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是需要放棄的某些東西,需要付出的最大代價,不是負面感受。代價是什麼,有多大;而要付出的代價取決于社會評價,從商鋪選擇、租金收益,到個人的選擇、工作收入,都是如此。
我通常以為工作代價,就是承受工作的枯燥無聊、辛苦挫敗等。可經濟學告訴我,一個新角度,工作的代價是為了這份工作,放棄了的其他工作中,最有價值的一個。成本就是放棄了的最大代價。
比如工作帶來的收益,正面感受 金錢獎勵是90分,工作中枯燥無聊的負面感受,大概50分,真正的幸福感就是40分。其他工作中,有個正面感受 金錢獎勵,大概70分,負面感受10分,真正的幸福感就是60分。選擇了40分的工作,就是放棄了60分的工作。
這個就是成本,那麼,人的成本呢?我的生命,我的工作,我的選擇,成本是什麼呢?經常說,走自己的路,讓别人說去吧。可實際上,生活在這個社會,尤其是由别人構成的社會,決策不受别人影響,做夢。
在選專業時,父親說這樣,姑媽說這樣,姨媽說那樣;選工作時,這個公司的待遇這樣,那個公司待遇那樣,第三個公司都不一樣,怎麼選?決策不受别人影響,不可能。真正影響自己收入、選擇、個人價值的,是社會評價。
問題:請告訴我,你為了滿足自己的興趣,在職業選擇上付出了多大代價?
我的答案是不知道,準确說沒有。小時候學渣,沒有好好上學,年少的時候,外出打工。從沒想過興趣的問題,沒有為興趣做過努力,沒有專門培養和練習。現在想來有些失望,很多人說現在小孩,各種興趣班,太多壓力太大,時間太緊,又苦又累。
可我反而很羨慕這樣,這為愛好打開一扇門,讓未來有更多可能。當然其實現在也不晚,隻是看到這個問題才發現,興趣原來距我這麼遠。但還是有興趣的,是寫作,雖然寫的一般,但想要繼續寫下去。
成本≠錢,成本還有其他,比如時間、精力等,決策時,不單要看到錢,還要看到錢以外的其他成本。大多數時候,中間商在降低成本,而不是增加成本,中間商之間的競争,會使總成本降到最低。
作為女生,前兩年很喜歡買衣服,知道淘寶上便宜,就在淘寶上買,對比十幾家之後,決定買那個最便宜的。實際上,在這個行為和決策中,除了金錢成本之外,還有時間和精力成本,加到一起,總成本遠遠比,打開淘寶看到的第一個就買,要高很多。
小時候很恨門口的小賣部,覺得它讓我拿出了所有的錢。特别黑心的是,進價2毛的賣1塊,賺錢好多,而且還不講價。慢慢長大了,才知道。
一個行業,最初時,有一段時間是暴利的,隻要沒有特别的壓制,市場最終會趨向于,穩定。行業裡所有的商人,成本和利潤會維持在一個範圍,不會太多,因為招狼,吸引強大的對手;不會太少,少了會有部分退出,優勝劣汰。
隻要制度寬松,允許足夠多的中間商出現,市場一定趨近于,成本降至最低。巨頭也是這樣,尤其是行業裡的寡頭,會不斷地降低成本,提高門檻,以備後來的競争對手。
問題:今天很多科技産品,價格都在越來越便宜,包括電腦、電話等;但藥品價格卻一直很貴,當中真正的原因有哪些?
個人感覺藥品價格一直很貴,有以下4個原因。
1關稅,部分藥品有專利,國内對其征收關稅,而關稅是由供給方和需求方共同承擔的;
2中間商,嚴格的遏制,打擊黑代理,制度的嚴格,讓中間商不能充分競争,進而無法降低價格;
3藥品價格管制,固定的價格,随着人工、物料的通脹,其實已經低于成本,不賺錢了,為了不賠錢,隻能降低質量或尋找替代品;
4消費者容忍限度大,哪怕藥品質量不太好,處于對疾病的恐懼,也能接受。
其實主要是中間商和價格管制。
以上,謝謝欣賞。觀點來自《薛兆豐的經濟學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