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任何一位愛車人士和4s店工作人員是最懂車的人,但懂車并不代表能識破賣車商家的小心思。都說“買家不如賣家精”,血淋淋的例子不斷向我們驗證這句話是正确的。這不最近就有一位4s店的總監花了17萬喜提自家新車,上路還不到一個星期就發現了車輛斷斷續續出現了“貓膩”。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近日湖北某地的楊先生向記者求助,在4s店他花了17萬在買了一輛雪佛蘭之後,上路還不到一個星期,才發現這輛新車原來是被人動過手腳的“舊車”,而在發現問題後卻沒有任何一名工作人員出面維護他作為消費者的權益。
原來楊先生是當地某汽車銷售公司的售後技術總監,由于從事這個工作比較有優勢,再加上對自家公司比較放心,在買車當天隻是簡單的查看了外觀,也沒有試車,就在确認沒有瑕疵之後把車子提走了。但沒想到才短短一個星期的時間,問題就一個接着一個的來了。
楊先生說:“車拿到手駕駛過一段時間才發現車身很多處的油漆都有瑕疵,而且我發現不僅工作台被拆過,就連4個車門和都有被拆過的痕迹。”說着楊先生向記者展示了車門旁邊螺絲被扳手扳過痕迹,而且顯示多處細微處沒有噴漆。
楊先生作為專業的4s店工作人員本以為買車可以十分放心,但沒想到一輛“新車”會藏有如此多的貓膩。本想着自己作為售後技術總監,在向公司負責人反映情況後能馬上得到妥善解決,可結果卻事與願違。
在和4s店負責人通話過程中,負責人表示:“隻要你能找到證明這輛車确實有被人動過的痕迹,但凡出現問題我一定會做出解決,該更換的更換,該賠償的賠償。”聽了這番話後的楊先生經過多方尋找,委托了一個鑒定公司進行了初步的鑒定。
檢測報告顯示車門有明顯拆卸痕迹,随後楊先生在第一時間将這份鑒定報告提供給了該公司負責人。但是公司負責人卻不認可這份鑒定報告的法律效力,并表示不會和楊先生進行協商,最終隻能等待法院的判決而接受處理。楊先生也是一言難盡,接下來準備走司法程序來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此事一出,引起了衆多網友的熱議,有的網友表示:一般自己買自己售賣的産品都不會做仔細檢查,這也往往給了别人可乘之機。但為什麼偏偏能購買到一輛問題車?想必這背後的套路更深。也有的網友表示:專業的總監都吃了大虧,那些在4s店買車出問題的老司機可能要直接哭了。
筆者觀點:
雖然買家不如賣家精,但作為正規的4s店來說,在一定程度上為了賺錢已經喪失了道德,竟然連自己公司的同事都欺騙。明眼人一看就是輛問題車,說得好好隻要驗證出問題就賠償,結果鑒定書擺在面前又翻臉不認人。連自己人都欺騙,要是一個無關的消費者遇到了同樣問題後會得到怎樣的态度真是不敢想。
所以不要看在自己是技術流的份上,買車時就大意,任何消費者在買車時都應認真試車,仔細查看,免得花了高價換來的卻是無窮的禍患和索賠無果的态度。
為什麼在正規4s店買到了“注水車”?希望有關部門能嚴查,消費者也要上心,不要因為一時大意而自掏腰包花了冤枉錢。
今日互動話題:大家買到問題車如何解決?
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