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師帖
拜師是習武者一件非常莊嚴的事。過去拜師前先要“遞帖”,帖一般是朱紅色的,成折疊形,表面寫上“拜師”二字,帖中寫弟子某某願拜某某為師,自己的生年月日,籍貫住址,有的還要寫上自己的誓言和志向等等。
師父收下貼子表示同意拜者為徒(如果師父“謝絕”收貼即表示不願收拜者為“入室弟子”),然後再選擇良辰吉日請來本門長輩、同輩、親朋好友正式舉行拜師儀式。儀式由輩份高者主持,堂中設置祖師“靈位”,拜師者跪地“盟誓”,給師父、同門長輩行拜師禮……最後大家一起吃頓拜師喜宴。
擇徒标準之差異
各門各派拜師的儀式和方法各有不同,都有自己選擇徒弟的标準。
明代内家拳有五不傳,即“心險者,好鬥者,狂灑者,輕露者,骨柔質鈍者”不傳。
《少林十條戒約》其中有“傳授門徒,宜慎重選擇”,如确系“樸厚忠義之士始可技術八相傳”,“宜深體佛門悲憫之懷,縱于技術精娴,隻可備以自衛,萬切戒逞血氣之私,有好勇鬥狠采之舉,犯者與違反清規問罪”、“平日對待師長,宜敬謹将事,勿得有違抗傲慢之行為”……
昆侖派系中的梅花樁拳拜師收徒就更加嚴謹了,除注重習武者的天份品德之外,須入三道師門。何為三道師門呢?
拜師學藝的流程
第一次拜師入門需在苦練三年基本功和基本套路之後(梅花樁拳門中稱之為盤三年架子)才由門中長者推薦入第一道門,推薦人稱之為引師。
引師引進門之後經過一段勤學苦練,師傅看中徒弟為人厚樸正直,練功認真刻苦,不畏艱辛,确系可造之材方允許正式拜師,此為入第二道門。
其後師傅才授以梅花樁拳中出神入化的招數及其變化,這時師傅再進一步考察;根據習武者的品格和情操及其武功長進的程度,确定是否批準其入第三道門,一旦進此門,便可得窺于堂奧,斯時師傅将授予梅花樁拳之精華。
出師前還得通過“打赢拳”和“打攻拳”的實戰考驗,如能力戰過關,方可出師。因此梅花樁拳門中有不收空徒弟之言。另外派中還流傳有“珍珠倒卷簾”,“徒弟倒把師傅傳”之語,是指徒弟習藝有創造,有建樹或悟出秘訣、絕技,反過來可以教師傅。門中不論輩份高低皆可向其讨教,共同切磋,決無屈尊低就之慮。梅花樁門中還有非常好的傳統—“投師一人,多人授藝”拜師時雖然隻拜一個人,但隻要你已經正式入師門,本門中任何一個人都可以傳拳授藝。
寫到此我想起先父韓其昌常常講的話:“我們拜師,叫拜門,門中的每個人都是梅花樁中的一個分子,身懷絕技的人比比皆是,拜師隻不過是把徒弟領入此門,徒弟尊重老師,老師愛護徒弟,教學相長。尊重門中長者,更要尊重自己的門派,絕不能做辱沒門派名聲的事。” 正是這種齊心協力,互相提攜的敬藝品格和精益求精锲而不舍的求道精神,才使梅花樁拳日益恢宏精深,終于成為衆人所望的優秀拳派之一。
如今武術界各門各派的拜師收徒,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改革,删減程序,除掉了封建糟粕,用“師生聯誼會”、“尊師會”、“茶話會”、“座談會”取代了歃血為盟的儀式。隻要學生遵紀守法,熱愛武術,為人忠厚,尊敬師長,征得老師的同意,便可以拜師了。當然武術界傳統的美德一一武德,是不能随着拜師儀式的“簡化”而簡化。
,