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中,皇子争權有一個潛規則,即不論你的用心有多麼險惡,目的有多麼卑鄙,吃相不能太難看,不能直接對兄弟下手。
比如像康熙皇長子胤褆,公然對老康熙說要“替皇阿瑪除去慶父之憂”;比如雍正的三阿哥弘時,派出一堆刺客下江南去刺殺弘曆。這樣明目張膽的骨肉相殘,破綻很大,一旦被皇帝探知,輕則失寵,重則圈禁,甚至被毒殺。
可皇帝其實并不反對皇子之間的競争,甚至可以說,九王奪嫡,就是康熙皇帝晚年故意為之,讓一群能幹的兒子競争,不僅能冷眼旁觀優中選優,還能由此突出皇權,使得自己的皇位更加穩固。
所以我們看到,《雍正王朝》的前半部中,兒子們奪嫡的鬥争越激烈,老康熙就越是遊刃有餘,厲害的皇子和大臣們,如衆星捧月一般,使得老康熙經常如神一般地存在。
在老康熙臨終之前,太子虛位數年,所有皇子都摸不清康熙皇帝的底牌,隻能拼命表現,希望能夠獲得皇阿瑪的親睐。
與父親相比,雍正對權力的掌控就沒有那麼娴熟,從一開始,就對弘曆表現出特殊的偏愛,單封他為寶親王。弘曆本人當然會十分高興,但其他皇子的積極性受到打擊,要麼如弘晝一樣非暴力不合作,要麼如弘時一樣心中極度不滿。
這不滿不僅對兄弟弘曆,也對父親雍正。雍正之所以比康熙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除了弘曆以外的其他兒子,都懶得替君父分憂。
《雍正王朝》第43集,弘時派刺客前往江南,刺殺弘曆,但在李衛和圖裡琛的護衛下,弘曆安然無恙地回到了北京。
驿站裡,弘曆和弘時兄弟假客套,李衛和圖裡琛兩個明白人看他們演苦情戲。
雍正單獨召見了弘時,父子之間有一段很有意思的對話。
弘曆一邊求“皇阿瑪不要再追究”,一邊說“實不願因為兒臣而讓皇阿瑪和皇額娘傷心”。意思很明顯,我知道我兄弟要刺殺我,但是我識大體顧大局。
弘曆一邊表态“不願因為這件事興起大獄”,一邊要求雍正大張旗鼓地表彰為他擋箭而死的劉墨林。一邊說,一邊偷看雍正的表情。
與弘時難看的吃相相比,弘曆的城府實在太深,心裡想追究,嘴上卻說不追究,自己不追究,卻逼着父親雍正追究。
兒子這樣的“識大體顧大局”,父親就很辦了。所以彼時雍正一言不發,那個看弘曆的冷峻目光,令人不寒而栗。有意思的是這段對話的背景音樂,是劇中每次有陰謀出現的時候,就會響起來的。
就是在此次父子談話之後,雍正鸩殺了弘時,自己也氣的吐了血。
這是乾隆與父輩奪嫡完全不同的地方,自己手上不占血,而借父親的刀,為自己即位鋪平道路。他的心機,在乃父之上,他的做法,也讓自己不必承擔父親那樣虐待衆兄弟的罪名。
弘晝正是早早看到了哥哥們這樣的虛僞和冷酷,才不得不裝傻裝呆,成為有清一代最著名的糊塗王爺。他如果不做糊塗人,可能早就成了糊塗鬼了。
和父親和兒子相比,雍正是個實誠人,性格比較急躁,解決問題簡單粗暴。
換了老康熙,隻需将弘時永遠圈禁即可,至于殺不殺虐不虐,那都是乾隆自己的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