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的孩子,由于年齡小,缺乏規則意識,在玩耍時總是容易與其他孩子發生沖突。
作為充當着重要角色的老師,應該如何引導呢?
在幼兒園的集體生活中,孩子之間的沖突非常普遍:
他們會為一個小積木的臨時所有權而争論,他們會有意或無意地為别人而反擊,他們會為誰幫助老師發鉛筆而争吵,甚至為誰是地球上最強大的超人和戰神而戰...
由于孩子大多以自我為中心,沒有樹立對自己行為負責的意識,不同的孩子會選擇不同的方式來解決沖突,也沒有掌握正确處理同伴沖突的方法,因此,很容易進入以下誤區。
把對不起當作萬能鑰匙
豆豆在玩具區不小心推倒了小夥伴建造的積木房子。
他迅速大聲地說對不起,然後轉身回到自己的積木遊戲中。
面對小夥伴憤怒的表情,豆豆自信地說:我說對不起,你應該原諒我!
仿佛說一句“對不起”就能解決所有的沖突。
将“告訴老師”為口頭禅
果果今年上大班,一旦與小夥伴發生沖突,他就會大喊:我要告訴老師去。希望老師幫助自己懲罰其他孩子。
漸漸地,孩子們不願意和果果做朋友。
一些研究人員在調查中發現,告訴老師是兒童解決沖突時使用的最高頻手段,一旦同伴之間發生沖突,就依靠老師來幫助。
“拼拳頭”成為小霸王
還有一種孩子,他們在面對沖突時,往往會選擇有攻擊性的手段來解決問題。
比如,在排隊做練習的時候,多多站到了來來的位置,來來找到多多說:你站錯了位置,這是我的位置。
多多霸道地回答:這又沒寫你的名字,為什麼說是你的?有本事你推開我,說着又向來來揮拳。
多多習慣性攻擊别人,讓他成為了孩子們都害怕的人,也成了孩子們遠離的人。
心理學家認為,沖突不僅可以促進個人認知能力和适應能力的發展,而且有助于提高個人與他人合作的能力。
在兒童社會化的過程中,随着交往圈的逐漸擴大,兒童對外關系的焦點也逐漸從親子關系轉移到同伴關系。
在幼兒園裡,孩子發生沖突固然破壞了教學秩序和遊戲規則,給老師增加了負擔,但孩子間的沖突也是他們在集體生活中學習交往、學習如何待人接物的一種方式。
對于孩子們之間的沖突,老師要給予關注和重視,并要采取有效的方法化解沖突。
所以,幼兒教師應該如何解決孩子之間的小沖突?
1、讓孩子們知道道歉的真相
當孩子們之間發生沖突時,老師讓孩子們學習的不僅僅是對不起,而是讓孩子們理解道歉背後的真相和意義,并利用沖突來促進孩子們道德水平的發展。
孩子們不能正确解決沖突的原因,主要是因為他們沒有建立正确的是非觀念,所以老師可以利用當前的沖突,耐心地告訴孩子他的行為在哪裡錯了,怎麼做才是正确的。
他們還可以讓孩子通過閱讀或觀察他人的行為來判斷和讨論是非,告訴孩子如何避免犯同樣的錯誤。
2、正确引導愛告狀的孩子
愛告狀的孩子往往是老師喜歡的孩子。一方面,他們希望對方受到老師的懲罰,破壞他們在老師眼中的形象;
另一方面,它是為了吸引老師的注意,尋求老師的愛。
基于孩子的這一心理特點,教師應該不偏心,平等對待每一個孩子,引導孩子正确表達自己。
比如告訴孩子老師不喜歡隻看到别人缺點的孩子,我更喜歡對别人微笑的孩子。
第三,讓孩子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老師不應該認為孩子還小,做錯事也沒關系。相反,他應該讓孩子為自己的錯誤行為負責。
責任感作為心理健康的基本要素,不僅是兒童重要的心理素質之一,也是影響兒童學習和成長的個性和社會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
責任感的培養需要從小事做起。教師應明确獎懲。
例如,樂于助人的孩子應該及時受到表揚和鼓勵;
如果同伴被推倒,老師也應該及時給予批評和懲罰,讓孩子知道推倒他人的嚴重後果。
四、增強孩子自己解決沖突的能力
幼兒園為孩子們創造了與朋友交流的機會。
教師不需要在孩子發生沖突後立即幹預和平息風暴,為孩子處理沖突,很難培養他們的溝通能力。
幼兒教師可以大膽地放手,鼓勵孩子自己解決沖突問題,讓孩子通過成功或失敗的經曆來積累社會經驗。
此外,教師可以有意識地設計一些教育活動,模拟兒童在現實中經常發生的一些沖突,讓兒童觀看和讨論,讓兒童思考他們為什麼會發生沖突,如何解決沖突等等。
随機教育也可以利用現實中正在發生的沖突,可以促進孩子的自我反省和自我判斷,也可以促進孩子道德水平的提高。
關于學校:
如何做招生策劃?
如何做線下招生活動?
如何選擇學校宣傳渠道?
如何投放招生精準廣告?
可以後台給我留言,
送給您詳細方案。
*聲明:本文大部分文字和圖片均來自網絡,由小編因教學和研究需要轉載或選編的文章,重在分享優秀教育理念,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後台留言聯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