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新學年開學儀式剛結束,又遇到疫情了。
上學期的開學儀式之後,也是同樣的劇情,看來還是不宜開學,囧~于是,又開始了居家等待。
一一爸發朋友圈,感歎隻上了三個月就升了中班,大家也很奇怪,怎麼就中班了。我也沒解釋清楚,其實不過是羅老師中杯大杯特大杯的概念轉換,實際上不過是小小班升小班而已,隻不過名稱上叫中班了。
去年報名,今年2月才開始上小班,遭遇疫情停學,複學三個月後迎來了升班的新學期。反正老師也沒更換,孩子還是原來的孩子。
至于這小班到底學了什麼,其實我們也搞不清楚。每日看監控倒是很歡樂。
班裡最初還是一盤散沙,上課滿地跑,午睡時一些小孩還不能正常睡覺。現在基本上都可以穩穩地坐在自己的椅子上聽老師講課了,睡覺也是一拍就犯困。
老師也會拍一些視頻發給家長,吃飯睡覺上課玩,基本構成了一一在幼兒園裡的主要内容,而且她在幼兒園裡的表現跟在家裡完全不一樣。
在幼兒園裡吃飯基本可以自己吃,吃什麼都可以,反正也不清楚自己吃的是什麼。大部分時間都能光盤,自覺交盤子。在家就隻會張嘴等着,這個不愛吃,那個不好吃,吃多少全看心情。
在家裡,若是要她表演個什麼,是一萬個不願意。在幼兒園跟着老師跳舞,手指操,奧爾夫音樂,幾乎可以調動渾身上下每一個細胞。從視頻上能看得出來她真的是全身心投入,根本不是在路上走三步就要抱一抱的嬌小姐。
在路上遇到同學,雙方像指認犯罪現場一樣跟自己的家長說:那是我們班的。此後便不再交流,仿佛不認識一樣。
可老師發來課間休息的視頻,兩人拉着手一起跑,一起耍,一起騎車,仿佛是家長耽誤了兩個人的友誼。
在一一口中,她的好朋友也換了四五個了,反正當天跟誰好,跟誰玩都是不固定的,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說好就好。
前一陣子課堂上的教材返回來,才發現原來課本都是分級閱讀故事,附帶貼紙塗畫連線題。不知道老師是怎麼講故事的,一一是很喜歡這些故事的,回到家裡還願意再聽我們再講一遍。老師說一一能獨自完成連線題,事實上她在家沒少折騰那些所謂的左右腦智力開發題。
又返了幾張繪畫和手工作品,不知道是怎樣的一種創作過程。問起來,每一幅都能講一講創作過程,看起來還是很享受手工制作和畫畫的過程。
之前還撈過泥鳅,算是自然體驗課吧。小班小朋友人手一個小水桶一條小泥鳅帶回家,一一說是老師幫她撈的,被我們放生到河裡,為此還哭了一小會兒。
此後一段時間特别喜歡去人工湖裡撈小魚,我指揮,她等候,一網能撈上兩三條比螞蟻還瘦的小魚。
朋友們也問我,一一在幼兒園都學了什麼,其實即便是固定的課程,如英語、平衡車、體能、舞蹈,我們也不知道她到底都學了什麼。
比如平衡車課,老師似乎已經放棄了教學大綱,變成了無限騎行課,大家一圈一圈地騎,沒有孩子細聽老師講動作要領。至少一一從來沒說過老師在講什麼,上課就是戴好頭盔,找到一輛高矮适宜的車就開始騎行。回家後隻會跟我描述今天騎什麼顔色的車,誰誰騎車時摔倒了。
比如每次英語課,都會把當天學的單詞發給家長。我們也不強求,偶爾問一問,會就會,不會就算了。一一偶爾也會說出一兩個新單詞,讓我們驚喜一下,就像偶爾背出來一首兒歌一樣。
前一陣子還背了一通《三字經》,三個字基本沒背錯,就是位置都颠倒了。雖然我們不怎麼希望她太早背這些東西,不過她對幼兒園老師教的内容還挺感興趣的。
家長對于孩子上幼兒園總是有不同的要求,有人希望能學到新知識,有人希望能培養好習慣,有人希望孩子學會融入集體,當然也有家長隻希望找個穩妥的地方看孩子。
我們的要求則更低,在幼兒園過得開心就行,這也是放學之後,我們會經常問一一的,今天在幼兒園過得開心嗎?此前我們問一一,在幼兒園學了什麼,基本上也不好好回答。
我們想,這大概就像是大人上班累了一天,回到家還要彙報今天的工作内容。實在是太厭煩了,所以,幹脆啥也不問學了什麼,隻問開心與否,沒準兒還有驚喜。
一一通常都說很開心,隻是對她來說,在幼兒園裡玩和在家裡玩是課題分離的兩件大事兒。
回到家裡往往還要繼續瘋玩,在幼兒園看了動畫片,也想回家看。在幼兒園聽了故事,回到家也要繼續聽故事。
到了洗漱睡覺時間,總是不想去睡覺,仿佛上幼兒園耽誤了她日常玩的時間,她要搶回屬于自己的時間。說明上幼兒園還是挺耽誤她的人生課題的。
當然,上幼兒園可能學好,也可能學壞。比如班上小朋友有什麼壞習慣,也容易影響到别人,一一原本不愛啃手指,到幼兒園也學别人啃手指頭。
遇到這種情況,也是沒辦法,什麼好習慣,壞習慣,對于孩子來說完全沒概念,隻能先自由,等自覺。
這個階段一一就像《江湖》裡的張學友,還在叛逆期。說了你又不聽,聽了你又不懂,懂了你又不做,做又做錯,錯又不認,認又不改,改了你又不服,服了又不說……
所以,别問孩子在幼兒園學什麼,學什麼不重要,學不學,也用不上大人。上幼兒園的關鍵,不就是開心嘛!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 END -
#親子##幼兒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