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很多家長都曾講過:老師經常說我家孩子很聽話,怎麼孩子一到家就胡攪蠻纏?
你早上到學校會看到什麼?孩子們各司其職。門口有檢查儀表的值日生,校内有清掃、澆花、除草等等的值日生,甚至你還會聽到紅領巾廣播台的廣播......孩子們見到你,都會禮貌地問聲:“阿姨好!”
在想想自己家,鬧鐘響了半天你還不想起床,孩子還在自己房間打呼噜或者說夢話。你催了好幾次,孩子隻是哼哼幾聲。離上課隻有半小時了 ,你才猛然起身,拽起孩子洗漱。沒有早餐、房間内亂七八糟、甚至孩子的書包還沒整理好......
家确實是溫馨的港灣,但溫馨的同義詞不是無序和雜亂。家也該是有規矩的地方。
我們再來看别人的家。
晚上到了睡覺時間,孩子還在迷戀電視。媽媽隻說一句:“現在8點了,寶貝該做什麼了?”孩子立刻關掉電視洗漱睡覺。早上鬧鐘想起,孩子應聲而起,洗漱、整理房間、擺餐具。與此同時家庭各個成員也都在有條不紊的做事情,早餐時間一起早餐。然後上學、上班,一切都井然有序。
為什麼差距會這麼大?因為規矩!你的家沒規矩,所以孩子的行為沒有導向,更因為家長本身的行為就是十分茫然的。
家庭也是一個社會縮影,有規則意識和責任感的家長,良好的家庭氛圍和秩序培養出來的自然是規則意識和責任感都很強的孩子。所以,規則意識和立規矩對于家庭來說相當重要。
03
規矩怎麼立?家庭會議民主讨論。可以把家裡需要做的事情列表呈現,家庭成員無論大小先主動選擇力所能及的任務,然後大家舉手表決。通不過的再讨論直到達成一緻意見。過段時間,如果有不合理的可以再開會民主調整。
這樣可以保證每個成員的積極參與度,也有利于規則的執行。重要的是培養了孩子們的規則意識、責任感、自律性、安全感等。
04有位媽媽說,有天晚上家裡來了客人女兒玩瘋了,臨睡才想起寫作業,一直寫到了11點。我們可以想想,這種無秩序狀态肯定會像多米諾一樣影響孩子接下來的生活。要想調整過來肯定得大費周折。我們隻需要一張生活慣例表,列出各個時段孩子需要做什麼就OK了。這就像給孩子的行為确定了坐标,來客人了也不例外,該做什麼看牆上的表格就可以了!
怎麼,你不行動是想看下我們的慣例表?好吧,上圖!
一位媽媽和寶貝的慣例表 (圖片來自網絡)
媽媽和孩子一起努力效果會更棒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