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一個多月的時候,有一天不斷飛舞着他的手。突然我聽到他“哈”了一聲,這是難得的聽到他的發聲,回頭一看,原來是小家夥把手放到嘴巴去了。他臉紅撲撲的顯得無比的興奮。接下來的一個星期,每天都能聽到他把手吃到發出“吧唧吧唧”的聲音,無比的認真和專注,一次能堅持半個小時左右。有時候是整個拳頭一起塞進嘴巴裡;有時候是把手指頭一根一根的細細品嘗;有時候巴不得把兩隻手一起塞。吃着手揮舞着腳,有一天手抓住了腳,接下來可想而知,腳也不能幸免的成為他口中的美餐。總之,這種狀态變得近乎瘋狂,隻要他的手觸碰到的東西,全部都要往嘴巴裡過篩一遍。能爬的時候他開始咬,見什麼咬什麼,把玩具咬的咯咯響,把布書咬的濕答答。在接下來就是咀嚼,吞咽,慢慢的還學會了用吸管喝水,吹喇叭,吃固體食物,不斷的發音。而這個狀态一直持續到了小米一歲以後才自己慢慢減少下來。遇到了新鮮的事物,他仍然會先通過嘴巴琢磨一番。
有時候我們作為父母親會擔心孩子把不幹淨的東西放進嘴巴裡很危險或者會對身體造成影響。但是如果我們不能夠滿足孩子口欲期的需求,這種危害也是不容小觑的。
一:強行阻止,破壞孩子的專注力。
有時候我們很受不了孩子不停的把各種玩具放進嘴巴體驗,甚至用口水吐泡泡,接受不了他這樣又髒又亂的行為,但是我們的制止會中斷了孩子愉悅的探索體驗,使他的行動受到阻礙,他美好的心理狀态也會進如截然不同的世界。長此以往,不僅引起孩子的哭鬧,積累情緒的波動。更是破壞了孩子的專注力和和獨立探索的欲望。這種表面上讓孩子變得更加幹淨的行為,其實可能造成的負面影響是更大的。
二:口欲期得不到滿足,造成孩子偏差行為。
專家研究表明,一歲以前的“口欲期”是嬰幼兒快速發展過程中一個自然的需求,當他得到滿足時随着活動量的增加和轉移,它會自然的過渡到其他探索上去。但是如果過度的限制,反而會延長這個口欲期。長期以往使得孩子的心裡需求反複得不到滿足,孩子3、4歲以後還會形成真正不良的口腔習慣(例如吸允手指、咬唇、戀物咬物、舔牙等等)。甚至造成孩子偏食、貪食。更是有很多孩子由于這個時期的受限,造成了一些偏差行為:習慣性咬人、咬壞東西、愛說髒話罵人。
三:破壞孩子安全感的建立和滿足。
安全感是維系孩子獨立成長的一條非常重要的紐帶。孩子的安全感建立越穩固,孩子越願意離開父母的懷抱進行獨立的探索和學習,反之則越是黏人和愛哭鬧。口的敏感期不僅僅能滿足他的探索需求,通過吸允能使他感受到安全和愉快。如果一味的阻止,使得嬰兒陷入緊張和焦慮,因此他的安全感建立系統被打斷,他的需求隻能依賴于大人的評判标準,久而久之,他會更加束手束腳,不能自信的在生活中活動。
為了權衡各種利弊,我們就需要在生活中給孩子創造一個适合的環境,既能滿足孩子需求有能滿足父母需求的探索環境。我們可以參考一下幾點建議:
一:勤打掃勤清洗。
幹淨衛生的區域是孩子進行探索的基本前提和保證。面對這個時期的孩子,我們盡可能的保持地面的幹淨,以免寶寶把地上的小垃圾放嘴巴裡。寶寶的玩具要經常用溫水清洗曬太陽或者消毒,但是不建議用消毒水或者其他清潔用品,再好也會殘留,别讓這些成為孩子的”隐形殺手“。
二:物品的選擇留大去小。
擔心孩子會誤吞東西往往是家長阻止孩子口欲期的一個重要原因。我們需要認真對待,要仔細清查寶寶的玩具,一些帶小部件的玩具或者過小的玩具要收起來。确保寶寶把玩的玩具都是安全的,不會傷害到寶寶人身安全的。
三:看護安全。
雖然我們做好了萬全的準備,但是不等于可以功成身退。我們要适時的看護孩子,不時的注意孩子在做什麼,防止任何的意外給寶寶造成一些不必要的危險。
寶寶的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得到了滿足,過度自然會讓父母省心很多。但是對于已經形成各種口腔和偏差行為等不良習慣的孩子們。切忌用簡單粗暴的方式制止、恐吓、甚至打罵羞辱孩子,而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和緊張焦慮,結果往往适得其反,大人小孩身心俱疲。他們更需要得到我們更多的愛和理解。這個時候父母需要采取合适的心理疏導,通過轉移注意力和多增加戶外活動等方法分散孩子對不良習慣的依賴。同時,平時要多擁抱孩子,多一些親子互動和遊戲,給予孩子更多的理解和接納。讓他重新構建自己的内在安全感,構建自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