選消費者。
再往深了想,奢侈品在疫情影響下業績疲軟,産品還要動辄提價幾千上萬元,主要有兩方面的考慮。
一方面是能彌補市場損失,銷售數量下降,漲價才能提升業績,這一點和高端白酒的漲價策略很像。
另一方面呢,漲價也是為了維持奢侈品牌的高端性和稀缺性。奢侈品除了使用屬性,還有精神層面的象征——地位、圈層、财力和品味等,能讓使用者和普通人群有效地區隔開來。奢侈品賣得越貴,買不起的人越多,就能證明買得起的人越是“尊貴”。
不過呢,雖然很多人拿奢侈品包包和基金投資相提并論,但前者的流通性還是不如股票和基金。“買包不如買基金”,仍然是一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事情。
POPPY最後來大膽預言一下,照這麼漲下去,奢侈品未來可能會向收藏品看齊,更多營銷自己的保值和收藏屬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