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節”,為每年的農曆九月初九日,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易經》中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兩九相重,故曰“重陽”。因日與月皆逢九,故又稱為“重九”。古人認為九九重陽是吉祥的日子,古代民間在重陽節有登高祈福、秋遊賞菊、佩插茱萸、祭神祭祖及飲宴求壽等習俗。
登高賞秋與感恩敬老是當今重陽節活動的兩大重要主題。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
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
遍插茱萸少一人。
譯文:
獨自遠離家鄉難免總有一點凄涼,每到重陽佳節倍加思念遠方的親人。
遠遠想到兄弟們身佩茱萸登上高處,也會因為少我一人而生遺憾之情。
賞析:
這首詩是作者在重陽節因思念家鄉的親人而作的。王維家居蒲州,在華山之東,所以題稱“憶山東兄弟”。寫這首詩時,他大概正在長安謀取功名。繁華的帝都對年輕的士子來說雖有很大的吸引力,但對一個少年遊子來說,畢竟是舉目無親的“異鄉”。在自然經濟占主要地位的封建時代,不同地域之間的風土、人情、語言、生活習慣差别很大,離開多年生活的故鄉到異地去,會感到一切都陌生、不習慣,感到自己是漂浮在異地生活中的一葉浮萍。表達了作者對家鄉親人的思念之情。
當今社會競争壓力日漸增大,人們為了生存,不得不外出工作,正所謂“有工作的地方沒有家,有家的地方卻沒有工作,他鄉容納不下靈魂,故鄉安置不了肉身”。
02. 醉花陰宋·李清照
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銷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譯文:
薄霧彌漫,雲層稠密,煩惱在白天無休無止,香料在金獸香爐中燒完了。又到重陽佳節,天氣變涼,我在輕薄的紗帳裡躺着,半夜的涼氣就開始浸透過來。
在東籬喝酒一直到黃昏以後,淡淡的菊香染透雙袖。怎麼能說不銷魂呢,西風卷起珠簾,我比那菊花還要消瘦。
賞析:
此乃一篇相思之作。上片寫霧氣蒙蒙,濃雲稠密,漫長的白晝讓人備受煎熬,孤寂讓人難以承受;下片寫重陽一個人喝酒,無奈感歎,人比黃花瘦。李清照的相思,情凄切而景哀憐,相互襯托,互相依照,達到一種特殊的藝術效果。
《醉花陰》,原名《漱玉詞》,傳說由濟南李清照故居前的漱玉泉得名。漱玉泉是濟南七十二名泉之一,清澈見底,泉水自池底湧出,溢出池外,跌落石上,水石相激,淙淙有聲,猶如漱玉。相傳李清照早年曾在泉邊洗漱。李清照和趙明誠夫妻恩愛。這首詞就是他們婚後不久,李清照思念外出的丈夫所作。
借重陽佳節,祝願異鄉的遊子身體健康,工作順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