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馬雲在演講中說:“我們相信十年以後中國三大癌症将會困擾着每一個家庭,肝癌、肺癌、胃癌。肝癌,很多可能是因為水;肺癌是因為我們的空氣;胃癌,是我們的食物,有多少人30年以前知道我們身邊誰誰誰有癌症,那個時候癌症是一個稀有的名詞,今天癌症變成了一種常态。”
2020年即将到來
那麼馬雲的“預言”是否已成現實?
癌症離我們已不再遙遠
據2019年1月國家癌症中心發布的全國癌症統計數據(2015年登記資料)顯示,2015年中國惡性腫瘤發病約392.9萬人,死亡約233.8萬人,平均每天超過1萬人被确診為癌症,每分鐘有7.5個人被确診為癌症。近10多年來,惡性腫瘤發病率每年保持約3.9%的增幅,死亡率每年保持2.5%的增幅。
肝癌、肺癌和胃癌三大癌症,在統計中均名列前茅。
雖然2013年距今尚未十年,但馬雲所描述的景象已實實在在發生了。在今天,我們已逐漸習慣在自己身邊時不時冒出癌症這一名詞,更可怕的是,這種以往高發于50歲以後的重疾,近年來逐漸開始出現年輕化的趨勢。
那麼馬雲所提到的空氣、水和食物問題,是否真的是導緻癌症發病不斷上升的罪魁禍首?
癌症是一種成因複雜的疾病
01
喜吃高鹽飲食、熏制和腌制食品、嗜酒、常吃黴變食物、長期接觸煤煙、油煙、煙草(二手煙和三手煙)、氡氣污染這些因素确實屬于緻癌風險因素。但這并不意味着,隻要接觸這些因素人們就會患癌。所謂風險終究不一定會發生。
02
有的癌症與病毒感染相關(如乙肝病毒-肝癌)、有的與長期慢性炎症相關、有的因攜帶易感基因而發病率大增(如BRCA基因突變-乳腺癌和卵巢癌)、有的因細菌感染增加風險(如幽門螺杆菌-胃癌)。此外職業病損害、過量放射線照射等因素,也與癌症發病風險相關。
在諸多緻癌因素中,年齡增長才是更重要的緻癌因素
據國家癌症中心發布的《2017中國城市癌症數據報告》顯示,40歲之後,癌症發病率會快速上升,80歲達到高峰,預期壽命85歲時,累計患癌風險為36%。
我們或許可以找到幹淨的水源,用口罩和空氣清新器改善吸進肺中的空氣,吃綠色無污染的健康食材,但年齡的增長,誰都無法改變。
因此随着年齡的增長,癌症篩查十分有必要,更多的國民應該樹立早篩意識的。到那時,即便癌症已成為常态,但中國人不再會是“談癌色變”的“新常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