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筆須有轉折之妙,點畫線條當以方圓兼備為佳。姜夔《續書譜》中說:方者參之以圓,圓者應之以方,斯為妙矣。
轉筆和折筆是改變筆鋒運行方向的兩種旋轉運筆形式。
“轉以成圓”,“折以成方”:轉筆是書寫圓筆的技法;折鋒是寫出方筆的技法。
其藝術效果是圓筆點畫不露棱角,方筆點畫方正,棱角分明。兩者都是書法點畫線條外形上呈現的基本形狀,也是區别書法風格的重要特征。一般情況下,楷書用折法較多,行草書用轉筆法多。行草書的轉筆法源于篆書,故是中鋒圓轉,線條自然圓潤,不過圓轉之筆,要圓中見方,不能一位用圓,如篆法,見圓兼方,可得剛柔相濟之趣。所以,姜夔《續書譜》中說:然而方圓、曲直,不可顯露,直須涵泳一出于自然。如草書尤忌橫直 分明,橫直多則字有積薪、束葦之狀,而無蕭散之氣。時參出之,斯為妙矣。
【轉筆】即筆鋒變換運行,圓轉處不出方角,轉時注意提筆動作,行速均勻,自然調動筆鋒,筆力中含,婉轉流暢。
轉筆不是轉動筆管,而是指筆鋒左橫面旋轉運動。在起筆收筆的轉折處,筆不停駐,用力均勻、順勢轉鋒,寫出沒有方折棱角的混圓點畫。
如王羲之《蘭亭序》中的“己”字中的“浮鵝鈎”的中段。此處采取了提筆圓轉動技法。所以在圓轉處線條細且以中鋒運筆。轉筆開始前和轉筆後都有一個非常細微的用筆變化,使得線條富有節奏感。
【折筆】筆鋒翻折,變向運行。用筆至折處,筆鋒略提至折上角,然後迅速翻筆,折筆之後中鋒運行。。
折筆同轉鋒的運筆形式差不多,隻是在起筆、收筆或行筆的轉折處,要頓筆折鋒,寫出點畫線條方整剛勁,鋒芒棱角。
行書多以圓轉代替方折,但偶用折筆,更顯剛柔相濟之美韻。
“同”字的橫折豎鈎的折肩處就是折鋒技法,用筆如折钗股。其形态輪廓内方外圓,沉勁入骨。折鋒用筆雖然以剛勁為美,但不能過猶不及,要方圓兼備,也不能太生硬了。
【鈎挑】即在原本有鈎的筆上增加附鈎,使之與下一筆畫相呼應,也是一種承前啟後的筆法。與牽絲不同的是,鈎挑形斷筆連,筆畫簡捷明快。
鈎挑的挑筆之前,用筆要到位,筆力不能虛弱,戒用筆不到,要用筆豐實力健,不能一帶而過。
行書中的“鈎挑”,用筆要自然不可做做,所以,在臨摹前一定要進行精準的分析,将運筆路線理解清晰,做到運用在心,臨摹時要一氣呵成,以取得筆意暢達的藝術效果。
在書法中,轉和折筆法對點畫線條的節奏和氣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節奏方面,改變了點畫線條單一的呆闆局面,特别是由轉和折在交互變換的過程中形成的線條,更具有無窮的藝術魅力,也使得點畫線條的氣韻更加生動和豐富多彩,意味隽永,使得書法的點畫線條避開了幾何狀的形體和單一的線條美,而更趨于自然美的韻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