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麗同款潮鞋?金證券記者 江芬芬 過去的2017年,無疑是傳統鞋業巨頭的夢魇當年百麗黯然退市,達芙妮年虧7.3億元關店1009家,星期六上市九年首現虧損……尤其是,鞋跟高度在7.6厘米(3英寸)及以上的高跟鞋銷售額下滑最快素來喜歡買買買的女人們,難道不在鞋上花錢了?,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百麗同款潮鞋?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百麗同款潮鞋
金證券記者 江芬芬
過去的2017年,無疑是傳統鞋業巨頭的夢魇。當年百麗黯然退市,達芙妮年虧7.3億元關店1009家,星期六上市九年首現虧損……尤其是,鞋跟高度在7.6厘米(3英寸)及以上的高跟鞋銷售額下滑最快。素來喜歡買買買的女人們,難道不在鞋上花錢了?
打折促銷來得有點早
近日中午,《金證券》記者來到位于南京新街口的一家大型百貨商場,讓人意外的是,如今鞋品的打折促銷來得有點早。
當記者走過百麗旗下幾大品牌店,櫃台人員熱情地招呼着,“新款涼鞋5-6折,可以試試!”記者随意查看了幾雙女士涼鞋的價格标簽,價格多在千元以上,打完折的價格為五六百元左右。一旁的星期六力度更為兇猛些,涼鞋5折後還能再減50元,算起來大概四五百元左右能帶雙鞋回家。除了價格下台階,現在鞋業品牌也玩起了高科技。比如百麗專櫃就擺放了一台3D掃描儀,可以免費測量腳型、獲取報告。
與記者同行的張女士表示,印象中以往涼鞋大規模的打折促銷,大概在暑假期間,“現在竟然5月底就開始了。”即便如此,張女士逛了一圈後并未看中任何一款鞋,反而是直奔另一家商場的某國外鞋業品牌,“這個牌子常年不打折,但價格比打折後的國内品牌還有低,最關鍵的是顔值高、穿着舒服,我已是它家的忠粉了。”
《金證券》記者也注意到,在前述那家大型百貨商場,鞋類的營業面積相比往常有所壓縮,反倒是美膚品牌大行其道,人流更為集中。
至于達芙妮,此前也曾在這家商場設有專櫃,如今已不見蹤影。記者倒是在位于南京龍蟠中路的一家大型超市裡發現達芙妮的折扣店,店中醒目位置貼着“全面清庫”的橫條,目前正兩雙鞋159元、199元、259元地大甩賣。
相繼陷入虧損泥沼
達芙妮、百麗、星期六,如果将這些昔日輝煌無比的鞋業巨頭放在資本市場審視,或許更能體味它們的失落、尴尬和無力。
2009年9月星期六登陸A股,當年公司扣非淨利潤達到1.12億元,而在2016年,扣非淨利卻滑落至1885.38萬元,隻有2009年的五分之一。這還不是最糟糕的時候,近期公司披露的财報顯示,星期六2017年營業收入15.04億元,較去年同期的14.84億元上漲1.30%;歸屬上市股東的淨利潤為-3.52億元,自上市以來首次虧損,且一次虧空近七年來全部淨利潤。達芙妮更是早已陷入虧損泥沼難以自拔。曾多年蟬聯“内地女鞋第一品牌”的台資女鞋集團達芙妮于1995年在港交所上市。公開資料顯示,這家公司2017年虧損7.342億港元,較2016年8.191億港元虧損略有收窄。加上2015年3.789億港元虧損,在傳統女鞋急轉直下的三年,集團累計虧損19.3億港元。
百麗同樣夢魇不斷。據了解,百麗鞋類業務的自有品牌包括百麗、天美意、他她、思加圖、真美詩等,代理品牌包括Bata、CAT、Clarks等。可以說,很長一段時間,百貨商場中的女鞋多半來自百麗旗下。盡管如此,2014-2016财年,百麗的業績直線下滑,三年的營收同比增長分别是8.74%、1.95%、2.21%。在此背景下,2017年7月27日下午4點起,百麗被港交所注銷,一代鞋王正式退市。
女人們正在抛棄高跟鞋
對于昔日本土鞋業巨頭紛紛隕落,知名鞋服評論員馬崗對《金證券》記者表示,主要原因包括行業受電商渠道崛起的影響;行業産品叠代慢,跟不上消費變化;門店關閉,庫存高企;女鞋受穿着搭配風格影響,部分轉向休閑鞋和運動鞋。
據了解,十年前這些巨頭日子過得舒坦,對于電商渠道并未報以積極的态度,“有的也試圖試水垂直鞋類電商,由于流量、技術問題,最終以失敗告終。後來,它們開始借力阿裡、京東等電商巨頭,但起初大多品牌都把線上視為去庫存的渠道,導緻線上營收規模始終處于較低的水平,同時還拉低了品牌的價值。”
《金證券》記者注意到,在去年百麗的發布會上,CEO盛百椒就将百麗轉型失敗的責任歸咎于自己,坦言至今仍然不會開電腦,連微信都沒有,對市場的變化沒有作出很好的預判。
另外,服裝行業數年前的“高庫存、關店潮”也在鞋類品牌上演。資料顯示,2016年星期六存貨占資産總額比例高達50.61%。當年公司賣出559萬雙鞋,庫存鞋子的數量卻高達1268萬雙,也就是說,即便公司不再生産新鞋,這些庫存貨也得兩年多才能賣完。此外,雖然公司2017年計提了1.97億元的存貨跌價準備,其存貨率也達43.32%。至于達芙妮集團則因經營不善不斷關店,2017年公司核心品牌淨關店1009間,而2015年和2016年,該集團已經分别淨關店805間和1030間門店。
有趣的是,女性消費者的審美遷移,或許也在給傳統鞋業品牌以重擊。近日,美國市場研究機構零售追蹤數據稱:2017年全美女性運動鞋銷售額增加37%,高跟鞋銷售額同期減少11%。其中,鞋跟高度在7.6厘米及以上的高跟鞋銷售額下滑最快。從中國市場來看,這一傾向同樣明顯,可見“女人們錢沒少花,但是女人太善變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