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基百科對獨角獸企業的定義為:獨角獸(英語:unicorn)是指成立不到10年但估值10億美元($1 billion)以上,又未在股票市場上市的科技創業公司。威音資本認為通過合适的收購兼并(Merge & Acquisition),可以讓企業從估值不到十億美元邁向百億美元。
本文盤點日本十大行業市值龍頭企業,尋找日本上市企業中與未來中國企業、中國市場發展有關的代表性行業市值龍頭,不難發現它們均完成一些收購兼并(Merge & Acquisition)活動。本文來自威音資本,作者:賀永慧,共同作者:VIKKI’S CORPORATION 株式會社,代表取締役由本達彌,以下是億歐智庫為您帶來的精選分享:
1-電氣機器:傳感器的尖兵——KEYENCE
在東證一部上市的 KEYENCE,成立于1974年5月27日,于1989年在東證一部挂牌成功,至今已經上市30年。截至2019年4月30日,市值達到8.4兆日圓(以彙率110計算,相當于764億美元),屬于“電氣機器”類股的市值龍頭。
主要是FA(Factory Automation, 工廠自動化)各種傳感器的主要制造商,産品類别包括FA傳感器,測量儀器,圖像處理設備,控制和測量設備,以及用于研究和開發的分析設備。它與制造業中超過25萬家公司建立了業務關系,包括汽車,半導體,電子和電氣設備,通信,機械,化學品,化學品和食品。在45個國家的200個地點開展業務。采用内部開發生産外包的無生産線經營(fabless),可以安裝在機器人上的圖像識别/理解,以及物體識别技術(robot vision,就是機器人視覺)等 。
KEYENCE公司是依賴于自身的産品與技術、滿足客戶多種需求的直銷通路獲得業務的發展,在物聯網主題還不是太熱絡時,KEYENCE也能維持穩定的獲利率,持續在傳感器領域鑽研,一旦遇上一個契機,就能放大資産周轉效益,提高資産周轉率。盡管沒有通過M&A活動增加競争力,但是KEYENCE公司本身就是最好的競争力,M&A活動自然不熱絡,或者KEYENCE是通過直接招募優秀的人才來達到獲取關鍵技術與優質産品的好表現。
2-汽車:汽車界跳舞的大象——TOYOTA
在東證一部上市的TOYOTA,成立于1937年8月28日,截至2019年3月31日,市值約1924億美元(以彙率110計算),屬于“汽車”類股的市值龍頭。
TOYOTA是日本排名第一,全球第三大汽車制造商的巨頭公司。該公司的長處是除了它本身的力量以外還有與Denso,Aisin Seiki和Toyota Industries等具有國際競争力公司的鞏固系列關系。
目前在中國和一些資源國家的銷售額雖然下降,但綜合銷售量為897.7萬輛,比上年增加1萬3千輛(0.1%)。在日本境内銷量下降,但亞洲和歐洲支持的海外銷售量增加4萬2千輛(0.6%)至675.1萬輛。截至2019年3月的财年中,雖然銷售額增加,但由于未實現的持分證券評估損失的影響,淨利潤下降。另外不能忽視的是金融業務的收益,該項業務總收入額21,535億日元,營業利益為3,228億日元,盡管占該公司總收入比率較小,約為7%,但對營業利益的貢獻率不小,約為13%。
汽車行業确實正在面臨如MaaS和CASE等重大轉變。在豐田也社長本身認識到,這轉變是在一百年内遇到才一次的那麼重大創新,并且他已經宣布了把公司從“生産汽車的公司”改變至“提供與移動有關的所有的服務的公司(Mobility for All)”。
如2016年在美國設立作為豐田研究人工智能的據點“豐田研究院(Toyota Research Institute(TRI))”,或者投資于Uber等的先行投資,代表該公司已經開始正式展開為了未來轉換至新業務模式的行動,同時TRI的投資子公司Toyota AI Ventures已經設立1億美元的Venture Fund(創投基金),而且又計劃設立另外1億美元的創投基金,此舉導緻TOYOTA加速與将來能夠提供移動領域的創新的公司創建長期關系。
3-精密機器:精密機械的一道光——HOYA
在東證一部上市的HOYA,成立于1944年8月23日,截至2019年3月31日,市值約253億美元(以彙率110計算),屬于“精密機器”類股的市值龍頭。
HOYA給人的第一印象可能是以生産水晶玻璃餐具和飾品為主的企業,其實是在1941年作為生産當時算尖端技術的光學玻璃的第一家專業制造商而創業的(2009年水晶業務結束)。跟随技術創新以及通過業務轉讓和收購實現的技術多種化,HOYA産品的供應範圍擴展了從支持半導體和數字機器行業的電光學到眼鏡、隐形眼鏡和内窺鏡等保健和醫療的衆多領域。不過,可以認為一直堅持以“光”作為業務的核心的姿勢是它穩定發展過來的基礎。作為代表性的産品,除了上述之外,還可以提及用于白内障的眼内人工晶體,用于半導體制造的掩模坯料/光掩模(Mask Blanks,Photomask),制造液晶面闆的光掩模等。
不考慮規模大小的觀點而從業務的目标來看,可以說HOYA是個利基市場的領先公司。此外它還擁有企業風險投資的部門,以醫療領域為中心也緻力于對初創企業的投資。在過去的發展模式和這些投資業務上可以看到對投資而吸收外面的技術和功能很積極的一種企業風格。
在2019年3月期結算,總收入,淨利潤都增加,而且淨利潤連續2财年達到過去最高。淨利潤的增長率達到23%的高水準,其中掩模坯料(Mask Blanks)的銷售的貢獻度高。因為掩模坯料的利潤率高,因此這産品在利潤率和銷售量都發揮出了效果。
HOYA的這道光可以說是掌握了行業發展的基礎,特别是從鏡片的角度,可以用在多樣化的行業及産品上,因此收購的對象也各有不同,包含垂直和水平整合都有,令人驚豔的是HOYA的淨利潤率非常好,财年2017及2018年維持在約18%,2019年超過20%。
和Keyence的不同在于,Keyence并不太通過收購擴張,因此Keyence的淨利潤率雖然比HOYA高(這個還是涉及到市場地位等其他因素),收入增長比率也高于HOYA,但是ROE卻沒有HOYA好(依據2019年公布數據,HOYA的ROE為21.08%, Keyence為15.23%。
4-機械:給世界制造更好的空氣——Daikin
在東證一部上市的Daikin(股票代号6367.JP),成立于1934年2月14日,截至2019年3月31日,市值38,017億日圓(以彙率110換算為約346億美元),屬于“空調制造”類股的市值龍頭。說到Daikin,要從它是一家空調制造公司開始認識,它的競争對手主要是家電商,不同的是Daikin專注于空調産品。
HOYA一直以“光”為經營核心,Daikin則是一直以“空氣”為經營核心。經營方式雖各有不同,但核心不變的經營姿态就是最強大的力量。
Daikin早在成立公司之前就開始研究氟系制冷劑,并于1935年成為日本首家成功生産出氟碳氣體的公司,也因此樹立了該公司在氟系相關領域的化學優勢地位。截至2019年3月的财年,Daikin在化學業務的營業利潤率為16.2%,比空調的10.7%高出了約5.5%。因此與空調業務銷售份額的90%比較,Daikin在化學業務方面的銷售份額雖僅約8%,但對公司的整體獲利貢獻确實不容小觑。
在空調業務上,Daikin在中國的銷售額達到3,420億日元,占全地區的16%,雖然規模小于北美(5,695億日元)和日本(4,493億日元),但其利潤率高于其他地區。為了減少中國經濟放緩的沖擊,Daikin計劃在2019财年(截至2020年3月)啟動中國線上銷售業務,并與中國的内部裝飾商合作,以拓展二手房領域的銷售市場;而在中國以外的市場,Daikin也計劃擴張在印度和東南亞等新興國家的業務(也包含高利潤的化學業務)。而在化學業務上,Daikin預計在2022财年之前,投資1,000億日元于半導體制造部件的氟碳樹脂生産,将其産能提高一倍。
最後介紹Daikin的經營理念是“以人為本的管理”,有共享的基本想法,接受失敗并重新挑戰,換句話說就是“不管過程,追求最後做到”。在這樣的風格之下,該公司與大阪大學合作設立公司内部大學,自2018财年開始,從每年新招聘的員工中挑出100人,在兩年內不必工作(不影響薪水)并于内部大學學習人工智能和數據分析,以培養人力資源保持長期成長。
5-醫葯品:守護健康的制藥巨頭——TAKEDA
在東證一部上市的Takeda,成立于1925年1月29日,截至2019年3月31日,市值約7.08萬億日圓(以彙率110換算約為643.18億美元),屬于“醫藥品”類股的市值龍頭。
Takeda是目前在70多個國家擁有業務基礎的日本最大全球制藥公司,包括合作夥伴的渠道在内,約于100個國家銷售藥品,核心業務專注于消化系統疾病、罕見疾病、血漿分劃制劑、腫瘤學(癌症)和神經科學(神經精神疾病)領域。
相信對于武田制藥,大多數投資者關注的話題為日本有史以來最大的海外并購案-武田制藥以約6.2萬億日元收購愛爾蘭制藥巨頭Shire。收購案完成後武田制藥的合并營收将超過3萬億日元(收購對2018财年結算的影響隻有一部分),使武田制藥躍升為全球第八大的制藥公司。
武田制藥通過收購Shire來彌補在罕見疾病和血液制劑領域的弱點,同時通過積極的業務出售來減少有息債務,包含部分Shire帶來的項目中的非核心領域項目,例如最近發表的幹眼症藥和手術補片,這兩筆交易将分别帶來34與4億美元。
由于收購Shire,武田制藥在2019财年一整年計入Shire的營收貢獻後,預計銷售額将增加57%,至3.3萬億日元。同時,本次收購也是個很大的挑戰,武田制藥CEO于5月14日宣布,由于收購Shire,在2019财年(截至2020年3月)上的最終利潤(國際會計準則)将為虧損3,830億日元,而同期(2018财年)為盈餘1,091億日元,同時也是近五年來的第一次虧損。
制藥公司最大的風險是新藥開發,主要有兩個原因:(i) 藥物從研發到上市販售的時間非常長。據日本藥品制造商協會稱,需要大約9到17年的時間,開發成本為百億日元甚至更高,并且即使花費這麼多時間和金錢,也無法保證能生産出可獲利的藥物;(ii) 來自仿制藥廠的價格競争。當藥品的專利期結束,其他藥廠可以立即上市該藥物的仿制藥或生物仿制藥,讓原研藥失去收益上的優勢,因此制藥公司必須不斷地開發新藥,以獲得穩定收益。最近,有些公司開始使用AI,從現有藥物中尋找新的應用,減少開發時間與投資金額,是制藥行業頻繁出現聯合開發、收購和業務出售的主要原因之一。
制藥公司獲得外部研究成果和技術的方法大概有兩種:一個是收購公司,當标的公司擁有與該公司不同的銷售渠道、擁有多個熱門或有潛力的藥品專利,或者擁有該公司需要的技術時,為了擴大将來的業務,可能考慮收購;另一個方法為建立夥伴關系,主要為增加藥物多樣化與提高開發效率,以聯合開發名義分擔開發成本并分配營銷權。
6-化學:日常生活的伴侶——KAO
在東證一部上市的花王株式會社,以下簡稱花王,成立于1887年,截至2019年3月31日,市值約3.98萬億日圓(以彙率110換算約為362.26億美元),屬于“化學工業”類股的市值龍頭,如果分類為日用品等的話感覺更合适,但日本的标準産業分類中沒有此分類,因此被視為化學工業類,同時它也是日本國内最大的家居用品公司。
花王于1890年開發出高品質的國産家用香皂,并于1932年運用肥皂技術開發出“洗發劑”,是日本首家推出”洗發精(Shampoo)”的公司,之後“Shampoo”這名詞也迅速普及了起來。該公司的收入比率是,化妝品,護膚/護發,人體保健,織物和家庭護理等日常消費品業務占大約80%,油脂産品和特種化學品的化學業務大約20%。
1934年,花王利用具備科學性并合理的方式對家務雜事展開研究,建立了“家庭科學研究所”,并且通過講習會等積極進行與消費者的對話,讓大衆認識該公司的産品,也成為自創業以來約130年,讓花王能穩坐日本最大家庭用品公司的堅固基礎。
于2006年收購佳麗寶後,花王在化妝品業務方面,躍升至僅次于資生堂的日本第二大公司。收購佳麗寶後,花王尊重其經營自主權,并沒有進行完整的資源整合,但在2018年1月首次重編集團組織,整合花王和佳麗寶的生産和銷售系統,因此未來很有可能逐漸發揮潛在的協同效應,讓花王的獲利更加效率化與合理化,特别是化妝品業務利潤的提升。
在公司财報業務分類中,花王的收入來源平均分布在該公司五大業務中,分别為(i) 化妝品業務、(ii) 皮膚和頭發護理業務、(iii) 保健業務、(iv) 臉部護理和家居護理業務及(v) 化學業務。在2017-2020年度的4年中期經營計劃中,預期2020财年其化妝品業務銷售額将超過3,000億日元,營業利潤率提升至10%,相比2018财年化妝品銷售額約為2,800億日元,營業利潤率為9.9%,以一個大公司的标準來說,這增長幅度直覺上并不高,但是在競争激烈的化妝品領域裡,對一家規模已經達到第二大的企業來說,這目标的确有一定的難度,可以視為該公司經營層對化妝品業務充滿期待的指标。
在化妝品業務以外的消費品領域,花王藉由多樣化的品牌形象融入消費者的生活模式,提高附加價值,目前已擁有3個年銷售額達1,000億日元的品牌:嬰兒尿布“Merries”;服裝洗滌劑“Attack”和護膚産品“Biore”。另外,在沒那麼多投資人關注的化學業務上的銷售額約為3,100億日元,相當一家中型化工企業。該業務在日用消費品的開發中,提供充分的基礎研究力量,是該公司的潛在優勢。
7-其他制造業:玩轉IP——BANDAI NAMCO
在東證一部上市的Bandai Namco,成立于2005年,截至2019年3月31日,市值約1.15萬億日圓(以彙率110換算約為104.55億美元),屬于“其他制造業”類股的市值龍頭,擁有許多知名的IP(Intellectual Property,卡通形象等知識産權),例如高達(Gundum)、七龍珠、航海王(One Piece)......等,并以”IP本位”的方針來最佳化旗下作品的價值,提供相關的産品及服務。
Bandai Namco是于2005年由視頻制作公司BANDAI與遊戲開發及娛樂(Amusement)設施管理公司NAMCO兩家公司合并成立的控股公司,推動“IP核心戰略”,通過在最佳時機提供利用IP發揮該公司産品和服務的協同效應,将IP價值最大化。
長期以來,透過公司内部開發出來的IP與從外部引進的IP産權,讓該公司擁有許多知名的IP,形成強大優勢。目前的五個業務部門分别為:(i) 由Bandai公司率領的玩具業務(Toys and Hobby);(ii) Bandai Namco Entertainment公司率領的網絡娛樂業務(Network Entertainment);(iii) Bandai Namco Amusement公司率領的遊樂設施及遊戲機台業務(Real Entertainment);(iv) Bandai Namco Arts率領的動畫及音樂業務(Visual and Music Production)與(v) Sunrise公司率領的IP制造業務(IP Creation),一起圍繞著共同的IP,進行開發與銷售相關的IP産品,例如:玩具、電玩、電影等,IP産品銷售将加強IP的人氣,再将這些人氣轉化成相關産品的更多銷售,因此業務部門和IP部門間是相輔相成的關系。
玩具業務的GunPla(Gundum Plastic模型)截至今年4月的出貨量是驚人的超過5億件,從1980年7月開始銷售至今已将近39年,種類超過2,000種,至今GunPla仍然很受歡迎,其中一個原因為多數高達消費者在兒時成為粉絲後,一直持續熱衷于相關産品,而當年紀漸長後成為”高端消費者”,因為他們的财力能購買更高階的材料、更精密設計的高檔GunPla。2018财年在以中國為中心的亞洲Gundam等玩具銷售的增長,整個玩具業務的營業利益增長了50%,達到217億日圓。此外,IP發揮作用不僅在玩具業務,在近幾年來也成為智能手機遊戲領域的支柱。在IP别的銷售額上前五名是七龍珠、高達、ONE PIECE、假面騎士和超級戰隊。
Bandai Namco雖然經常重複進行并購和業務轉移等,但大部分是随着調整業務結構,将子公司和附屬公司合并和轉移,并沒有很多與外部的并購。通過合并,Bandai和Namco把優勢結合起來,不斷地進行高效率的組織結構與營運狀況優化,産出這亮眼的經營成績。
截至2019年3月的财年合并結算上,淨利潤比上一财年增長17%至633億日圓,連續三個财年淨利創新高。然而,根據公司預測,截至2020年3月的财年的淨利潤将減少21%,由633億日圓降至500億日圓,總收入額也将減少2%至720億日圓。公司解析的原因為“遊戲的業務環境變化很激烈,而且新遊戲的開發成本也先行于它的銷售。” 雖然也有金融市場相關人士認為公司本身的預測太保守,但鑒于在一年內變化的可能性時,公司的說法客觀來說并不算太保守。
總體來說,在前段列出的IP都是過了全盛時期且仍然受歡迎的卡通産品,但它們還能持續帶來多久的收入的确是個風險因素,畢竟亞洲其他國家的卡通IP興起所帶來的威脅的确不可小觑。因此,該公司為了繼續穩步增長,必須不斷産生新的IP,持續注入開發資金;同時也要增加受歡迎的IP數量來強化公司的護城河,而收購海外當地IP可能使成本上升。
8-食品:日本唯一的煙草公司——JAPAN TOBACCO
在東證一部上市的Japan Tobacco ,成立于1949年,截至2019年3月31日,市值約5.23萬億日圓(以彙率110換算約為47.55億美元),屬于“食品”類股的市值龍頭。煙草被歸類為食品可能讓人有點意外,但它是在這類别的超大型企業,集團擁有超過64,000名員工。
Japan Tobacco的業務分為三類:煙草業務,制藥業務和加工食品業務。
1985年,該公司由于煙草業務的衰退,建立了新業務:制藥業務部門和食品業務部門。在制藥業務方面,1998年收購鳥居(Torii)制藥公司作為子公司,加強制藥業務的國内基礎。Japan Tobacco負責研發,而鳥居制藥公司負責制造,銷售和推廣。
在加工食品業務方面,該公司于1999年收購了旭化成的食品業務,并于2008年把擅長冷凍食品的Katokichi也作為子公司(2010年改名為Table Mark)。提到業務多樣化的方面,該公司還做過漢堡連鎖店、飲料業務、口香糖生産和銷售等等,但目前這些業務都已經退出,或許是因為這些業務并無法展現預期中的協同效應。
接下來簡要說明該公司經營情況。由于日本吸煙人口減少與健康意識增強等原因,煙草的需求一直下降,并迫切需要尋找新的收入來源,然而,新業務尚未成為第二大收入支柱。因此,該公司在把收入來源擴展到全球市場的方針下陸續收購海外煙草業務,但是,不得不說這些措施並未改善該公司的收益。煙草業務銷售額雖然不是急速但确實一直下降。
以近5年的變化來看,2014财年國内煙草業務的收入為6,859億日元,而海外煙草業務的收入為13,280億日元;而5年後的2018财年國内煙草業務的收入為6,214億日元,海外煙草業務為13,123億日元,可以看出在煙草業務方面,日本和海外的收入均有所下降,而海外業務的收入份額從66%略微增加至68%。考慮到未來全球各地導向健康主義或外彙波動等可能性,可以說海外市場份額高也是一種風險。
另外在日本通常被稱為電子煙的RRP(Reduced-Risk Products)領域,據該公司的猜測,其在RRP市場占有率隻有21%,雖然出售新款、新模式等緻力于追趕,但在目前階段還落後于領先的菲利普莫裡斯(當今世界上第一大煙草公司)。這些經營現況是在整個管理指标上很清楚地顯示出來。
然而,因應2020年舉行的東京奧運會,東京都政府已經決定推出相當嚴格的吸煙規則,使放棄吸煙的人急速增加的可能性大增。無論如何,煙草業務目前逐步變成夕陽産業,該公司需要迅速提高煙草以外業務的利益份額,特别是海内、外的煙草業務衰退幅度是否會大于新業務的獲利增長。在2018财年整年的三個業務的收入額比率結構是煙草業務為88%,制藥業務為5.2%,加工食品業務為8.3%。
9-非鐵金屬制品:支持社會基礎的電纜巨頭——SUMITOMO ELECTRIC
在東證一部上市的SUMITOMO ELECTRIC——住友電氣,成立于1920年,截至2019年3月31日,市值約1.17萬億日圓(以彙率110換算約為10.64億美元),屬于“非鉄金屬制品”類股的市值龍頭,同時也是日本最大的電線電纜制造商。
于1897年成立住友伸銅廠後,成立住友電線制造所,并于1920年改制為股份公司、1939年更名為住友電氣工業。在成立至今的約120年間,該公司雖然一直靠自主研究、開發、應用的技術發展過來了,不過,所有技術、産品的根源都是120年前在住友銅工廠開始的裸銅線制造技術。
目前來看業務領域擴張到主要五個業務。第一個業務是汽車相關業務,該公司指出應用于汽車的線束占全球市場的份額是27%,使該公司成為世界巨頭之一,第二個業務是信息通信相關業務(光數據連接設備,光纖電纜等)、第三個是半導體(陶瓷加熱器,化合物半導體基闆等)等電子相關業務、第四個是能源(聚光型太陽光發電設備,氧化還原作用蓄電池等)、基礎建設(超電導電線,架空電線等)等環境能源相關業務,尤其在光纖等通信基礎設施方面在世界上具有領先優勢。
這些主要業務在表面上各自獨立,但如前述那樣實際上都有關聯性。簡單介紹怎麼進行技術擴張:起初利用銅線技術開發電力、通信電纜、電子線、應用電線的特殊拉絲技術生産特殊的金屬線,并自己制造拉絲上需要的拉絲模具來開發超硬材料,利用這種粉末冶金技術進入燒結(*1)産品和金剛石産品等非電線領域,從銅線導體技術開發化合物半導體和超電導線材;從被覆材料等絕緣技術開發電子束照射産品、橡膠和塑料産品;以及将原應用關于制造電線的控制技術和傳輸技術業務延伸到系統電子的領域,經過不斷的技術開發與應用延伸,發展成現今的五大業務。
從2018财年到2022财年的五年中期經營計劃“22 VISION”上清楚地顯示了公司的具體業務狀态和未來目标:“加強以及擴張五個現有業務部門”和“通過創新進一步增長”,以這兩則作為中心的支柱,并為了實現這兩則目标,推動“進一步加強制造能力”、“提高全球性存在感“、“頂尖技術的創造/加強”這三項重點措施的增長戰略。
五個業務部門以及其加強策略目标是:
(1)汽車相關業務:力求成為以線束為核心的巨型供應商。
(2)信息和通信相關業務:力求成為在大容量網絡和互聯互通(interconnect)市場的領先供應商,并緻力于加強光纖和光纜等光學元件,與擴大寬帶設備的銷售。
(3)電子相關業務:目前主要産品為電子線,柔韌印刷電路闆(FPC)等的制造與銷售,計畫成為以可移動終端和移動體電子工學為中心的高功能布線與高功能零件/材料領域全球性龍頭供應商。
(4)環境能源相關業務:成為環境能源相關的産品和系統的全球供應商。
(5)産業材料相關業務:利用世界頂級材料技術,力求成為全球高性能、高功能産品的全球性供應商。
在該經營計劃中的加強措施上,引人注目的是“超級/主要供應商”和“高功能/高性能”這兩個詞,計劃中強調了好幾次,也明顯地反映到經營數字中。
10-服飾零售的霸主:優衣庫——FAST RETAILING
在東證一部上市的Fast Retailing,成立于1963年,截至2019年7月9日,市值約6.778萬億日圓(以彙率110換算約為616億美元),屬于“零售業”類股的市值龍頭。
Fast Retailing四個主要業務
Fast Retailing經營特色
Fast Retailing海外業務增長
Fast Retailing并購行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