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男子因假冒知名瓷磚品牌被判刑7個月。
記者從樂清市人民法院了解到,2020年8月,李某向被告人吳某訂購樂清市芙蓉鎮某工程指定要求的“冠珠”品牌瓷磚。為了賺取差價,被告人吳某以41176.8元價格從别處購入價格較為便宜的“鉑頓”牌瓷磚,指使他人生産假冒“冠珠陶瓷”注冊商标的包裝箱,後自行将“鉑頓”牌瓷磚包裝箱更換為假冒“冠珠陶瓷”注冊商标的包裝箱,并将該批假冒瓷磚以48762元價格出售給李某。
2020年9月3日,樂清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執法人員在該工程點檢查發現上述假冒瓷磚1204箱。另查明,被告人吳某事後主動向樂清市公安局經濟犯罪偵查大隊投案,并賠償商标權利人9萬元取得諒解。最終吳某被法院判處有期徒刑七個月,緩刑一年二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币30000元。
都說選購瓷磚的時候品牌不重要?這一假冒侵權案例對這樣的觀點可謂啪啪打臉。
對于關注度和複購率都很低、花色同質化異常嚴重且正面甚至是背面也沒有品牌logo的瓷磚,外行的消費者根本辨别不了其品質的好壞,也分不清它們屬于哪個品牌。這正是建陶行業打造品牌很難的重要原因。
一些知名瓷磚品牌雖然還談不上已經成為消費者品牌,但至少在行業裡打響了招牌,而且在知名度層面也影響了相當一部分消費。這些知名品牌能走到今天殊為不易,肯定是付出了無數财力、物力和人力的。
一句話,品牌來之不易,打假任重道遠。除了要依靠政府相關職能部門,瓷磚品牌及其經銷商也要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