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關系其樂融融
春節期間,姐妹聚在一起免不了會聊孩子聊教育。
老三說她剛上一年級的兒子說在學校裡上課時想媽媽都想得哭了,問媽媽,你就不想我嗎?媽媽說上課你好好聽課啊,想媽媽幹啥呢?然後老師經常反應她兒子上課老走神,字也寫得很浮躁,根本靜不下心來聽課或做作業。剛上一年級一個學期下來學習掌握程度大概在80%左右,還有20%就在走神和慌亂中溜走了。
老二她的小女兒,也是剛上一年級,對學校的各種規矩就是不适應,學習不上心。班主任上了兩堂課就義正言辭地告訴家長,你女兒是沒有聽課能力的,我教了那麼多年的書,會不會聽課,上一堂課就知道了。
天哪,這些都是什麼老師啊!哪有這麼快就給一位剛上學的一年級小朋友貼這些負面标簽呢?都說人生隻有蓋棺才能定論,7歲的小朋友,人生都還沒開始呢,就這樣草草地下結論了。作為老師,難道不知道這樣随意貼标簽,将會給孩子造成怎樣的影響嗎?
我推薦她們看《窗邊的小豆豆》這本書。因為這裡面有值得所有老師、家長和孩子都看一看最真實孩子的心聲。它是由日本作家、主持人、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親善代表大使黑柳徹子所創作的兒童文學作品,主要講述了作者上小學時的一段真實的故事:小豆豆(作者)因淘氣、上課搗亂走神(沒有聽課能力)被原學校退學後,來到巴學園。在小林校長的愛護和引導下,一般人眼裡“怪怪”的小豆豆逐漸變成了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巴學園裡親切、随和的教學方式使這裡的孩子們度過了人生最美好的時光。
值得家長、老師、孩子一起讀的書
裡面有幾段話,特别值得我們做家長的銘記和回味。
“校長先生不停地對我說“你真是一個好孩子”,一直到現在,這句話是怎樣激勵着我、支持着我啊!它對我的鼓舞無法估量。如果我沒有進入巴學園,沒有見到小林先生,恐怕無論我做什麼,都會被貼上“壞孩子”的标簽,被自卑的心理包圍,不知道該怎樣做才好。可能就會懷着這種無所适從的心理,直到長大吧?”
“不要把孩子們束縛在老師的計劃中,要讓他們到大自然中去。孩子們的夢想,要比老師的計劃大得多。”
孩子在他漫長的人生中,會有無限的可能。碰到一位好老師,是多麼幸運的事情啊!也是多麼困難的事情啊!既然這樣,那麼就讓我們父母自己努力學習,嘗試來做孩子的小林校長。在孩子的童年時光,給他播下一顆善良的、具有偉大的、深遠意義的生命種子。
兒童教育先行者李躍兒說:孩子是一顆蘊含生命力的種子,它有自己的發展使命和成長方式。
不同的種子,其發芽、開花、結果的時間、方式都不同,如果不能順應天性自然而然發展,被人為破壞的話,孩子就無法成長為理想的人。可我們做家長總少了那份定力,被現實所随波逐流着。等一個循環過後,回過頭來時,很多時候發現家長和孩子都失去了初心和靈性。
小林校長說:“無論哪個孩子,當他出世的時候,都具有優良的品質。在他成長的過程中,會受到很多影響,有來自周圍環境的影響,也有來自成年人的影響,這些優良的品質可能會受到損害。所以,我們要早早地發現這些“優良的品質”,并讓它們發揚光大,把孩子們培養成富有個性的人。”
尊重天性,讓孩子成為他自己,讓孩子把自己與生俱來的優良品質發揚光大。真正地做到因材施教,揚長避短,那麼我們和孩子都将會是人生赢家。
孩子都是天真無邪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