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這句經典指帶兵将領建立權威的一種技術,避免受後方不明戰場軍情人士的掣肘。這是在古代沒有通訊技術的情況下,面對瞬息萬變、機會稍縱即逝的情況下,沒有辦法的辦法。這至理名言,一開始卻是在近似遊戲中得到驗證的,在首次實戰運用中的效果也是特别的棒!不過可惜了兩位愛妃和寵臣莊賈等人的頭顱了。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原意應該出自于孫武的《孫子兵法·九變篇》,曰:“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而首次實戰運用則是出自于《司馬穰苴列傳》:“景公遣使者持節赦賈,馳入軍中。穰苴曰:‘将在軍,君令有所不受。’問軍正曰:‘馳三軍法何?’正曰:‘當斬。’使者大懼。穰苴曰:‘君之使不可殺之。’乃斬其仆、車之左驸、馬之左骖以徇三軍。”孫武和司馬穰苴是同時代人,首次驗證和運用實踐這句至理名言的情形有所區别,一個是在吳國做遊戲中得到驗證,一個是在齊國大軍出征中得到實踐。
遊戲中得到驗證,是孫武做的。原本是遊戲之事,結果當成真的玩了。當時齊國内亂,滿腹經綸的孫武在齊國不得志,便跑到吳國,向吳王推銷自己的“十三篇”。吳王對此有點懷疑,于是,讓孫武領着300宮女演練看看,這群宮女在孫武的三令五申地嚴格要求後,依舊嘻嘻哈哈,尤其是以兩個吳王愛妃為首的兩組宮女,總是嬉鬧不聽将令。孫武下令斬殺領隊的兩個吳王愛妃,吳王派人持節杖要求赦免。孫武說軍中無戲言,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仍然将兩個吳王愛妃斬殺了,這一下沒人再敢不聽指揮了,很快就将這群宮女訓練得像正規部隊一樣。
司馬穰苴的“将在軍,君命有所不受”是實戰運用,是在臨危受命中獲得了真正的實踐。司馬穰苴,本來姓田,名穰苴。田氏家族在齊國是名門望族,田氏家族的老祖宗叫陳完,是陳厲公的兒子。齊桓公時,陳國發生内亂,陳完為避禍跑到了齊國,改姓田氏,所以司馬穰苴也稱田穰苴。到了齊景公時,晉國進攻齊國的阿城和甄城,同時燕國又侵略齊國黃河南岸一帶,齊國軍隊全線大敗。齊景公為此十分憂慮,寝食難安。危急時刻,大夫晏嬰向齊景公推薦了田穰苴。齊景公對田穰苴進行了面試考核合格後,任命田穰苴做大将,領兵抗擊晉國和燕國的軍隊。田穰苴覺得自己剛被起用,大家難以信服,請求齊景公派一位有身望的人做監軍,齊景公就派自己的寵臣莊賈擔任這個職務。
莊賈出任監軍,也算是得到了重用,三朋四友及同僚們都跑來錦上添花,免不了舉杯暢飲一番。第二天也要十裡長亭送别一下,這就耽誤了與田穰苴約定好的集合出征時間。當莊賈到了軍中大營,便被拿下問斬。這消息傳到了齊景公哪裡,于是就出現了前面引用這句經典語錄出處的文字,把事情搞成了火上澆油。
齊景公派出使者拿着國君的信物要求赦免莊賈,使者的馬車奔馳進軍營,穰苴說:“将領身在軍中,(即使是)國君的命令也有些不便接受。”問軍法官:“軍營中車馬奔馳該怎麼辦?”軍法官說:“依軍法該斬。”使者大為恐懼。穰苴說:“國君的使者不可殺。”于是斬了使者的仆從,砍斷了馬車車廂外左邊的直木,又殺了左邊那匹拉車的馬,并且向全體将士展示。
田穰苴說話算數,治軍有方,有法必依,鐵面無私,個個精神振奮、鬥志昂揚。晉國的軍隊聽到這個消息,不等交戰,就吓得慌忙退走了。燕國的軍隊聽到這個消息,連忙從黃河南岸退到了黃河北岸。齊軍乘勝追擊,收複了所有的失地。齊軍凱旋時,齊景公和文武百官都到郊外迎接,按照禮節慰勞全體将士。齊景公不但沒有為殺莊賈的事怪罪田穰苴,而且還拜他為大司馬,讓他執掌齊國的軍政大權。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這句至理名言,在最初的兩個案例中,孫武和田穰苴都雙雙獲得了圓滿的成功。孫武遊戲做完,達到認可,後與伍子胥指揮大軍,經過五次大戰,隻用了十幾天時間,就攻克了楚都郢。田穰苴在用莊賈的頭祭了刀後,他也全面施展了自己的才華,收獲了應得的榮譽。隻是可憐了吳王的兩位愛妃和齊景公的寵臣莊賈,還有使者的仆從以及那匹不懂人間世事的馬。俗話說:不經巨大的犧牲,不會有偉大的事業。這就是曆史的另一面冷酷。(文/蔡驷 圖/網絡) (圖如有侵權,請告知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