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每日頭條
/
生活
/
運河第一城遊玩
運河第一城遊玩
更新时间:2024-11-11 12:46:54

編者按:悠悠運河,聯通南北。京杭大運河以3200公裡的綿延,串聯起南北沿河數十城,成為南北文化交融的獨特載體。

古鎮的興盛,蘊含了哪些文化,又為當今提供了哪些價值?今起,浙江新聞客戶端杭州頻道推出《愛上大運河 千年古鎮行》欄目,從北京出發,沿着運河一路抵達杭州臨平,探尋沿線古鎮保護、傳承、利用大運河文化的深厚底蘊,講述水鄉之畔的時代故事。

運河第一城遊玩(千年古鎮行從臨平到張家灣)1

“杭州碼頭裝大米,一纖拉到北京城。”

一句俗語,道出了大運河極為重要的漕運作用,也道出了兩座城市以河為媒形成的曆史淵源。

作為最早的“物流”方式,封建王朝當權者以其為基礎,建立了将各地物資輸往都城的漕運體系,也造就了兩岸亘古不滅的人間煙火。

于是,這個秋天,我們從大運河南端的臨平出發,首站來到千裡之外、京杭大運河最北端的通州張家灣古鎮,尋找漕運文化背後的繁榮。

(一)

因漕運而興

運河第一城遊玩(千年古鎮行從臨平到張家灣)2

微縮版永通古橋上的石闆清晰可見。橋上,兩隻毛猴扶着欄杆看着橋下的水,另外一隻則斜倚着欄杆眺望遠處,顯得怡然自得。岸上,四隻毛猴兩兩一組擡着木材,送往碼頭。一隻毛猴挺着肚子,吃力地推着一車粗大的木材。周圍賣冰棍的、吃西瓜的、喝茶看書的、夾着公文包坐洋車的……每一個細枝末節中,都充滿着生活的氣息。

這是土生土長的通州人、京味兒毛猴第四代傳承人張鳳霞手中創作的漕運景象。在這一幅幅文化的縮影中,昔日漕運碼頭熙熙攘攘、商賈雲集的繁忙景象再現。

查閱古籍,通州,取“漕運通濟”之意,曆史上曾是四方來貢、漕運物資的水路必經之地。因潞河(北運河)、涼水河、肖太後河、通惠河在這裡彙合,張家灣自古以來就是水陸重要碼頭。

《漂來的北京城》一書中記載,從明代中期起,北運河淺澀,大部分漕船不能抵達通州城下,隻能停泊在張家灣附近,再從張家灣運送至京城。運河之上,漕船、皇船、駁船、官船、客船、商船、附近居民售賣蔬菜果品的小船,你來我往,成千上萬艘各類船隻彙集河上。

作為京杭大運河北起點上重要的水陸交通樞紐和物流集散中心,張家灣也被譽為“大運河第一碼頭”。

運河第一城遊玩(千年古鎮行從臨平到張家灣)3

大運河南端,位于杭州北部的塘栖古鎮之于江南地區也有重要意義。“迨元以後,河開矣,橋築矣,市聚矣。”曆朝曆代以來,塘栖均為杭州市的水上門戶,也是聞名遐迩的“魚米之鄉、花果之地、絲綢之府、枇杷之鄉”。

擁河而立,千百年來大運河奔流不息,悉心哺育着塘栖這座小鎮,使其成為蘇、滬、嘉、湖的水路要津和商賈衆聚、文化昌盛的江南名鎮。作為“江南十大名鎮之首”,塘栖也一度承載着繁華。

尋根溯源,臨平與通州還因漕運有着一段淵源。

據塘栖史料挖掘者虞銘介紹,塘栖地标廣濟橋,也正是因漕運而生。廣濟橋始建年代不詳,已無從考證,據說橋建成于唐代寶曆年間。到了明朝弘治年間,橋塌,百姓來往均靠擺渡,每逢風高浪急,總有人落水遇難。此時,甯波義士陳守清挺身而出,籌資建橋。

因所需資金甚巨,陳守清便搭乘便船至京城,以鐵鍊束縛自身向來往官民募捐。此事驚動了官府,太後、太子紛紛助金賜銀,朝廷命官也紛紛解囊,使陳守清募得巨款,曆時九年,終于建成了這座七拱長橋,時為公元1498年。

而後,這個京杭大運河上僅存的一座七孔石拱橋,創造了全新的發展機遇。

從某種角度而言,塘栖最早的城鎮文明,得益于京杭大運河的哺育。

(二)

南北融合的文化

運河第一城遊玩(千年古鎮行從臨平到張家灣)4

“遠看通州城呀,好大一條船,高高燃燈塔呀,是條大桅杆,鐵錨落在哪啦?張家灣喽……”張家灣古鎮裡,尋着北調南腔、中氣十足的叫喊聲,一曲原生态“運河号子”再次唱響。

喊号子的人叫常富堯,已經79歲的他,是通州區文化館退休人員。從1987年開始,常富堯就收集和整理大運河的曆史文化。其中,最讓他滿意的就是收集到10個種類、22首通州運河船工号子。

過去沒有機械的時候,船隻啟程或靠岸都要靠纖夫拉,号子則是提示大夥兒一塊使勁的信号。

曾經的運河河面上,漕船千帆首尾相接,河岸上船工被稱作“十萬八千嚎天鬼”。他們口中整齊劃一的運河号子,指引着漕船起錨、立桅、搖橹、闖灘或是貨物出艙。

運河船工号子從出現到消亡,正是契合了漕運的興衰。

多年研究之下,常富堯發現,在運河北首通州,本地的船工号子還有四個鮮明特色——水穩号兒不急,詞兒帶通州味兒,北調兒含南腔兒,閑号獨一份兒。

所謂“北調兒含南腔兒”,就是通州運河船工号子也含有南方民歌的音調。這在速度較慢、曲調平緩的号子中,表現得最明顯。“出現這樣的現象與漕運本身相關。運河号子也是在這樣的曆史契機下形成的。”

運河第一城遊玩(千年古鎮行從臨平到張家灣)5

漕運的興起,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地緣界限,促進了南北文化的溝通交流。

在塘栖,至今仍盛傳關于乾隆皇帝的故事——京杭大運河航線上的運輸業空前繁榮,無數的江南美食、茶葉、絲綢、工藝品……沿着這條水路由南至北,運往皇城。是年,乾隆皇帝乘坐龍舟從北京出發,沿運河南巡。據說,乾隆皇帝六下江南,有三次是在塘栖登陸,自此以後,文人墨客跟風而來,紛紛為塘栖吟詩作畫,留下各種作品。

時至今日,在水北街東街的禦碑亭中,依然可見由乾隆皇帝所題詞的乾隆禦碑。而今日的禦碑碼頭,也正是曾經乾隆皇帝下腳之地。

經考證,乾隆南巡考查江蘇、浙江、安徽三省交納皇糧情況時,查得蘇、皖兩省積欠額巨,而浙省未予拖欠。為表彰浙省,皇帝大筆一揮,蠲免浙省地丁錢糧三十萬兩,并将“聖谕”刻石,曉谕官民。如今,乾隆禦碑也成為一段厚重的文化記憶。

“門市相向鎖長虹,畫舸奔雲趁晚風。蕭歌聲喧春夢杳,兩廊燈火映溪紅。”南北文化的碰撞,為昔日塘栖帶來了輝煌。

(三)

續寫昔日繁華

運河第一城遊玩(千年古鎮行從臨平到張家灣)6

盛也漕運,衰也漕運。

元初,北京城物資匮乏,修建北京城、紫禁城等所用的大量建材和物資都要從南方調運。正因當時所有貨物都集中在張家灣上岸,坊間甚至有“先有張家灣,後有北京城”一說。

嘉慶七年(1802年),京東大水患,上遊洪水導緻北運河改道,河道在張家灣上遊甩尾東去。一夜之間,一直作為北運河漕運樞紐的張家灣遠離了運河。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天津到北京鐵路開通,北運河停漕,通州城也開始衰落,由州降級為縣,張家灣也不複往日輝煌。

時過境遷,曾經的熱鬧場景不再。随着最重要的漕運功能消失,運河古鎮也面臨着由盛至衰的變化。

如何再續古鎮繁華?南北兩端,臨平和通州,在保護和發掘漕運文化上,似乎更加心有靈犀。

此前公布的《北京城市副中心張家灣古鎮地區規劃綜合實施方案》提出,通過全維度曆史沿革梳理,挖潛張家灣古鎮四大曆史文化價值。未來的張家灣古鎮地區,将定位為古今記憶交彙地區、漕運文化展示窗口、文化功能融合節點和文化旅遊休閑勝地,為北京環球影城主題公園及度假區提供重要補充,形成一動一靜、錯位互補的發展格局。

千裡之外的臨平區,也為大運河這一IP賦能。目前,臨平區已印發《臨平區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暨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方案》及三年行動計劃,以“文化為魂、科技賦能”為抓手,圍繞“環境再造、文化再生、産業再興”整體建設目标,深入挖掘以塘栖段為核心的運河文化。

臨平區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将按照“河為線,城(鎮、園)為珠,線串珠,珠帶面”的布局理念,立足大運河(臨平段)文化資源分布,着力構建“一核一城兩翼四區四片”。

此外,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臨平段)建設中的大運河科創城,是臨平融合科技與文化的一次探索。科創城将圍繞“文化 科創”雙賦能,聚焦數字文化、數字貿易等新經濟領域,加快總部研發類和都市創業類項目落戶,通過人口結構、産業結構、城市空間的根本性變化,高标準打造生态、創新、人文融合發展之地。

古鎮新貌,運河南北,再現通達盛景。

,
Comments
Welcome to tft每日頭條 comments! Please keep conversations courteous and on-topic. To fosterproductive and respectful conversations, you may see comments from our Community Managers.
Sign up to post
Sort by
Show More Comments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