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在曆史上很長的時間都被稱為“秦”,在西周後期,秦始皇的祖上非子替周王室養馬有功,周孝王将“秦”(據說曾在今天的甘肅省天水東南)這塊土地封給了他,秦國也成了周的附庸。公元前771年,犬戎攻破了西周的都城鎬京(今陝西省西安市長安區鬥門鎮一帶),殺周幽王。秦襄公率領人馬攻打犬戎,立了戰功。次年他護送周平王東遷雒邑(今河南省洛陽),又立新功。平王便封他為諸侯,将陝西岐山以西的土地賜予他。這樣,秦國統管了陝西省的部分地區。秦穆公時。國力強盛,又打敗了東方的晉國,占領了整個關中。由此可見,由于陝西其地春秋時為秦國,所以簡稱“秦”。
而陝的由來和曆史變遷有關,在今河南省三門峽市陝州區西南,有一個叫做陝原(陝陌)的地方。周朝初年,周公與召公以此劃分領地,分陝而治,“自陝而東者,周公主之;自陝而西者,召公主之。”
中國北宋時期設置陝西路,治所在京兆府(今陝西省西安市)。轄今陝西省和甯夏回族自治區長城以南,秦嶺以北及山西聞喜縣以南、河南陝縣以西、甘肅東南部泾原、渭川二道地區。熙甯五年(1072年)分為永興軍、秦鳳路二路。元豐元年(1078年)又并為陝西路,八年(1085年)又分為永興軍路、秦鳳路二路。但習慣上仍稱此二路為陝西路。
元朝時,陝西屬于陝西行中書省,西安地為安西路、奉元路。明朝設立陝西承宣布政使司,改元朝的奉元路為西安府,“西安”之名即由此而來。清朝,分陝西承宣布政使司為陝西布政使司和甘肅布政使司,後發展為陝西省和甘肅省(含甯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