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風俗,春節過後正月初五乃是“神落天”的日子,實為初四夜。
天上的神在春節前回天庭去,春節後又回到人間各伺其職,稱為神落天。每天神落天的時候,廟裡便是擠滿了善男信女,迎接正神歸位,更為全年求平安而來。有說潮人迷信,我卻說是一種信仰,心安則理得,法律可以制約人的行為,信仰卻可以端正人的靈魂。所謂舉頭三尺有神明。
在潮汕地區,凡是道教廟宇,在神像前幾乎都有一到數對筊杯,佛教寺廟偶爾有之。潮汕民間信仰中,凡是求簽,均需要向神明擲筊确認。“筊杯”簡稱“杯”,故潮語“擲筊”又名“跋杯”。然而筊杯并非僅在廟中使用,家中有供祖先神主者,往往也會備有一對筊杯,如果是向新逝的死者神位求問問題,不能使用“筊杯”,隻能用兩枚硬币。如掃墓等情況,臨時需用之時,亦可以二枚相同之硬币代替。
“跋杯”流程
(一)向神佛禀明
請筊時,雙手合掌杯筊置放于掌心中,先向神佛禀明自己的姓名、出生年月日時、年齡、住址,以及祈求神佛聖示指點的事由,一次以一事為原則。禀明叙述時,應條理分明,簡單扼要,避免羅嗦冗長而失去重點。
(二)請神佛聖示
禀報完畢後,先暫候數十秒鐘,讓神佛有所時間斟酌一番,接着才進行擲筊的動作。擲筊時,頭額微低雙手捧筊,杯筊平、平呈蝶狀;高舉至眉心間;再往上拋投才掉落地面,就是一般所謂的「投空擲地」。
1.請筊時,雙手合掌杯筊置放于掌心中,禀明個人資料和事由,一次以一事為原則。
2.預備擲筊時,頭額微低雙手捧筊,杯筊平、平呈蝶狀。
3.雙手捧筊高舉至眉心問。
4.杯筊往上拋投才掉落地面,即是所謂的「投空擲地」。宜特別留意的一點是:擲筊請示以一次為定,不可一而再、再而三,非擲得聖筊不得,如此執着行為已然失去清淨心、虔誠心,這種不正确的執筊方法所得結果,已變得無意義。同時宜注意,相同的事由,須待一段時間後才可以再請領聖示。
(三)執筊結果有三種:
「聖杯」:呈現一凸、一平,表示神佛聖裁「對、好、可以」。
「陰杯」:呈現凸、凸,表示神佛聖裁「不對、不好、不可以」。依行天宮傳統,凡是重大事情獲陰筊時,不宜于短期内再請筊。
「笑杯」:呈現平、平,表示陳述不清楚無法裁示。另外,若信衆明知機緣不具足,仍然抱持請示看看的心态;或信衆自有主張、已有定數,實在是多此一問的情況下,都會獲得笑筊。
“跋杯”的目的在于請求神佛指點迷津,從而走上人生正确道路,同時啟迪内在智慧,沉澱錯綜複雜的思緒與安撫徬徨不安的心靈,信之則靈,不信則泯。
來源:柴房彙
聲明:本文不代表我們的觀點,僅供讀者參考。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進行删除。 南澳百事通團隊,緻力于傳播潮汕文化,宣揚潮人精神,也不遺餘力的提供汕頭南澳島的住宿、餐飲、遊玩等服務。來南澳島不知道怎麼玩,可咨詢小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