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最濃家鄉味道是吃貨們的不懈追求,不但要牙好、胃口好,還要有靈敏的嗅覺,這樣才能尋香而至,享受美食。今天,就帶着大家去品味一下阜南縣會龍鎮的美食:闆雞、手擀面、油圈馍。
闆雞:家鄉的味道連着鄉愁
說到雞的做法,老少爺們、大嬸大媽并不陌生。松花雞、白斬雞、栗子雞……千姿百态,不勝枚舉!但是,會龍人做出的一道名為‘闆雞’的美食,可是名聲遠播,折服了衆多食客。
雞為“六畜”之一,甘平偏溫, 蛋白質含量較多,營養價值高。史料記載中國以雞入肴已有4000多年的曆史,有“無雞不成宴”之稱,迄今許多名菜都離不開雞。所以吃有特色、有風味的雞對于食客們來講是一件幸福和快樂的事。
會龍闆雞就承載了這樣的期待。它不負衆望,帶來的是與衆不同的形、味、色、香的體驗。大塊盛盤,微光下呈青白之色,晶瑩剔透,入口清爽,皮脆,奇香沁人。你不得不被它所征服,然後就是暢快淋漓的大快朵頤!
會龍闆雞最大的特點就是脆!而确保這一特色的精妙之處在于第一道工序:水煮。取2公斤左右的公雞,退毛清膛,不放任何佐料置于水中清煮,然後取出風幹。數小時後,切塊加入秘制的調料浸泡。煮時不可将雞煮爛,不然就切不了片,成不了形,入不了味。至于煮的時間長短、火旺火小,全憑廚師的經驗來把握了。
會龍闆雞唯有用當地的井水清煮方可得味,唯有在會龍才能品嘗到正宗的闆雞,可謂是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如今,奔波在外打拼的會龍人離家時總會捎上一點闆雞,行囊裡裝着家鄉的味道,那是割舍不斷的綿綿鄉愁。
手擀面:心中常憶媽媽做的味道
朋友到了會龍鎮,好客的主人會熱情地讓你品嘗當地的特色美食-----手擀面。
講到手擀面,還顧慮90後、00後的孩子們不知是啥意思。說的直白一點,就是用純手工擀的面條。如果自己動手做,還要配置兩個東西,缺一不可:一個是案桌子,一個是擀面杖(俗稱大擀當)。隻是現在人們的生活節奏加快,手工擀面條費時費工,大部分家庭都購買機器壓制的面條或者是超市裡成品的挂面。這樣雖然做飯節省了時間,但是味道卻是千篇一律,毫無懸念。
要實現追求極緻美味的理想,破解之道就是撸起袖子自己幹!
會龍人的手擀面就是我們的榜樣。首先是和面,在面粉中放入适量鹽、堿,反複搓揉,第二天經過醒面、團面後,用力擀壓,薄厚均勻,刀切如絲。開水煮後,要用涼水一激,這一“激”可是大有講究,不這樣做就沒有口感的筋道,再配上秘制的湯料,這時的手擀面湯鮮濃郁,越嚼越香,真是既好吃又耐飽呀。
小小一碗面,承載大學問。中國人吃面條的曆史,是從東漢開始的,元朝忽思慧的《飲膳正要》第一次出現挂面的記載。對于面條的起源,好幾個國家争的臉紅脖子粗,意大利人、阿拉伯人都說是他們發明的。幾年前,考古人員在青海省民和縣喇家新石器遺址上,發現了一碗米粉做的面條。這碗面條直到4000年後才重見天日,這說明中國人才是面條的真正發明者。陝西、山西等省的老百姓喜愛面食,把面條做的轟轟烈烈,名滿天下。諸如臊子面、油潑面、擺湯面等等多達60餘種,可以說是世界之最了。
小時候,在外瘋玩回到家,最盼的是媽媽做的手擀面。如今,母親年邁做不動了,但媽媽做的手擀面的味道留在了心靈深處,現在時時的回味着也是一種幸福。
油圈馍:文化醇香穿越千年
每到逢集或是廟會的日子,會龍鎮集市兩邊就會聚起三三兩兩的小吃攤。攤主支好大鐵鍋,點燃柴火竈,油圈馍的買賣就要閃亮登場了。熙熙攘攘的人流深處,袅娜的升起縷縷炊煙,空氣中彌漫着油圈馍的香味,這成了鄉村集市上一道别緻的風景,看着、聞着也讓人醉了。
其實,無論是路邊的小吃攤,還是有門面的大飯店,會龍人做油圈馍世代相傳,方法爛熟于心。油圈馍的關鍵詞在于一個“圈”字!将面團滾成長條形,撒上芝麻、花椒等自家配制的香料,團成一圈,手壓成圓形,“圈”的目的就是讓配料分布均勻。放入地鍋,中間一次翻轉,不到10分鐘,金燦燦、黃澄澄,外酥内香的油圈馍就可上桌了。
會龍鎮的老百姓講,這油圈馍的曆史可有年頭了。公元前639年,宋襄公一心想當霸主,于是聯絡齊、楚等國來鹿上(今阜南縣公橋鄉阮城村)召開會議,希望各國支持他。這便是曆史上著名的“鹿上會盟”。 齊、楚大軍駐紮會龍時,由于油圈馍酥脆可口、便于攜帶,深得将士喜愛,所以宋襄公就下令當地的老百姓家家戶戶都做油圈馍,供給各路人馬,油圈馍當時成了名符其實的速食軍糧。
來一個剛出鍋的油圈馍,在街上邊走邊吃,那穿越千年的文化醇香就在唇齒間溢了出來。(文圖\杜平)
via:阜南文體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